鉑諾三周年全面升級 打造新金融新零售綜合服務商

隨著資管新規落地,打破剛兌將成為必然趨勢。銀行理財產品接受度下降,銷售規模將繼續下降。在鉑諾三週年戰略業務發佈會暨高端客戶內部私享會上,鉑諾董事長簡毅預測,2018年 銀行理財規模可能會出現幾萬億的下降,這將推動整個資管行業的大變革。利好權益類資產,特別是公募基金和保險等。而整個市場接受權益類資產的漫長過程,則是投資者教育絕佳的機會。

作為一家智能金融公司,鉑諾成立以來,已獲得李開復博士的創新工場,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曹國熊的頭頭是道等知名機構的戰略投資,強大的資源平臺與整合能力使鉑諾享有最優質的產品和項目優勢。值此三週年之際,董事長簡毅宣佈鉑諾將全面升級,攜手奕豐集團、華泰財產保險等知名機構合作,推出綜合性優質金融產品平臺“諾千金”,並重點推出“鉑諾商學”品牌,和創新工場、頭頭是道、創業黑馬、杭州日報報業集團、寧波日報報業集團等知名機構和媒體合作,打造實戰性商學院,服務投資人和企業家,由此鉑諾也從一個智能金融平臺升級為新金融新零售綜合服務商。

打破剛兌 第一個難點是投資者教育

近期,金融監管政策頻出,尤其是資管新規的出臺,對個人投資者來說,影響面最大的,無疑是打破剛兌。對個人類投資者而言,之所以選擇銀行理財,主要還是看重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比存款高同時又“保本保息”(剛性兌付)。未來產品收益波動顯著上升後,"存款替代型"投資者的接受度可能很低,存量客戶會出現分層。那些風險厭惡型投資者可以回到銀行表內做一般存款及結構化存款等保本性金融工具,或是選擇貨幣型產品進行投資;風險偏好型投資者中,不特定社會公眾在公投私受限後公募理財投資範圍和其他公募產品趨同的情形下,將在理財、公募基金、券商公募類等產品中重新分配。對私人銀行客戶來說,雖然新規下未受太大限制,但預期收益不變的條件下,真實風險顯著抬升將會壓低理財產品的夏普比率,投資性價比顯著下降,部分資金或將直接流向股票等高風險資產市場。

鉑諾董事長簡毅認為,打破剛兌,對銀行等金融機構來說,首要難題就是投資者教育。因此,如何讓更多的客戶理解和接受權益類資產,也是一個很大的商機,相信很多金融機構都願意為此買單。鉑諾目前在這塊也有重點佈局,鉑諾旗下鉑諾商學專門設置了投資學院,推出了在線財經課程《鉑學多財》,通過圖文和音頻結合的模式,將最專業的金融知識通過通俗的語音表達出來,做到了有用、有趣。對相對高階的投資人,可以獲取優質的投研報告,這些投研報告,都是鉑諾招募的國內最優秀投研和實戰團隊,精心撰寫的研究報告,能夠幫助投資人大大縮短信息檢索和分析的時間,並獲得有價值觀點。對那些中戶和大戶,鉑諾設置了頂級投資人的私密飯局,供他們交流和成長。

資管新規打破剛兌 利好權益類資產

徹底打破剛兌後,銀行理財總體規模和增速會放緩。近期的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根據銀行業理財登記託管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存續的銀行理財產品共計9.35萬隻;存續餘額29.54萬億元,比年初增加0.49萬億元,比 2016 年少增5.06萬億元;同比增長1.69%,增速則同比下降了 21.94 個百分點。

“隨著資管新規的落地,銀行理財產品接受度下降,銷售規模將繼續下降將不可避免,預計2018年銀行理財規模可能會出現幾萬億的下降。”簡毅說。

他認為,這一趨勢將利好權益類資產,特別是公募基金和保險等。

據瞭解,2018年是公募基金行業成立20週年,20年間基金產品數量突破5000只,基金規模發展至12萬億元,公募基金也開始受到越來越多投資者的認可。但分析今年以來成立的301只基金可以發現,在這些基金中,只有3只基金規模超過100億元,包括興全合宜一隻混合基金、招商添潤、中銀豐榮兩隻機構定製基金。有8只基金規模在50億至100億元之間,剩餘有50只基金規模在10億至50億元,55只在10億至3億元之間。也就是說,有三分之二的新基金首募在3億元以下,在基金成立線上苦苦掙扎。

“我覺得這個現狀,這個對類似像我們鉑諾這樣,擁有比較好的金融專業能力和互聯網技術能力,同時又有廣泛的線上和線下渠道的公司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機會。”簡毅說,目前鉑諾推出了金融saas系統諾千金,第一步就是利用公司的技術優勢、投研優勢,為渠道和客戶推薦優質公募基金。

目前,鉑諾的戰略合作方奕豐集團,是一家基於互聯網的領先投資產品分銷平臺,彙集超過5,800只投資產品,其中就包括單位信托基金、企業債券及新加坡政府債券、股票、交易所交易基金,及保險產品;平臺提供的服務範圍亦涵蓋網 上全權委託投資組合管理服務、研究和投資培訓、金融科技解決方案,以及投資行政管理和交易服務等。公司已簽約68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上線基金產品2500只。已簽約8家證券公司,提供證券集合 資產管理計劃等產品,排名前20的私募基金公司有5家。鉑諾也已經和華泰財經保險建立戰略合作,鉑諾保險業務也即將上線。

簡毅認為,過去互聯網創業者大量湧入金融行業,總試圖通過互聯網模式顛覆傳統金融。回過頭來,才發現通過互聯網技術,服務傳統金融,做傳統金融的流量服務、技術服務和品牌服務等,可能是最大的機會。“我們下一步的目標是爭取更多的牌照,為客戶提供更多更優質的服務”。

當然,我們相信,科技肯定會改變金融的未來,特別是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區塊鏈、雲計算等新技術的出現大大降低了消費金融的服務成本,提高了服務效率,也滿足了傳統金融機構無法服務的對象的金融需求。新技術終將成為消費金融格局重構的核心驅動力。因此,鉑諾在AI金融這塊也有佈局,目前已經推出了三隻人工智能基金產品,接下來陸續會有新的大招釋放。

新金融服務新實業

簡毅認為,金融要服務實業,主要是新實業,已經成為共識。

什麼是新實業?早在2015年,財經作家吳曉波,也是鉑諾的投資人在談到中國實業時就說,未來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將是新實業。與舊實業相比,新實業有兩個重要的特點:第一,產品的終端定價與成本脫鉤;第二,新實業是從由製造到消費的一個供應過程,轉變成由消費者到製造商的一個反向過程,即從B2C的過程變成一個C2B的定製化過程。

金融行業的發展,目前在國家的引導下,金融系統資源配置將脫離目前資金脫實向虛並在金融系統內空轉的困境,重新將金融資源配置到實體經濟當中,為實體經濟。國家不僅要繼續擴大直接融資的比例,還要改善間接融資的結構,確保金融資源能夠真正配置到實體經濟部門當中。在這樣的情況下,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將會被放大,IPO的速度只會增不會減,只不過會向新實業傾斜。

推動更多高科技企業上市,浙江等地的支持力度非常大。浙江省政府提出,到2020 年,爭取全省境內外上市公司達到 700 家、重點擬上市企業達到300 家,實現上市公司數量倍增;“新三板”掛牌企業達到1200家,浙江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達到5000家。

鉑諾商學目前已經和杭州市政府相關部門和杭州日報報業集團等展開了戰略合作,推出了杭商大學金融學院。這個項目由杭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和杭州日報報業集團主辦,鉑諾商學聯合每日商報和杭商全國理事會共同發起成立,致力於輔導杭企上市資本之路; 計劃 3 年時間輔導 50 家企業上市,動態管理 300 家重點擬上市企業,建立一個擁有 1000 傢俱有發展潛力企業的後備資源庫,目前第 1 期學員已彙集杭商 60 餘家知名企業家。

目前,鉑諾已經和寧波日報報業集團現代金報等知名媒體也都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充分利用雙方的品牌和優勢,推進鉑諾商學院在更多城市落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