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组雕塑、16面萨满文化石鼓…… 长春伊通河中段已经这样美了

85组雕塑、16面萨满文化石鼓…… 长春伊通河中段已经这样美了

绿树成荫、芳草栖息,一座座雕塑、一个个广场、一条条步道……如今,伊通河畔已经成为不少市民茶余饭后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如今,伊通河中段改造工程治理效果已初步显现,驿站和各类景观小品也已实现主体完工,并计划2018年年末整个改造计划将实现主体完工。

85组雕塑、16面萨满文化石鼓…… 长春伊通河中段已经这样美了

民族广场设有16面萨满文化石鼓

5月31日,在伊通河民族广场,不少市民来到这里休闲,或乘凉聊天,或在院内散步。

长春市民孙先生表示,他住在伊通河沿岸已经十多年,但多年来,自己都不愿意下楼到河畔散步。不过,自打家门口的伊通河改造完成后,几乎天天都要来转转。两岸现在很美,要比以前美很多。

据了解,伊通河民族广场占地面积约41280平方米,位于长春市伊通河的赛得大桥段东北角,是整个影像民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伊通河中段综合治理最早完成的区域之一,目前已经改造完成并向市民开放。

据民族广场设计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徐文春介绍,民族广场的设计理念主旨为“中国民族风”,是吉林省多民族团结交融的历史印记,保留了原有的东西轴线和中心雕塑“民族大团结”,扩充了滨河阶梯广场和南北方向的飘带形步道,主园区设置了16面具备满族萨满文化的石鼓等,在有限的空间中尽可能提供多样的景致和游憩空间,将中华民族传统棋类文化融入到景观设计中,构筑了围棋广场和象棋花园,将文化和精神恒远传承。

85组雕塑、16面萨满文化石鼓…… 长春伊通河中段已经这样美了

85组雕塑遍布沿岸 月亮岛上将建设城市之源广场

在伊通河南三环桥至卫星桥西岸的工业轨迹公园,一座座雕塑也布置在这里。

该园区约长1.6公里,占地约21万平方米,如今,园区已经按设计风格划分为机车花园区及芳草观赏区两个区域,在整个区域内,不仅一座座雕塑足以让人感受到浓厚的工业气息,这个园区的绿化效果也非常有层次感。

据了解,除了工业轨迹公园内雕塑较多外,伊通河中段生态修复和重建的同时,还以三区、五岛、十园不同主题为主线,均点缀了不同文化要素特征的雕塑作品。

目前,伊通河中段综合治理工程中的雕塑作品共有85组,是傅中望、陈云岗、张琨、拉方索等85位国内外著名雕塑家根据伊通河流域历史和文化元素设计的,现已全部安装完毕。

另外,位于长春市伊通河的公平桥至长春大桥段的月亮岛,是伊通河城区段独有的五座河心岛之一,整体面积约106000平方米,现地形和园路基础均已完工。

根据综合治理需求,拟在月亮岛上建设城市之源广场,但目前具体方案仍在设计中。城市之源广场初步设计构想是以长春城市特色文化重要事件为题材,分“城市之源”“重要事件”“走进新时代”三个主要部分呈现。

85组雕塑、16面萨满文化石鼓…… 长春伊通河中段已经这样美了

伊通河中段改造工程计划2018年年末实现主体完工

据了解,伊通河中段南起南三环路,北至四化闸,河道全场15.78公里,本次综合治理面积达到670公顷,伊通河中段景观改造以“往事如影”、“月光如弦”、“乐活如歌”为文化主题,打造各具特色和景观魅力的“五岛”、“十园”。

现已累计完成园路铺装8.3万余平方米,广场4.8万余平方米,新建及改造桥梁13座,完成绿化279万余平方米,栽植苗木约5万株,4座拦河闸(坝)已初步具备蓄水能力,33公里绿道全线贯通,6处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黑臭,3处水生态试点主体建设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