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明明有十多个儿子,乾隆为何要把皇位传给嘉庆?

用户58535274128


乾隆在位六十年,一共有十七个儿子,

但从乾隆元年至乾隆三十八年,三十多年间一直在考虑皇储问题,且先后属意五位皇子为太子人选,实际册立两位太子,最终选择一人继承皇位。这些立储的经历在历代帝王中不多见。故按照时间线来梳理乾隆立储的过程。

乾隆曾经属意的五位人选分别是皇次子永琏、皇三子永璋、皇七子永琮、皇五子永琪、皇十五子永琰


皇次子永琏,即嫡长子,册立时间乾隆元年至乾隆三年。乾隆元年即正式立储,按照雍正秘密立储原则,确立时年仅七岁的永琏为皇太子,乾隆三年,永琏病逝,乾隆帝命以皇太子的身份下葬,也是清代唯一一位以皇太子身份下葬的皇子。


皇三子永璋,系纯贵妃之子,其被选时间在乾隆三年至乾隆十一年之间。曾有“朕先以为尚有可望”之语,说明在永琏之后,乾隆曾考虑于庶子中选择一人立储。但在乾隆十一年嫡子皇七子永琮出生后,永璋立即被取代。乾隆十三年,因为在嫡母孝贤皇后去世时不能尽人子之道,明确表面不能继承大统。


皇七子永琮,孝贤皇后次子,也即嫡次子被选时间在乾隆十一年至乾隆十二年。十一年出生,一出生即被乾隆视为“可属承祧”者,但皇七子仅二岁二殇。被选时间在乾隆十一年至乾隆十二年。


皇五子永琪(是的,是《还珠格格》中五阿哥永琪的原型),虽为庶子,在乾隆十二年至乾隆三十一年长达二十年时间,永琪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乾隆四十三年,乾隆曾回忆立储的过程,言及除两位嫡子外,“若以次序论,则当及于皇长子,既弗克永年;若以才质论,则又当及于皇五子,亦旋因病早逝。”(《清高宗实录》)但事实上乾隆并未真正属意过皇长子永璜,乾隆十五年曾直接言明未曾属意他,这里所言只是因其长子的身份而论;

乾隆四十八年,乾隆再一次提到永琪,“朕视皇五子于诸子中觉贵重……颇属意于彼而未明言”。均表明曾想立贤以五阿哥为皇太子,可惜永琪于乾隆三十一年去世


最后一位是皇十五子永琰,第二位被册立者,也是最后继承皇位者。乾隆三十八年,乾隆最终确定立年仅十四岁的永琰为皇储,按照秘密立储制原则,书其姓名于正大光明匾之后。乾隆四十三年,臣民请求立储,乾隆遂言明已于三十八年秘密立储,同表明至乾隆六十年八十五岁时,将传位于皇太子。也即乾隆三十一年至乾隆三十八年,第二次立皇储。

从乾隆元年至乾隆三十八年,共有五位皇子列入考察,乾隆三十八年第二次建储以后,皇储再未变更。


楚邾


其实乾隆也不满意嘉庆的!

众所周知,乾隆曾经至少有4次秘密立储过!第一次是嫡长子永琏,第二次是嫡次子永琮,第三次是著名的五阿哥永琪。可惜,前面三个都死了!所以乾隆也一直认为自己命硬,喜欢的女人,儿子,都活不久,都先于自己而去!比如以上的三个儿子,比如元后孝贤,皇贵妃慧贤,包括著名的令妃,年龄比乾隆小很多,也是40来岁就去世了。所以,乾隆认为自己注定是个孤家寡人!

所以,乾隆在后期也就不想着立储这件事儿了!第一是因为立谁睡死,第二也是因为满意的都死光了,剩下的都那么回事儿,没有特别满意的!

根据朝鲜史料记载,当时乾隆在选择继承人上曾经有过思量,因为他实在太能活了!以致于生生熬死,熬老了前面几个儿子!后面年轻力壮的儿子又没有出彩的,所以也有人建议乾隆仿照前朝。在孙子里面选一个出彩的继承皇位!当时最受宠的皇孙是定恭亲王绵恩。这个绵恩是皇长子永璜的次子,但是他的长子早逝,所以绵恩的地位和建文帝是一样的,都是老皇帝的大孙子!但是乾隆皇帝吸取了明朝的教训,认为跨过儿子直接立所以会造成动乱,不利于皇朝的统治!所以孙子辈的所有人都被排除在外了!

前面说了,乾隆太能活了,前面的儿子死的死,养废了了的养废了!所以前面几个儿子不予考虑!后面的儿子,除了废后生的不予考虑,朝鲜妃子生的不予考虑,最大的就剩嘉庆了!剩下的都比嘉庆还小呢!最主要是乾隆最小的几个儿子都被令妃包圆了,立谁都一样……

然后乾隆就愁啊,嘉庆他也不满意啊!于是,据说,他在祭天祭祖宗的时候就发下誓言,列祖列宗在上,今有皇十五子永琰,若不可立为储君,就让他随了几个哥哥去孝敬各位祖先。若是尚可立为太子,就让他好好的活着。最后,永琰活的好好的,乾隆地也都80了,所以就立了永琰当太子了!永琰当时也35岁了。乾隆帝考察了永琰也考察了10来年……最后,没招儿了,没别人了,然后这孩子也命硬,没被储位克死,所以他就当了皇帝了……当然,据说最后嘉庆是被雷劈死的,所以,看来这列祖列宗的也还是不满意他啊,就是反射弧长了点儿……

当然,乾隆皇帝不止一次的说过,如果最小的最受宠的十公主(就是嫁给丰绅殷德的那个)是个男孩子,必立为储君!这个孩子不止长相上,包括性格上,为人处世上都像极了乾隆!可惜她就是个女孩儿……这事儿就连嘉庆也是知道的!在继位后也是对这个妹妹多有照顾……


赵佳岩律师沈阳


 乾隆皇帝有十七个儿子,但是却没有出现康熙朝代时候“九龙夺嫡”兄弟相残的局面,主要一方面是因为乾隆皇帝实在是一个非常有成就的皇帝,做这样一个皇帝的儿子,长期在父亲的光芒背后很难有什么大的动静。另一方面,乾隆皇帝的这些儿子们基本上没有遗传到乾隆皇帝的优点,基本上都资质平庸,没有突出的人才。


乾隆岁朝像

我们都知道,乾隆皇帝在选择嘉庆皇帝为太子之前还立过两位太子,说明嘉庆皇帝并不是乾隆皇帝最好的选择。被乾隆选中的第一个人是二皇子永琏,永琏是乾隆的嫡皇后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所生,是乾隆最宠爱的皇后。因此乾隆对这个儿子寄予了厚望,认为他是皇后所生,身份贵重,天资聪颖,所以就立了永琏为皇太子。但是永琏长到九岁的时候就不幸去世了,之后乾隆皇帝又立了皇后所生的第二个儿子永琮,但是永琮两岁的时候就因为痘症而死了。


博65773938


乾隆有17个儿子,但是有13个都没活过他,在他前面死了,乾隆是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活了88岁。立过几个太子都死了。乾隆死的时候就只有4个儿子还活着了。为什么要传位给嘉庆,因为他实在没人可挑了啊。

剩下的4个儿子里面还有三个都不成器,最小的儿子因为最受他宠爱,从小就被惯坏了,纨绔子弟的毛病一样不少,根本不是当皇帝的料。

其余的三个里,另外两个也是不好好学习,行为不端,经常被乾隆训斥。只有嘉庆是个规规矩矩爱好学习的好孩子,除了他压根也没有第二个人选了。

所以说,嘉庆的皇位得的毫无压力。乾隆也很无奈,谁叫他儿子们都没遗传到他身体好这个优点。


漂浮菌


乾隆之所以选择永琰(嘉庆)继承皇位,有点排除法的意思。乾隆名义上有17个儿子,其中13个先他而离世。早逝的那些皇子中,也有他中意的,比如永琏、永琮、永琪等,但乾隆活得太长,这些皇子活得太短。

为数不多的几位长大成人的皇子也不能令乾隆满意。

皇八子永璇是诸皇子中最长寿的一位,死于道光十二年(1832)。但是永璇刚愎自用,向来不为乾隆所喜爱。上图永瑆书法

皇十一子永瑆,诗文精洁,尤善书法,名重一时,士大夫得片纸只字,重若珍宝。乾隆也深爱其才,常巡幸永瑆府邸,并命令刊行其贴,行诸海内。可是,永瑆天性隐忮、好以权术驭人,又不讲信用,惟知逢迎权要,持家也十分苛虐,他的护卫常因莫须有的罪名而遭到斥革。家中积银80万,然守财如命。一天其乘马倒毙,竟令全府吃马肉,整日不再举炊。其妃奁资甚厚,永瑆将奁资索入库中,逼得王妃食稀粥度命。永瑆这些行为不为乾隆所喜,不选择他也正常。上图永瑆书法

上图永璘墓

皇十七子永璘,是乾隆最小的儿子,是一个好游嬉,不喜读书,不务正业的皇子。年轻时,屡犯宫禁,微服出游。乾隆对他深恶痛绝,将其降为贝勒。永璘深知自己在老爸心中的地位,也无非分之想。当乾隆晚年,皇位继承仍未成定局时,有人询问于他,他曾笑对人言:“即使皇帝多如雨落,亦不能滴吾顶上。惟求诸兄见怜,将和珅第赐居,则吾愿足矣。”

乾隆在建储之事上,并没有多少选择余地。

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冬,才手书嗣皇帝之名藏于鐍匣,储于正大光明匾后。这次选中的是永琰,但乾隆也不十分满意和放心。《清高宗实录》记载,在当年冬至南郊大祀时,曾以永琰之名默祷于上帝:如若永琰贤且能,愿上帝护佑他治国有成;如若永琰不贤,愿上帝促其早亡,毋使它日贻误社稷,再给他一个重择元良的机会。

乾隆六十年(1795)九月初三日,永琰的身份才曝光。这一天,乾隆于勤政殿召集皇子、皇孙、王公大臣等入见,将乾隆三十八年(1773)所定密缄嗣位皇子之名,公同阅看,宣布立皇十五子、嘉亲王永琰为皇太子,建元嘉庆。同时宣布自己将禅位于嗣皇,以明年为嘉庆元年。


邓海春


这个问题算是历史研究的“显学”之一。之所以成为“显学”,有很多人讨论,主要是嘉庆能够当皇帝,怎么看都是一个“奇迹”。

简而言之,皇位传给嘉庆,既是不得不为的结果,也是可选择范围内最好的结果

乾隆长寿,多妻多子,前前后后总共有十七个儿子,嘉庆排行十五。排行靠后,且不是嫡子,按照“立嫡立长”的原则,皇位落到他头上的或然率低的可怜。

虽然清代没有严格依循“立嫡立长”的继承原则。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到嘉庆自己,没有一个皇帝是靠“立嫡立长”而登上大宝的。

But!“立嫡立长”依然是皇位继承的重要考量因素,而且乾隆对“立嫡”的执念,比起他爷爷康熙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道是“子凭母贵”,排行和出身不占优,靠母亲的娘家牛逼而逆袭成功,这种例子在历史上也屡见不鲜。可惜嘉庆的生母魏佳氏的娘家也不牛逼。

魏佳氏的父亲名叫魏清泰(汉人),本是正黄旗包衣,属于正黄旗汉军,无权无势的一介小吏。先是沾了女儿的光,被抬旗入镶黄旗满洲。之后又沾了外孙的光,被追封一等承恩公。

有一点,嘉庆跟他母亲很像,都是起手一把烂牌,最后愣是打成了清一色。魏佳氏进宫时只是个“贵人”,别看title带个“贵”字,其实等级很低。这个等级连固定编制都没有,只要皇帝身体扛得住,弄多少个“贵人”都不违反礼法。魏佳氏靠着自己精明能干,加上儿子给力,一路混到了皇贵妃,死后还被追封为皇后。

按照封建迷信的说法,能当皇帝的主,都是八字死硬死硬,克死一大票兄弟那是基本操作。乾隆有十七个儿子,十个成人。成人的十个里面,过继了两个,早死了四个,最后实际有可能竞争皇位的也就四个人。

乾隆帝即位初年,立过一次太子。当时密立正妻元配富察氏的儿子永琏为皇太子。可惜永琏立为太子两年后偶感风寒,于乾隆三年十月十二日巳刻夭亡,年仅9岁。感冒都能弄死个皇太子,这也只能说是这孩子福薄压不住。

这事对乾隆的打击还是挺大的,他连续五天没有临朝,并把密定谕旨公布于众,

永琏乃皇后所生,朕之嫡子,聪明贵重,气宇不凡。皇考命名,隐示承宗器之意。朕御极后,恪守成式,亲书密旨,召诸大臣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榜后,是虽未册立,已命为皇太子矣。今既薨逝,一切典礼用皇太子仪注行。

死了嫡长子,还有嫡次子。可惜嫡次子永琮不到两岁就归西了。乾隆十三年,孝贤纯皇后,也就是元配富察氏也去世了。这下彻底断了“立嫡”的可能性,储君只能是在庶出皇子里选择了。

要不怎么说“天子自有神明护佑”呢。嘉庆生于乾隆二十五年,出生前十几年,老天爷就出手把“立嫡”的可能性彻底抹杀了。

既然不“立嫡”,那就“立长”呗。结果皇长子永璜和皇三子永璋立刻莫名其妙掉坑,就因为对孝贤纯皇后之死显得不够悲痛,俩人被乾隆申饬,已经基本被排除在储君候选人之外了。其中永璜还因此郁郁而终。

乾隆的儿子“死走逃亡”的,最后剩下有希望当储君的只剩下“仨儿子+一个孙子”。仨儿子分别是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一个孙子则是皇长子永璜的第二个儿子绵恩。

从《清史稿》看,永璇似乎没有什么过错,也没有什么明显的缺陷。但朝鲜人的史料中,但是记了永璇不少黑材料。

据《李朝正宗实录》记载,乾隆五十六年,朝鲜使臣金履素回国复命,让书状官沈能翼整理了一份别单,别单称“第八子永璇,为人轻躁,做事颠倒,故皇帝不以子待之”。《李朝正宗实录》还记载“第八王沉湎酒色,又有脚病,素无人望”。

综合来看,

永璇应该是生来腿有残疾,不受乾隆待见(一直到嘉庆四年才混到亲王),也无望储君之位。所以沉湎酒色,算是破罐子破摔了。但就是这么个沉湎酒色的主,居然是乾隆儿子里面活的最久的,一直熬到了道光年间。

永瑆写的一笔好字,据《清史稿》记载,“永瑆幼工书,高宗爱之”,而永瑆的族侄昭梿在《啸亭杂录》里也称赞永瑆的书法“书法遒劲,为海内所共推。”

但这位皇子据说人品差点意思。按照昭梿在《啸亭杂录》中的说法,永瑆是“天性阴忮、好以权术駇人。持家苛虐,护卫多以非罪斥革……逢迎权要,其上眷稍有衰者,即骂詈之”。

而且这位皇子据说还抠门至极,搞出了不少奇葩事。身为盛世皇子,秘了媳妇的嫁妆,还抠的媳妇吃不饱穿不暖。自己的马死了,煮了给全家当口粮,一点不浪费,“是日即不举食,其吝啬也若是”,也算是难得一见。永瑆这种性格跟他爹肯定是谈不到一块去的,也基本被排除在储君候选之外了。

绵恩虽然是孙子辈,但年龄比嘉庆还要大。绵恩生于乾隆十一年,比嘉庆大了整整十四岁。虽然是“长房长子次孙”,但乾隆实际上是把他当长孙来培养的。绵恩长期担任京师禁卫军的领导,负责拱卫京畿。朝鲜国使臣曾认为,未来的皇帝将在十五子永琰和皇次孙绵恩之间产生,绵恩的可能性会更大。

喜欢归喜欢,但毕竟差着辈分,而且有建文帝的前车之鉴,乾隆最终还是没有选择隔代传位。


月下没有花


乾隆一生共十七子,在各朝皇帝里面算是比较多的。

但是,乾隆这个人气场太强,堪称克妻克子,因而多数妻、子都走在了他的前头。

以儿子为例。其中,十岁前夭折的有七人,分别为皇二子、皇七子、皇九子、皇十子、皇十三子、皇十四子、皇十六子;

长到二十而未满三十去世的有五人,分别为皇长子、皇三子、皇四子、皇五子、皇十二子。

而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年纪稍长的皇六子去世。

换言之,乾隆总共十七个儿子中,只有四个活到其身后,即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颙琰、皇十七子永璘。

当然,一方面是乾隆自己太长寿了,儿子再多,也经不住他活那么久。

而在另一方面,乾隆最开始是刻意打算立嫡的。

但不幸的是,孝贤皇后所生的皇二子永琏与皇七子永琮相继夭亡,而紧随其后是孝贤皇后本人。立嫡之愿,遂化为泡影。

此后二十余年,乾隆再未认真考虑过立储之事。

当然,如果乾隆还迷恋立嫡的话,也不是没有机会,毕竟他当时只有四十岁左右,还属青壮力强之年。

乾隆十五年(1750年)后,原娴贵妃乌喇那拉氏被立为新后,其先后生下二男一女,即皇十二子永璂、皇五女与皇十三子永璟。

尽管后两个很快夭折,但皇十二子永璂毕竟顺利地长至成年。如果要立嫡的话,永璂还是完全符合要求的。

但不幸的是,乾隆三十年(1765年)四度南巡时,继皇后乌喇那拉氏与乾隆发生严重冲突而被打入冷宫。次年,乌喇那拉氏在凄凉无助中死去。

由此,永璂的命运被迅速扭转,当其以二十五岁之龄去世时,他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皇子身份。

如此一来,可供选择的皇子有皇四子永珹、皇五子永琪、皇六子永瑢、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和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七人。

最后,也实在是没什么好人选,只好从矮子里面拔将军,选中了皇十五子永琰为皇位继承人了!


坑爹史册


因为截止到秘密立储的乾隆三十八年,乾隆的17个儿子,已经死了10个,只剩下7个,其中还有三个是没有继承资格的。

所以乾隆的继承人只能在八阿哥、十一阿哥、十五阿哥、十七阿哥四个人中选。

至于为何最后选中了十五阿哥永琰,也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延禧攻略》中魏璎珞之子),且听咱慢慢分析~

乾隆一生有27个子女,17个儿子,10个女儿。

乾隆认为,大清立朝后没有一个皇帝是以嫡长的身份继位的,这是一大遗憾。

所以事事要做历史第一的乾隆就发誓在任内一定要以嫡长继位,来弥补这个缺陷。

但是,孝贤皇后富察氏生下的两个嫡子永琏和永琮都不幸夭折,皇后悲痛过度,很快也去世了。

在《百家讲坛之成败论乾隆》中提到,乾隆曾发了一道谕旨说这个事,他反思为什么嫡子会一再夭折,认为可能是“不能以嫡子承统”,是上天给他定下的规矩,他挑战这个规矩,所以遭到报应。

从此之后,乾隆再也不考虑立嫡子。

十五阿哥永琰出生于乾隆二十五年——乾隆五十岁时生的他,他的生母魏佳氏,是汉军旗人,地位不是很高(《延禧攻略》中的“令妃”魏璎珞)。

但永琰学习非常用功刻苦,为人宽厚质朴,名声也很好。

乾隆三十八年,乾隆秘密立储,立了13岁的永琰。

为什么当时乾隆不考虑其他阿哥们呢?

因为截止到秘密立储的乾隆三十八年,乾隆的17个儿子,已经死了10个,只剩下7个,其中还有三个是没有继承资格的:十二阿哥的生母是废后,四阿哥和六阿哥很早就被乾隆过继给其他亲王。

所以乾隆的继承人只能在八阿哥、十一阿哥、十五阿哥、十七阿哥四个人中选。

八阿哥永璇的问题是,做事儿有点不靠谱,乾隆派他去黑龙潭祈雨,他却跑去逛市场,乾隆对他的为人处事非常反感;

十一阿哥永瑆,是清代书法四大家,但他武功骑射不行,被乾隆认为是一个严重的不足。

十七阿哥永璘,从小就不爱读书,经常换便服跑出去寻花问柳。他曾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将来哪个哥哥当了皇帝,把和珅的府邸赐给他,所以后来嘉庆当了皇帝,果然把和珅府邸的一半,赐给了他。

所以,这四位阿哥里,希望最大的只有十五阿哥永琰。

在秘密立储十几年后,乾隆通过观察,认为永琰身上有四个优点让他特别满意。

一,永琰少年老成,自制力强。每天生活非常有规律,办事认真负责。

二,人品端淳,富于同情心。

三,学习成绩很好,武功骑射也不错。

四,长得不错,五官端正。

于是,乾隆明发谕旨禅让皇位。

传位大典后,乾隆仍然把重要的权力牢牢地抓在自己手里,而35岁继位的嘉庆皇帝,每天都过得规规矩矩的,早睡早起认真地批阅每一道奏章,出席每一个重要典礼,但是不做任何决定,不发布任何命令——都听乾隆的处分。

所以说,乾隆这个继任者对他自己来说,他觉得选得还是相当成功的,至少嘉庆没有像历史上的其他皇帝一样,将禅位的父皇软禁或者送他老人家一程!而是任由乾隆在太上皇的任上继续大权在握。


艺能八卦局


乾隆皇帝是在85岁时将皇位传给嘉庆,因为当时他已经当政60年,他也早就说过,当政不会超过爷爷的61年,所以他选择了在这一年退位。乾隆皇帝一辈子生了很多的子女,但为什么他会选中后来的嘉庆皇帝呢?其实这也是不得已的办法。

众所周知,乾隆皇帝传位是采取的秘密建储的办法,这个办法确实很保密,以确保皇子之间不会争位。连乾隆皇帝最宠信的大臣和珅也是临时知道新的继承人的,所以给嘉庆帝送了一个玉如意,结果后来还被算到自己犯死罪的原因之一。

乾隆皇帝曾两次进行秘密建储的活动。他曾将孝贤皇后所生的二皇子永琏立为皇太子,秘密建储,当时永琏才6岁,不料三年之后,也就是永琏9岁就夭折了。此后,乾隆皇帝又立孝贤皇后所生之第七子永琮为太子,不料永琮又因为出痘而夭折死。对于两立两死的局面,乾隆皇帝非常伤心,曾说:“先朝未有以元后正嫡绍承大统者,朕乃欲行先人未行之事,邀先人不能获之福,此乃朕之过耶!”

乾隆皇帝一生共生过17个儿子。大约在乾隆三十多年的时候,乾隆皇帝才又立储君。

至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除夭折外的外,当时共有七个儿子。其中十二子永基为废后乌喇那拉抵所生,绝对不可能继承皇位,因为一旦继承,废后就会被尊为皇太后,这与礼制不全。

四皇子永成、六子永容已经过继给别人,不能立为储君。当时身边只有4个儿子,其中八子永璇,有足疾,残疾人,又好酒色,不可能立。十一子永星是书法天才,文气太重。十七子永遴,年仅8岁,不可能立得太早。故只能立十五子永琰,也就是后来的嘉庆帝。

乾隆皇帝对这个儿子并不是很满意,所以在立储之后说,说果此人如无福享受,希望老天立立即惩罚,将他收走,以便再立新君。


倪说历史


乾隆帝对于自己立储的问题上,遇到的烦恼不比祖父康熙皇帝小。立嫡长子为储君是自古以来的立法,但是乾隆的嫡长子永琏(诸子排行第二)刚被立为太子没多久就不幸夭折,死的时候还不到十岁。乾隆为此痛哭一场,为这位太子举行了隆重葬礼。

太子夭折,接下来仍旧是嫡子继位。永琮是皇后生的第二个儿子,哥哥死了他就是嫡长子了。然而不到两岁的时候,这位小太子也死了。皇后仅有的两个儿子先后死去,自此痛心疾首撒手人寰。乾隆伤痛不已,面对前来接皇后灵柩的庶出儿子们张口叱骂,第一个遭迎头痛击的就是庶出的皇长子。因为嫡子据死,按常理来说下一个就是皇长子封为太子了。因此乾隆看到皇长子就来气,想当然的认为他觊觎太子之位。皇长子身边的皇三子也被无辜波及,乾隆皇帝一时想不开竟要拔剑杀人,众人赶紧阻拦。皇长子受了惊吓很快病倒,没多久也死了。乾隆皇帝这才缓过神来,又为皇长子痛哭一场,封他为定亲王。

嫡子俱死,后来乾隆皇帝也不再另立皇后。太子只能从其他庶子中选择。乾隆儿子虽多,但夭折了不少。成活的皇子成器者也少。直到乾隆晚年,立储的问题实在不能再拖。而此时乾隆活着的儿子只剩下六个,其中两个过继给兄弟。剩下的四个就是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

然而这四个候选人,乾隆一个也不喜欢。他常常苦恼自己英明一世,怎么会有这么一帮犬子。太祖时代诸王都没受过系统的教育,但个个都有入承大统的能力。自己的儿子自幼饱读诗书,结果都教育成这般模样。

1.永璇是个瘸子,这般仪表难继大业。再加上他比较散漫,做事缺乏耐心。尽管永璇年龄居长,诗词书画样样精通,乾隆还是不喜欢他。

2.皇十一子永瑆书法造诣极高,风雅多才。但乾隆觉得他附庸风雅、忘记满洲尚武之风。但乾隆若是从没考虑过他,也不是实情。但时间久了,大家对永瑆越来越没信心。永瑆本来是锦衣玉食的生活,但吝啬地出了名。他府中攒着几十万两白银,却天天领着大家喝粥。王府里死了一匹马,他也要求把死马吃了省饭。时间久了,连王公大臣都拿他取笑。再加上他一身怪癖,乾隆就把他毫不犹豫地排除了。

3.皇十七子永璘年纪很小,后来也证明他确实不成器。他整日出宫闲逛,和贩夫走卒侃大山。从小不爱学习,乾隆又觉得这孩子太轻佻。永璘倒颇有自知之明,对皇太子的位置没有半点渴望的意思。所有的皇子都暗暗为当上太子努过力,偏偏他不屑一顾,当他的游侠。

4.最后就剩下十五子永琰了。然而对于他,乾隆也不喜欢。永琰虽然学习刻苦认真,成绩也不错,举止也算得上端庄大气。不过乾隆认为这不过是普通皇子分内的事。乾隆渴望有一个才能出众的儿子承继大统,偏偏永琰既没什么突出的优点也没什么突出的缺点。乾隆十分宠爱和孝公主,曾说你若是男可立为太子。这侧面反映了他对皇子们普遍不满。乾隆曾想过直接从孙子中挑选继承人,但碍于森严的礼法作罢。最终在万般无奈之下,他终于决定让相对不那么糟糕,各方面平平的永琰做太子。

永琰后来登基,乾隆做了太上皇。过了三年提心吊胆的日子后,乾隆驾崩。嘉庆皇帝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国之君。

参考书目:《嘉庆皇帝》喻大华/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