手動擋變速箱工作原理

變速器有多少種你可知道?它們簡稱分別是什麼?每一種的工作原理你可知曉?各自的結構組成你又瞭解多少?

現階段市面上出現的變速器有MT(手動變速器)、PSAT(平行軸式自動變速器)、AT(液力自動變速器)、CVT(無級自動變速器)、DCT(雙離合自動變速器)。

手動擋變速箱工作原理

今天我們從MT(手動變速箱)說起,提說到MT大家第一想到的是操控性,省油。但是自動擋就沒有操控性了嗎?自動擋會比手動擋省油嗎?看完這個系列相信你就有詳細的瞭解了。

手動變速器通過與離合器的配合,操縱檔杆帶動撥叉改變變速器內的齒輪齧合位置,從而改變傳動比,達到變速的目的。其檔位的切換完全靠人來操控,沒有電子元件的干涉,是最直接的人機交互。

手動擋變速箱工作原理

優點:

1、加速、超車時響應較快(技術好的駕駛者)

2、傳動效率高

3、結構簡單,易維修

缺點:

1、操作相對複雜(需離合器與檔杆的完美配合)

2、對駕駛技術要求較高(操作不當,易拖檔、熄火)

PS:拖檔指的是檔位與轉速不匹配(低檔高速或高檔低速)

工作原理

通過操作換擋桿,使換檔軸及換擋撥叉做出相應動作。換擋撥叉的運動,將同步器和對應檔位的齒輪相齧合,從而實現對應檔位的動力輸出。手動變速器主要由操縱機構、傳動機構、換擋裝置、變速器殼體和蓋組成。

手動擋變速箱工作原理

操縱機構

為保證變速器能夠準確地掛入選定的檔位,並可靠地在所選檔位上工作,設置了自鎖裝置(防止自動脫檔並保證齒輪以全齒寬齧合)、互鎖裝置(防止同時掛入兩個檔位)及倒檔鎖裝置(防止誤掛倒檔)。

手動擋變速箱工作原理

傳動機構

主要由齒輪、輸入軸、輸出軸、中間軸等組成。通過傳動機構可實現不動檔位的動力傳遞及輸出。

換擋裝置

常見的有直接滑動齒輪式、結合套式、同步器式3種。其中同步器式應用廣泛。其作用是使接合套與待齧合的齒圈迅速同步,以縮短換檔時間,並防止待齧合齒圈達到同步之前產生齒輪衝擊現象。

手動擋變速箱工作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