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州區:紮實作風換取項目征拆加速度

國慶7天,當人們沉浸在節日歡慶的時光中時,寶輪環線道路工程(南線)項目徵拆幹部夜以繼日的奮戰在徵拆一線上,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市委“作風紀律深化年”活動要求,換取了項目徵拆加速度。



行動迅速 任務落實精準到天到人到戶


寶輪環線道路工程(南線)屬三江新區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該項目起於G108改道清江河大橋橋頭,途經利州區紅星村、小嶺村、昭化區鳳凰村,止於經一路,道路全長4.4公里,道路紅線寬度30米。其中利州段需徵收寶輪鎮紅星村二、三、四、八組,小嶺村一、八、九組集體土地約438.92畝,拆遷農房約31幢。

自9月28日,寶輪鎮接到該項目徵拆工作後,第一天就召開黨委(擴大)會議,抽調重點辦、國土、城建、鎮村幹部成立了徵地拆遷工作組,認真研究徵拆任務,緊扣時間節點到天,細化目標任務到戶,分類分項落實責任領導和責任人。同時,建立實行“責任+清單”工作制度,倒排工期,徵拆進度計劃上牆,掛圖作戰,制定了“徵地拆遷目標考核辦法”和“獎優罰劣機制”,每日跟蹤問效,全力保障任務落實。


利州區:紮實作風換取項目徵拆加速度

項目掛聯領導冀健華與鄉鎮、村幹部一起研究項目徵拆工作


利州區:紮實作風換取項目徵拆加速度

掛圖作戰


紮實作風 國慶7天無休忙徵拆


徵拆工作一開始,就遇到國慶假期,幹部們放棄休假時間,入戶走訪、座談動員、屋前閒談、現場答疑、QQ微信,與拆遷群眾講政策法規,算經濟賬、話家常。“國慶期間,村裡家家戶戶人員比較齊全,是做徵拆工作的好時機。還有各種酒席也比較多,我們去宣講政策,作搬遷動員就較為集中,群眾也容易接受。”拆遷小組組長左一民介紹道。

拆遷戶謝恩榮家裡建了一個信鴿養殖場,針對特殊畜禽的搬遷,區上原來沒有明確標準。為了切實維護拆遷群眾的合法利益,拆遷推進組工作人員跑市信鴿協會進行信鴿鑑定,多次與市徵拆辦商討補償標準。“這些幹部確實是不錯,來來回回跑了無數次,請專家,講政策,對於搬遷政策我們清晰明瞭,也高興配合。”謝恩榮自簽訂了搬遷協議後,忙不停歇的就開始拆鴿棚。

利州區:紮實作風換取項目徵拆加速度

利州區:紮實作風換取項目徵拆加速度

拆遷工作人員詢問拆遷戶謝恩榮信鴿搬遷情況


徵拆組副組長李勇告訴記者,“徵拆工作壓力大,時間點擺在那裡,每天早上5點多就醒了。而且徵拆工作也偷不了賴,只有‘四勤’,勤上門講政策、勤對話算細賬、勤找親屬勸徵拆、勤發短信多溝通,工作才推得走。” 每天工作到凌晨,第二天還要召開“每日晨會”,針對當天的問題難題,大家齊心協力、攻克難關。

據瞭解,短短7天時間,徵拆幹部往返於農戶家中百餘次,徵收面積2541.81㎡,簽訂附著物補償協議 31戶,簽訂房屋徵收補償協議10戶,完成總徵拆任務量 38%。

程序規範 拆遷群眾齊齊稱讚


徵拆工作不僅要靠“磨”,也要靠規範的程序、陽光的操作,群眾才能真正滿意。

“實物調查、房屋測繪、地面附著物清點、公示、查漏補缺、商談協議,每一個過程都涉及群眾的切身利益。”徵拆組組長左一名說,“拆遷工作要堅持陽光操作,做到政策標準、實物調查、資格補償“三公開”;嚴肅工作紀律,嚴把調查、測算、簽約、兌付、拆遷‘五關’。只有堅持這些制度,才能讓群眾滿意,才能讓項目順利進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