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岚|日本癌症治疗的几个新消息

朱岚|日本癌症治疗的几个新消息

每天被不离手的手机霸占了获取消息情报的主要途径。前几日偶尔打开电视,看到了一期讲癌症治疗的节目。这么多天过去了还放在心上,想必是像生老病死这样人人关心的话题,分享出去才能释怀。我是个医学外行,汇总这篇文章的初衷是希望像自己一样平日接触不到这样信息的人,通过这篇文章对现代的癌症治疗有个了解。有错误之处悉请留言指正。

消息① 2018年4月起机器人辅助做癌症手术的保险适用范围被扩大,现7种癌症12类手术均可使用保险治疗

日本自2010年3月从美国引进医疗机器人daVinci(达芬奇)后近8年里,只有前列腺癌和肾脏癌的手术陆续可使用保险治疗。

使用和不能使用保险是个什么概念,以前列腺癌治疗为例。无保险时手术费用约160万日元近(10万RMB),保险适用后个人只负担总费用的3成约48万日元(RMB不到3万)。再加上保险适用后高额医疗制度也可使用,这部分因年收不同略有区别,这个制度使用后个人支付手术费用平均不超过10万日元即(6千RMB)。

这对患者及其家庭真真切切是个福音。

今年4月起机器人辅助手术除前列腺癌、肾脏癌以外,肺癌、食道癌、胃癌、直肠癌、膀胱癌也都被列入保险治疗范围。

机器人辅助内视镜12类手术如下。

1。胸腔镜下纵隔恶性肿瘤手术

2。胸腔镜下良性纵隔肿瘤手术

3。胸腔镜下肺恶性肿瘤手术(肺叶切除及肺叶一叶以上的切除)

4。胸腔镜下食道恶性肿瘤手术

5。胸腔镜下心脏瓣膜形成术

6。腹腔镜下胃切除手术

7。腹腔镜下喷门侧胃切除手术

8。腹腔镜下胃全摘术

9。腹腔镜下直肠切除切断术

10。腹腔镜下膀胱恶性肿瘤手术

11。腹腔镜下子宫恶性肿瘤手术(只限于子宫体癌)

12。腹腔镜下腔式子宫全摘除手术

机器人达芬奇到底长什么样,它是怎样做手术的?一起来看几张图。

朱岚|日本癌症治疗的几个新消息

机器人达芬奇

机器人达芬奇拥有三只手臂和一个立体3D摄像头。通过交换手臂设备组合,来完成各类手术需要。仅镊子就有超过40种形状。

朱岚|日本癌症治疗的几个新消息

达芬奇有5个特征

手臂的前端有一个与人的手腕关节相对应的接头,接头可以自由弯曲和旋转。

医生操纵操纵杆的动作通过

Motionscaling机能可转化为患者体内钳子微小的动作。如操作杆动作6厘米可设置钳子动作2厘米。

有防止手颤功能。

(机器手能用毛笔在米粒上写汉字。能折比1日元2公分还小的纸鹤。)

可边看3D图像边进行操作。

可把手术部位扩大15倍进行手术。

朱岚|日本癌症治疗的几个新消息

手术室内

朱岚|日本癌症治疗的几个新消息

手术模样

主刀医坐在几米远距离的控制台边操作,控制台上的显示器里显示内视镜获取的3D图像。

患者身边另有一位手术辅助人员。

朱岚|日本癌症治疗的几个新消息

主刀医视线向下进行操作,这样眼睛既不易疲劳,且视野宽阔对图像的纵深感把握良好。

现行的腹腔镜手术,虽一定程度做到了减少患者身体创伤和负担,但因腹腔镜的钳子不能弯曲只能直线操作,有“可动区域限制”这样的缺陷。达芬奇的钳子因具有多数关节,提高了钳子的自由度,能深入患部深处做各种复杂的动作。达芬奇的最大特征即是克服了“可动区域限制”。钳子尖端又有各种不同的类型,根据需要替换可以进行各种外科手术。

朱岚|日本癌症治疗的几个新消息

例如在直肠癌手术中,通常钳子需要深入到骨盆深处,这是一个被泌尿生殖器官和自律神经包围的地方。现行的腹腔镜手术在保留器官功能的同时要完全切除癌症很不容易。能否留住肛门通常是直肠癌手术较难判断的问题。一般患有直肠癌的患者约30%最终采用了人工肛门。除此,术后排尿障碍和性功能障碍的发生频率为60%至70%,并且由于残余癌症等引起的局部复发频率约为10%。

通过达芬奇辅助手术,在获取鲜明的立体图像和直观的操作感受以外,最显著的区别是即使患部情况复杂,操作者的意旨也能准确地传达到患者病灶的钳子上。Motion scaling机能也使得机器手能在患者体内狭窄处完成微小动作。这些优点,使达芬奇可以接近一般内视镜难以接近的地方,如肛门附近和前列腺的背面,完成手术。

静冈癌症中心数据统计,被其他医院诊断为肛门无力保存的患者,通过达芬奇手术肛门的保存率增加到约90%。

再如前列腺癌,也属早期发现易于宽解(病状减轻或消失)的一种癌。但是手术时前列腺位于骨盆很深的部位,也属于较难的手术之一。利用达芬奇,机器手可以很灵巧敏捷的进入到患部深处完成操作。

达芬奇手术时,钳子通过患者身体上几个数公分的孔进入体内,在体内进行切除和缝合,伤口小出血少,手术整体所需时间短,患者身体负担减轻,术后回复快。

机器人辅助手术也不都是利点。达芬奇目前没有feedback(出力反馈)系统,得不到触觉感应。缝合时会出现线断或缝合不完全。另外机器触手失误碰触到患部周边脏器、腹壁而操作医通过手感觉不到,引起医疗事故的例子也有。只有手术技艺娴熟,并且经过机器人操纵训练取得合格资格的医生才能安全操纵机器人。

消息② 放射线治疗的新方法,重粒子线治疗

迄今为止,手术、放射线治疗和化疗被称为癌症治疗的三大支柱。重粒子线治疗是放射线治疗癌症中最为先进的一种方法。

朱岚|日本癌症治疗的几个新消息

重粒子线治疗,是使用加速器将碳离子加速至光速的约70%,然后针对癌症病灶进行瞄准照射。

常规的放射线疗法使用X射线或伽玛射线。这类治疗放射线从体外照射时,辐射剂量在体表附近达到最大,然后逐渐减小。这类疗法对身体内部的癌症病灶无法给予足够的杀伤,而且还会损伤癌病变之外的正常细胞。

而重粒子线和阳子线有在身体表面时辐射剂量较弱,到达癌症病灶时达到峰值的特征(布拉格峰)。因此,可以精确定位癌症病变,对正常细胞的损伤也可最小化,同时对癌症病灶给与足够的杀伤。

(注:阳子线是先于重粒子线的一种放射性治疗方法)

朱岚|日本癌症治疗的几个新消息

特别是重粒子线比阳子线线量更密集,杀死癌细胞的效果可高达阳子线的两至三倍以上,这样可进一步降低照射的次数,缩短治疗期间。

碳离子的质量是阳子的12倍。加速粒子越重,粒子束的破坏力就越大。

朱岚|日本癌症治疗的几个新消息

可针对癌症病灶集中照射

副作用少

因集中照射了癌症病灶,对正常细胞的损伤(副作用)为最小限。

治疗方法适合于高龄和体力较弱的病人。

如可治疗像骨肉瘤这样常规放射治疗没有显著疗效的癌症,还可用于治疗因癌病变部位比较复杂无法手术的情况。

消息③ 癌症免疫疗法的药品Opdivo药价减半,同时比Opdivo效果更好的新药也开始销售使用

首先了解一下“免疫治疗药”是什么。通常人体内长了坏东西,依靠自身免疫力就可消灭它。然而对于癌细胞,人体免疫系统却无能为力。

为什么癌细胞不能被免疫系统杀死,一直是个谜。近年来发现癌细胞中存在着一种称为“PD-L1”的分子,是这种东西阻碍了免疫系统发挥功力。以毒攻毒,由此开发出了一种防御“PD-L1”分子起作用的药物,驱动免疫系统功力加速。这种方法被称为癌症的“免疫药物疗法”。

代表性的药是“Opdivo”。最初它被用作皮肤癌治疗的一部分,随后又被应用到肺癌,肾癌的治疗。

免疫药物疗法,通常用于通过手术难以治愈的癌症类别和末期癌症患者的治疗。作为前所未有的癌症治疗方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Opdivo是小野药品工业于2014年9月发布的新型瘤症治疗药物。

当初设定价格为100mg73万日元,用作肺癌治疗一个患者一年需要3500万日元的药费。2017年春季,Opdivo的价格已降至最初的1/2。即使是半价,每个患者一年需要的治疗费仍有1750万日元RMB100万左右。虽然可使用高额医疗保险,因治疗的长期性,对于患者而言治疗费仍是一个很大的负担,目前的价格下跌了约60%。

近年来,攻击癌细胞分子靶向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类的高额新型药物被陆续开发,治疗依然长期化。北里大学病院多学科癌症中心中心长佐佐木教授认为“因为癌细胞获得耐药性,分子靶向药物只能不断的改变其类型”。

新药Keytruda一种比Opdivo更有效的免疫治疗药也由此诞生。Keytruda是由美国Merck公司开发。

2016年Keytruda被批准用于治疗皮肤癌和肺癌,药价也随即决定和公布。Keytruda的“免疫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与Opdivo相同,然而治疗效果不同。

Opdivo是在使用了抗癌药物治疗后才有效果。如果未接受抗癌药物治疗的人使用Opdivo也没有效果。

然而Keytruda可以在抗癌药物治疗前使用。这样只使用一种药物即可达到治疗效果,减小了患者身体负担,降低医疗费。并且患者不必受抗癌药物治疗引发的副作用的折磨,有利于患者身心。

目前,Keytruda被批准用于皮肤癌和肺癌的治疗。也针对胃癌、结肠癌、食道癌、肝癌、前列腺癌等进行临床试验,预计将来它将应用于其他癌症。

继手术、放射线治疗和化疗(抗癌药物)之后,免疫疗法是“癌症的第四疗法”。日本临床肿瘤学会表示,已经对18种主要癌症中的六种癌症推荐使用免疫疗法。

当然Opdivo、Keytruda也都有副作用,在使用中要给予注意。

消息④ 癌症的光免疫疗法

未来,80%到90%的癌症都有可能治疗。癌症的光免疫疗法的开发者小林久隆的这句话让人振奋。

朱岚|日本癌症治疗的几个新消息

癌症光免疫疗法开发者小林久隆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主任研究员 2017年8月在美国马里兰州NIH

癌症光免疫疗法原理:把一种名为(IR700)的物质附着在与癌细胞结合的抗体上,用注射的方法输入体内,这种(IR700)的物质有在近红外线照射下起化学反应的特性。由于抗体随血流粘附在癌细胞上,在癌细胞处用灯或内窥镜进行近红外线照射,(IR700)会产生热量从而破坏癌细胞的细胞膜,而且不损伤正常细胞,具有极高的选择性。

朱岚|日本癌症治疗的几个新消息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主任研究员小林久隆是这种疗法的开发者,今年3月,日本在千叶县的国立癌症中心东病院也开始了光免疫疗法的临床试验。光免疫疗法可以瞄准攻击癌细胞,副作用较少,可以治疗的癌症种类也有广泛的可能性,日本国内患者的关心和期待度很高。

近红外线照射下癌细胞一天即可消失,已转移的癌症也可治疗。

目前的临床试验,日本和美国都集中在头颈部位的癌(喉、口腔、耳朵、鼻子、下巴),最终还是要扩大用于治疗肺癌、大肠癌、乳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等。

小林先生说,现在正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光免疫疗法,计划通过一个患部一次癌症的治疗,达到同时治疗癌症的全身转移。并通过疫苗接种效应使癌症不再复发。

这是小林先生阐述的癌症光免疫治疗的现状和前景。

--------------------------------

京 夜 聊 (jingyelia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