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国资“抄底”A股当谨慎

(非特别标注,文章皆为谭浩俊原创)

近期,“去杠杆”和股市调整带来了民企融资难、融资贵以及由此衍生的债务难题,而各级“国资系”则频频在A股市场进行大笔收购业务。9月10日,一日之内,已有三家公司先后披露国资控股或拟控股。怡亚通(002183)和环能科技(300425)披露拟引入国资控股股东;同日英唐智控(300131)披露非公开发行股份中拟引入浙江国有资本,并可能将控股权转让给国有资本。


国资“抄底”A股当谨慎


在积极推进国资国企改革,鼓励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大力引进民营资本,改善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增强企业活力,提高资源微电脑效率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也依据自身发展需要,通过一定方式参与民企改革、民企资产重组、民企股权结构优化,应当说,是一件好事,也是国企与民企加强互动的有效方式。

事实也是,按照国资国企改革目标,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并非过去一段时间提出的非此即彼模式,而是在需要和可能的情况下,可以互相渗透、互为补充,民企可以参与国企改革,国企也可以参与民企投资。特别是转型成国有资本投资或者经营公司的企业,更能够利用市场化手段,参与民营企业的投资。必要时,可以控股民营企业。

需要注意的是,国企参与民企投资必须把握好三个方面的“度”。首先,要把握好负债率的“度”。虽然转型为国有资本投资经营公司的企业,大多资产质量较好,资产负债率较低,可以运作的空间较大。但是,这并不是说就可以放开手脚却负债扩张,可以不计代价地进行市场并购。对国企并购来说,最关键的还是要突出主业,突出市场的引导作用。因此,并购一定要适度,要有节制,而不是盲目并购。不符合主业要求,不能对企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项目,不能随意并购,防止企业资产负债率快速提升。


国资“抄底”A股当谨慎


其二,要把握好舆论和公众心理的“度”。眼下,舆论和公众最关注的还是民营资本如何参与国企改革的问题,是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能够放到什么水平、能否给民营资本更多的进入空间。如果国有企业过多地参与民企投资,特别是利用资本实力和民企遇到的困难争夺控股权,会容易让舆论和公众产生“国进民退”的想法,对国企改革的诚意产生怀疑。按照证券时报·e公司调查发现,截至目前,“国资系”主体正在参与或已经完成20余家A股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交易。所以,必须掌握好参与的度,把握好参与的方式。只要是竞争性行业,能够不对民企实施控股的,尽量不要控股。切不能因为财务数据核算需要,逼迫民企交出控股权。

第三,要把握好投资目的的“度”。我们注意到,地方国企在参与民企投资过程中,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对陷入困境的民企进行投资或股权收购。尤其是负债比较高,运行十分困难,且企业又没有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的企业,国企也会出手投资。这其中,对民营上市公司的投资,是地方国企最热衷的。那么,国企对这些民企的投资,到底是主业发展需要呢,还是地方政府的要求,想让国企扮演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以确保本地上市公司不因为经营困难而被其他地区的企业并购,甚至退市。如果这样,国企对民企的投资,就需要打住,不能再支持。


国资“抄底”A股当谨慎


从总体上讲,国企与民企的互动,还是要以民企多多参与国企改革为目标,让更多的民间资本能够进入到国有企业,帮助国有企业解决“高杠杆”问题、经营机制不活问题、适应市场能力不强问题,推动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的更好融合。对国有企业参与民营企业的投资问题,则要把做强主业放在首位,让主业来决定是否应当参与民营企业的投资。尤其在股市比较低迷的情况下,国有企业不能以“抄底”的面目出现。如果真的带着“抄底”的目的,对民营企业来说,就是一种伤害。毕竟,国企与民企在融资问题上的差距是存在的,“抄底”股市,就等于是另一种“高杠杆”收购民营企业股权,也会被认为是“门口的野蛮人”。

tanhaojun196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