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50起性侵!交通部连发2文狠批滴滴:这样的企业不要也罢

自8月24日温州20岁女孩遭滴滴顺风车司机强奸杀害案发以来,滴滴再一次身处舆论的风口浪尖。

4年50起性侵!交通部连发2文狠批滴滴:这样的企业不要也罢

受害女孩曾向亲友求救,亲友第一时间联系滴滴客服并报警,希望通过平台联系上司机,但客服一直“处理上报”了几个小时,也没有准确回复。同时,据“平安温州”微信公号8月26日的情况通报,警方两次向滴滴索要嫌疑人信息但被拒。

随着事件继续发酵,滴滴宣布:自8月27日零时起,在全国范围内下线顺风车业务,内部重新评估业务模式及产品逻辑等决定。同时,滴滴免去黄洁莉的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职务,免去黄金红的客服副总裁职务。

滴滴方面称,其客服体系将继续整改升级,未来会加大客服团队的人力和资源投入,加速梳理优化投诉分级、工单流转等机制。

似乎看起来力度十分到位、态度十分诚恳,与3个月前郑州空姐遇害案件发生后如出一辙。

然而,很快有网友发现,在滴滴出行的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上,5月份郑州空姐遇害的道歉声明,已悄然消失了。

4年50起性侵!交通部连发2文狠批滴滴:这样的企业不要也罢

▲微博搜索“致歉”,除乐清案的声明外,最早一条为2014年的

4年50起性侵!交通部连发2文狠批滴滴:这样的企业不要也罢

此举引发了众多网友的愤怒。

4年50起性侵!交通部连发2文狠批滴滴:这样的企业不要也罢

4年50起性侵!交通部连发2文狠批滴滴:这样的企业不要也罢

一键删除后,仿佛就可以把空姐遇害案的事情也删除了,被损害的信誉就自动恢复了。那一幕幕惨烈的挣扎呢?那逝去的生命呢?这一键Delete,无法安抚在天之灵,也无法让逝去的生命活过来。

最无耻的是,媒体发现,滴滴出行5月24日还发了这样一条微博:

4年50起性侵!交通部连发2文狠批滴滴:这样的企业不要也罢

交通部狠批滴滴:这样的企业不要也罢!

8月27日,交通部在官网上连续刊发两篇文章狠批滴滴:“对国家法律没有敬畏之心,任性妄为,藐视生命,这样的企业不要也罢。”

4年50起性侵!交通部连发2文狠批滴滴:这样的企业不要也罢

  • 交通部文章批评滴滴称:

对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敬畏心,缺乏依法经营的意识,缺乏对乘客安全负责的社会责任心,缺乏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

生命是无价的,乘客一旦受到伤害不可能通过赔偿而完全复原,出租汽车行业发展要坚持以乘客为本的基本原则,保障乘客出行安全是网约车行业发展的底线,没有什么比“乘客安全”更为重要。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平安回家,而不是觊觎那所谓的“3倍赔偿”。

网约车平台公司要将“自责”落实到行动上,将心思用在落实承运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依法合规经营、保障乘客安全和合法权益上,切莫挑战法律法规和乘客安全底线。因你的任性妄为,造成生命的凋谢,是对生命的藐视,更是犯罪。只有各方共同对运输服务安全隐患“零容忍”,筑牢防线、严守底线,才能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 在《堵住“滴血”的漏洞》一文中,更是直言:

市场主体是多元化的,具备同样服务能力的平台企业不止一家,如果某家企业不服管又不自律,总拿乘客的生命当儿戏,社会公众会用“脚”投票,政府也绝不会袖手旁观。换句话说,如果不能为乘客生命安全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这样的企业不要也罢。

  • 同时,交通部亦在文中再次强调了顺风车服务四大原则:

一是应以车主自身出行需求为前提、事先发布出行信息;

二是由出行线路相同的人选择合乘车辆;

三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

四是每车每日合乘次数应有一定限制。

但长期以来,个别平台公司在同一个App提供网约车、顺风车服务,误导广大乘客,提供大量不符合顺风车标准的出行服务,涉嫌以顺风车名义提供非法网约车服务。

4年50起性侵!交通部连发2文狠批滴滴:这样的企业不要也罢

回顾:滴滴衍生的刑事案件触目惊心

4年50起性侵案

据不完全统计,过去四年里,媒体公开报道及有关部门如法院处理过的滴滴司机性侵、性骚扰事件,至少有50起,几乎每个月都有。

50个案例中,有2起故意杀人案,有19起强奸案、9起强制猥亵案、5起行政处罚案件、15起未立案的性骚扰事件;涉及50个司机,53名被害人均为女性

但直到2018年5月6日的郑州顺风车杀人案曝光,女性乘车安全才引发全社会的关注。21岁的空姐李明珠,并不是第一个被顺风车司机奸杀的女乘客。2017年5月14日,重庆永川,顺风车司机周航用风筝线和红布将30岁的甘女士勒死,还猥亵了她。周航被判处死缓,该案在网上几乎搜索不到任何报道。

这只是冰山一角见报的案件,又有多少侵犯和举报不了了之,我们不得而知。

4年50起性侵!交通部连发2文狠批滴滴:这样的企业不要也罢


Nemo有话说:

一个切入了公共出行领域的平台意味着必须要承担公共的责任,而不仅仅是在获得垄断地位后,一味收割利益。

从整个案件的经过来看,滴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案件发生前一天,客服系统已经接到过关于这名司机恶意骚扰的投诉,但是并未得到处理,司机未收到任何惩罚。对滴滴来说,可能这就是几千万笔订单中的一单,是个生意,仅此而已。但对受害者家庭来说,却是一生都抹不平的伤害。

温州女孩遇害事件后,滴滴出行再次承诺:在其平台上发生的刑事案件提供3倍于法定人身伤害的标准进行赔偿。

三倍的赔偿,对于估值700亿美元的滴滴来说是小意思。但是,生命安全无小事,4.5亿用户、日均2400万订单,哪怕出现千分之一的差错,影响也非常大。再多的赔偿,也不能挽回逝者年轻的生命。但愿,在商业利益面前,资本能多一点对人的敬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