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这个翔安农民老伯的画,美得让人词穷……

惊艳!这个翔安农民老伯的画,美得让人词穷……

农民画在翔安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根源来自于传统民间壁画。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翔安农民在传统民间美术壁画基础上,以夸张的手法,浓墨重彩和鲜明欢快的艺术语言成就了独具特色的绘画。翔安农民画因其拙朴、原生态的艺术表现形式,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2011年,翔安农民画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惊艳!这个翔安农民老伯的画,美得让人词穷……

翔安农民画作品《渔光曲》

在翔安有一位老人,几十年来一直在做着农民画传承的工作,他就是翔安农民画省级传承人——梁金城。已经画了大半辈子农民画的梁金城,现在仍清楚地记得小时候画的第一幅画。

惊艳!这个翔安农民老伯的画,美得让人词穷……

翔安农民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梁金城

第一次画画是这样:那时候日本打到印尼,我们都被赶到巴厘岛,头上是猴子,地上是老虎。有次我们晾晒的衣服被猴子拿走了,看到猴子在穿衣服,母亲叫我画下来,我就赶紧画下来。画完之后拿到学校展览,竟然得奖了,这对我鼓舞很大。

惊艳!这个翔安农民老伯的画,美得让人词穷……

梁金城每天仍坚持外出采风

受到鼓舞的梁金城,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有空就画,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小闲小画,大闲大画”。梁金城作画没有固定的场所,船舱、床板、吃饭桌、田间地头都是他创作的地方。一间十多平方米的房子,大大小小的纸箱里装满了他的作品,沿着墙根一直堆到屋顶。另外,床上、地上到处是刚完成和未完成的画作。

惊艳!这个翔安农民老伯的画,美得让人词穷……

梁金城对农民画进行了创新

绘画技艺日趋成熟的梁金城,开始尝试各种绘画技法。这幅漆线雕风格的农民画,就是梁金城一次大胆的创新。

一位老人对我说,你也有做漆线雕,如果用漆线雕做农民画也很漂亮。我一想也是。我马上打草稿,画完之后考虑到上色之后肯定乱七八糟。我就考虑干脆贴金,人物通通贴真金 。海水怎么表现?因为没有这种颜色,后来到五金店到处请教,最后一试, 果然一目了然。这位老人家一看,说我这样画很突出,地是黑的,人是金的,水是蓝的,很漂亮。

惊艳!这个翔安农民老伯的画,美得让人词穷……

梁金城在徒弟家中

伴随着翔安农民画的出名,梁金城的名气越来越大,来蔡厝向梁金城学艺的人越来越多。洪绸春就是其中之一,她是翔安地地道道的农民,家里种有几十亩地。因为早期学过刺绣,擅长画国画,在村里她画的牡丹小有名气。梁金城时常来到她家为她指导农民画绘画技巧。

惊艳!这个翔安农民老伯的画,美得让人词穷……

梁金城徒弟 洪绸春

他很关心我,没几天就跑来关心我画得怎么样,画得不好,他马上指导我如何改。我改完画好,再拿去给梁老师看,他觉得可以了,我就拿去区文化馆参评农民画。那天馆长看到我的作品非常高兴,马上送我一些画纸和颜料给我。

惊艳!这个翔安农民老伯的画,美得让人词穷……

创作中的蔡培坤

梁金城的另一个徒弟蔡培坤,拥有海外留学经历。因为蔡培坤的爷爷跟梁金城是好朋友,出国前,蔡培坤的爷爷就把他送到梁金城那里学农民画。

惊艳!这个翔安农民老伯的画,美得让人词穷……

梁金城徒弟 蔡培坤

梁老师让我从上色先来,那时候素描还不会,从上色慢慢地学,之后素描画起来就很顺。后来我出国了,在国外的时候也画些农民画。他们觉得这有特色,跟中国的国画不一样。我跟他们说这是农民画,比较有农民特色。很多人都叫我画些给他们,我那时候功力还不够,我觉得还需要再跟梁老师学下。

惊艳!这个翔安农民老伯的画,美得让人词穷……

梁金城向年轻一代讲述农民画历史

海外的经历让蔡培坤更懂得农民画的独特性。现在,他也常常把梁金城接到他的创业基地,让梁金城点评几句他得闲时画的农民画。蔡培坤一直认为农民画的传承一定要结合商业才有持久的生命力,他的创业团队正打算把农民画与礼品结合起来。

惊艳!这个翔安农民老伯的画,美得让人词穷……

用农民画勾勒翔安美丽变化

梁金城一直认为农民画记录的是时代风貌,留下的是乡愁。这一幅幅身边熟悉的生活劳动场景,被农民画永远地保留在了缤纷的颜色和饱满的画面中。活到老,画到老,是梁金城一生最大的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