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督總管地方軍政,爲何很少出現造反的情況?原來只是看起來美好

在清朝近三百年的時間內,是有著很多著名的大臣的,尤其是清朝後期的很多名臣都是擔任過一些地方的要職的,這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官職也就總督了,這個官職是清朝地方上的大員,而且是能夠控制一省或者幾個省份的軍政大權,在清朝地方上而言,能夠做到總督就算是做到了極致了,而很多名臣都是做過總督的,像曾國藩的兩江總督,李鴻章長期擔任直隸總督,而雍正的寵臣李衛也是做過直隸總督的,這也就能夠看得出總督這個官職的重要性了,但是為什麼能夠掌控軍權的總督,在清朝卻沒有出現過造反的情況呢?

總督總管地方軍政,為何很少出現造反的情況?原來只是看起來美好

總督的權力是非常大的,是能夠掌控幾個省份的軍政大權的,可以說在他的管轄之內都是能夠干涉到的,雖然他們最主要的任務是軍務方面的事情,但是這依舊是不能夠說明他們在其他的時候是沒有管轄權的,那麼擁有這麼大權力的總督,為何沒有出現造反的情況,甚至違抗調令的事情也是沒有出現的。

總督總管地方軍政,為何很少出現造反的情況?原來只是看起來美好

其實,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恰恰說明清王朝在這個官職設立的過程中是有著充分的考慮的,因為雖然它是能夠掌控軍政大權的最高官員,但是地方上還是有著可以制衡他的人存在的,而正是因為這些官職的制衡作用,才能夠保證地方上不會出現擁兵自重的情況出現,而如果出現傭兵自重的這個格局,那麼唐朝的藩鎮也就能夠很好地說明他們的危害了。

總督總管地方軍政,為何很少出現造反的情況?原來只是看起來美好

而這些能夠制衡總督的官員,都是可以被稱為朝廷的封疆大吏的,而除了總督和巡撫之外,還是有著提督和將軍這些專門掌控軍隊的官員的,這些人都是朝廷的重臣了,而巡撫的職責其實和總督是非常相似的,但是兩者的側重點還是有著區別的。

總督總管地方軍政,為何很少出現造反的情況?原來只是看起來美好

巡撫和總督之間都是負責軍政的,而且兩者也並沒有統屬的關係,簡單的說就是巡撫雖然官階沒有總督高,但是他並不是總督的下屬,也就是說兩個人都是直接向皇帝負責,這樣朝廷的目的也就是兩者之間是一種制衡的關係的,而總督側重於軍務,巡撫則是專注於吏治,但是它們的權力並沒有明顯的劃分,也就是朝廷並沒有明確的規定。

總督總管地方軍政,為何很少出現造反的情況?原來只是看起來美好

在這樣的情況下,總督是受到巡撫的監視的,所以它要是有著不臣的心思的話,這個巡撫肯定就會發覺,在這樣的情況下,不要說造反了,可能他連軍隊都沒有辦法指揮的,因為巡撫是有直接上書朝廷的權力的,所以這樣的牽制也就能夠防止出現一家為大的情況了。

總督總管地方軍政,為何很少出現造反的情況?原來只是看起來美好

在加上提督雖然是受到總督的節制,但是卻沒有調動士兵的權力,這樣在出現想要調兵的情況時,是需要得到兵部的批准的,這個總督才能夠擁有調動兵馬的權力了,而駐防將軍總督更是不能夠節制的,而且這個地位還是要在總督的前面,所以在這些制度的制衡下,總督是不可能擁有造反的機會的。

總督總管地方軍政,為何很少出現造反的情況?原來只是看起來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