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国资“驰援”公司有这些共同特征

本报讯 市场消息称,深圳已设立专项工作小组,安排数百亿元资金,从债权和股权两个方面入手,构建风险共济机制,化解辖区内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质押危机,改善上市公司流动性。改善上市公司流动性的“风险共济”资金目前已经到位,首批逾20家获“救助”企业也已敲定。尽管深圳各相关部门表示尚未收到正式文件,A股市场却已火爆起来。在各大指数竞相下挫的背景下,深圳本地股狂飙突进。截至收盘,雷曼股份、蓝海华腾、全新好等近20只个股涨停。

昨日中午,腾邦国际发布公告,公司与与深圳市福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入股意向协议》,福田投控拟通过适当方式持有公司股份,成为其重要战略股东,并探讨成为第一大股东的可能性。虽说腾邦国际是消息出来后的第一只深国资驰援股票,但此前深圳市国资委已经数度投资本地股,旗下平台陆续入股科陆电子、怡亚通、英飞拓、梦网集团、英唐智控等多家民企,规模为全国之最。

值得一提的是,福田投控是深圳市福田区政府全资国有控股企业,并非消息中提及的深圳高新投、鲲鹏基金等深圳国资平台。但分析人士表示,腾邦国际也是符合消息中提及的三大“选股”标准:第一,必须是在深圳市工商登记注册的实体经济领域优质A股上市公司,包括高新技术企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传统产业和现代供应链等领域的上市公司。第二,上市公司应生产经营状况良好,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第三,实际控制人无重大违法违规和重大失信记录。

意欲构建“旅游×互联网×金融”大旅游生态圈的腾邦国际,曾数度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而其业绩也较为亮眼,上半年实现净利2.27亿元,同比增长39.73%;前三季预计净利2.78亿元至3.42亿元,同比增长30%至60%。此外,公司大股东质押情况也符合“化解辖区内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质押危机”的战略目标。数据显示,腾邦国际今年股价跌近27%,大股东质押比例接近78%,也有数次股票质押回购延期购回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深国资入股的相关公司,除了符合上述三个条件外,也大致符合大股东质押比例较高、股价跌幅较大、属于高新技术企业等条件。比如在大股东质押比例方面,只有梦网集团和英飞拓大股东没有股权质押,其他个股大股东质押比例均超过50%;高新技术企业方面,科陆电子、怡亚通、英飞拓、英唐智控等公司也是高新技术企业。而业绩方面只有科陆电子业绩出现大幅下滑情况。

综合上述条件对深圳本地股做一个初步的筛选,条件包括中报净利增长且未亏损、三季报业绩没有预降、大股东质押比例超过50%、年内股价跌幅超过20%,其中大部分公司属于或者曾经属于高新技术企业。

新一批国资投资公司试点名单正在审批

本报讯 对于扩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国资委新闻发言人彭华岗10月15日在央企前三季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国资委正在研究下一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名单,要综合考虑企业业务性质、资产运作能力,以及投资公司在各行业之间的平衡,目前已有初步方案,正在履行审批程序。

彭华岗指出,下一步国企改革的重点是“六个突出抓好”。一是突出抓好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有效划分企业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充分发挥党委(党组)的领导作用,切实落实和维护董事会依法行使重大决策、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权力,保障经理层经营自主权,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

二是突出抓好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探索集团层面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下属子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内部约束和激励,保护各类所有制产权的合法权益,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是突出抓好市场化经营机制。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加快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加快工资总额管理制度改革,统筹用好员工持股、上市公司持股计划、科技型企业股权分红等中长期激励措施。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推动国有企业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四是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化解钢铁、煤炭、煤电等行业过剩产能,抓紧消化处理各类历史欠账和遗留问题;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多措并举降杠杆减负债,坚决化解各类金融风险。

五是突出抓好改革授权经营体制。在组织架构、运营模式、经营机制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推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取得实效。分类开展授权放权,按照企业发展实际,对国有企业进行分类授权。

六是突出抓好国有资产监管。坚持生产力优先标准,加强对微观主体的服务工作,加快建立更加有效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打造实时在线的国资监管平台,提高专业化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系统性。

私募股权基金加入“扫货”上市公司大军

本报讯 近期由于上证指数在2600点关口波动,A股上市公司面临股价下跌的严重态势,随之而来的股权质押平仓危机更是再度来袭,股权质押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凸显,国资频频出手“接盘”上市公司,已经成为近期资本市场的一大特色。由于二级市场的估值已经到了很便宜甚至被低估的地步,私募股权基金也积极准备,加入“扫货”大军。

“在近期二级市场调整的情况下,经常出现企业估值被严重低估,甚至‘错杀’的情况,但这些企业依旧具有巨大的核心价值,主业还不错,是由于股权质押和其他财务上未规划好而导致一定流动性问题,我们会挑选和我们投资行业相关的这类公司入手,在二级市场做控股股东。”深圳某中小型PE机构负责人表示。

“因为我们的LP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上市公司,之前募资比较顺利现在手中的弹药还比较充足,一级市场有一些看中的项目估值还是比较高,比如一些医疗类的企业,在二级市场出现价格倒挂,甚至低于一级市场,目前二级市场已经到了底部,如果能用目前的资金投资上市公司,成为控股股东,或者二股东、三股东,一方面能解决上市公司流动性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也低成本投资了我们关注和想投的行业,过几年也会带来比较高的回报。”他解释道。

一些机构抱着想买上市公司壳的目的,在积极寻找那些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股东持股分散,且主营业务不振、亟须转型升级的小市值公司;也有部分公司成立专门针对二级市场投资的团队,以直接投资或者PIPE基金来运作,相对而言PIPE基金特点是纯股权、长周期,按照一级市场PE管理理念和募资思路成立,通过二级市场金融工具(大宗交易、定增、协议转让、并购等)投资组合运作的投资基金。

深圳在刚刚过去的周末更是放出大招,启动百亿资金用“债权+股权”组合拳的方式,化解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票质押风险事宜。深圳国资委授权深投控、远致投资等下属公司以及深圳高新投、鲲鹏基金等做相关准备事宜。银保监会保险资金运营部主任任春生表示,险资股权投资行业限制未来或取消,鼓励保险机构更积极参与解决上市公司的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

投资者对现金分红的关注度较高

本报讯 投保基金公司近期调查显示,多数投资者能够理性客观看待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对于近年来分红情况改善表示肯定,部分投资者认为现金分红水平和结构分布仍有较大的改善空间,建议多措并举,持续改善现金分红总体情况,有效保护投资者收益权。

在调研回收的近万份问卷中,71.9%的投资者表示关注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投资者对现金分红的关注度较高。其中53.6%的投资者关注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原因是希望获取稳定的分红收益,46.9%的投资者认为关注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水平有助于判断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还有24.1%的投资者表示关注分红可以提早发现风险、避免投资亏损,而分红水平太低对总体投资收益没有影响、对现金分红缺乏了解等是小部分投资者不关注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主要原因。

深交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46家深市公司披露年中现金分红方案,合计分红金额129.79亿元,同比增长113.50%。事实上,无论沪市还是深市,A股上市公司分红群体越来越壮大,分红水平呈上升趋势。那么,投资者对于分红改善的满意度如何?

本次调查中,32.0%的投资者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体情况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49.0%的投资者表示一般满意,19.0%的投资者表示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同时,投资者也期待着更多的现金分红。24.2%的投资者认为整体现金分红水平有所提升,但分布结构不够合理,现金分红多集中在大盘蓝筹股;38.3%的投资者认为上市公司对股东的回报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对于目前现金分红中存在的问题,投资者主要建议从制度层面出发,加大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规范和限制,强化制度执行力度等。超过六成的投资者表示,应进一步加大对上市公司异常分红、长期不分红等现象的监管力度,把投资者保护落到实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