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大菜系之闽菜传统民俗小吃,你都吃过吗?


佛跳墙,又名满坛香、福寿全,是福建福州的当地名菜,属闽菜系。佛跳墙富含营养,可促进发育,美容,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乃进补佳品。 1965年和1980年分别在广州南园和香港,以烹制佛跳墙为主的福州菜引起轰动,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佛跳墙热。各地华侨开设的餐馆,多用自称正宗的佛跳墙菜,招徕顾客。佛跳墙还接待过西哈努克亲王、美国总统里根、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等国家元首。“佛跳墙“被评为“中国菜”福建十大经典名菜

福州鱼丸是富有福州地方特色的小吃之一。具有天然、营养、保健的美食特色。口感好,筋力佳,久煮不变质,松涨率好,色泽洁白玲珑晶亮,质嫩滑润清脆,富有弹性,味道鲜美,具有特殊的海鲜风味。

鼎边糊又称锅边糊,鼎边垂,福建特色著名佳点,风味小吃,分为福州锅边糊和漳州锅边糊,一般与生煎包、油饼、油条、猪血等配食,为当地早点佳品,一直流传到海南、台湾等地。凡在福建生长或长期客居福建的人无不爱吃。离乡旅居海外的福建人在异国他乡一听见“鼎边糊”“锅边糊”“鼎边垂”三字,也会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了家乡的“倩影”,成为恋祖爱乡的风味小吃。


漳州卤面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地方名点,属于闽菜系。据说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南方的主食是大米,所以面食应该是公元686年建郡时,由移居此地的大批北方人带过来的。后来这些北方人入乡随俗,面食也就渐渐成了节日、婚嫁、搬家之类喜庆时候的特殊食品。如今满街的排档也都可以吃得到。

莆田卤面是福建莆田的一道传统美食,它和兴化炒米粉、炝肉、荔枝肉、海蛎煎、西天尾扁食、泗粉、 菜头饼、焖豆腐、生煎包都是莆田知名的美食,莆田卤面更是莆田历来款待亲朋给好友。 莆田卤面是酒宴必不可少的一道主菜,使得莆田也有了“卤面之城”的美誉。 莆田卤面又以江口卤面最为出名,一般用于重要来宾接待,被称为地道的莆田卤面。

蚵仔煎 [1] ,,是一道常见的家常菜,起源于福建泉州,是闽南,台湾,潮汕等地区经典的传统小吃之一。

沙县拌面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名点,属于闽菜系沙县小吃的一道招牌菜,一般与沙县扁肉搭配成餐,具有香味浓,色泽鲜,原料简单,烹饪方式易掌握的特点。

扁食的俗称有很多,北方统称扁食,也称饺子或水饺,广东一带纳入馄饨的范畴,沙县小吃称之为扁肉,部分地区的人们也称之为扁食,在甘肃天水一带把扁食和饺子是分开的,饺子的皮是圆形的,而扁食皮是梯形的。因为在闽南,小吃众多,扁食和饺子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在福建、台湾等地被称为扁食。

厦门沙茶面是厦门的著名小吃,属于闽菜小吃。不是粤菜,是东南亚菜系,主要原材料是沙茶酱和高汤,口味咸鲜香辣,有点甜。

面线糊(mī-suànn-kôo)起源于福建泉州,是福建闽南地区和台湾地区的风味小吃,呈糊状,是由细面线、地瓜粉制作成。先将水煮开,放入番薯粉和调料、面线。一般为早餐食用,也可以当做点心和夜宵,就着油条跟马蹄酥吃。味道鲜美,清甜爽滑,具有闽南地方风味。

闽南咸饭是由大米、酱油、盐巴、花生米、香菇、胡萝卜、咸巴拉鱼、三层肉、小虾米、海蛎干、红葱油等食材制作而成的一道美食。

兴化米粉,由大米和水制成,是福建莆田传统的特色名点。微黄色,细如丝,干脆可贮藏。 它是莆田的著名土特产,又是中国最早的快餐之一,价廉物美,名扬海内外,尤为海外侨胞所喜爱。米粉产地以莆田市黄石镇西洪和清江两村为主。米粉以上等黄尖米制作最好,制作须经过9道工序。正宗兴化米粉的特点,久煮易碎、细至1毫米、色泽微黄、煮炒易熟、饮食便利,独具一种风味。

荔枝肉是福建省福州、莆田等地特色传统名菜,属于闽菜。已有二三百年历史。因原料中有白色的荸荠和切成十字花刀的猪肉,烹调后因外形型似荔枝而得名。 制法是将猪瘦肉剞上十字花刀,切成斜形块,因剞的深度、宽度均匀恰当,炸后卷缩成荔枝形,佐以番茄酱、香醋、白糖、酱油等调料即成。


长汀豆腐干是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的传统名菜,属于闽菜系。始于唐朝开元年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豆腐食品营养丰富,老幼皆宜,已成为中国人民的家常美肴。长汀豆腐的制法与其他地区不同,采用酸浆作媒介。制作时适当控制火候,用大瓢盛大酸浆往速效中徐徐注入,使豆腐脑缓缓凝结,再经滤压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