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婚纱为什么都以白色为经典?

在欧洲的婚姻传统中,其实原来是蓝色为经典,因为蓝色是罗马新娘和圣母玛利亚婚服的颜色,象征纯洁和多产,因此新娘穿蓝色礼服会令丈夫忠贞不贰;粉色固然漂亮,但不是幸运色;红色暗示不道德,象征罪恶;18世纪流行黄色,但是绿色会让人想起仙子和茂盛的植物;家纺布的棕色太普通;灰色很流行,象征聪明有用,但是有哀悼之嫌。打成同心结的彩带会给平淡的服装增色不少,而且仪式结束后,客人可以把彩带扯下来带回家做装饰。

18世纪晚期,工业革命使得机器制作的廉价服装走进家庭,轻薄的印度平纹细布成为婚服材料的选择之一。18世纪末,白色婚服大行其道,有时是银白相配,再加上一个彩色披肩,不失典雅。1816年5月,夏洛特公主身穿镶着银色亮片的银色礼服结婚,礼服周围包着一圈铃铛和银片组成的花朵,这次婚礼备受称道。1840年,维多利亚女王开创了身穿白色礼服结婚的传统,她身着华丽庄重的礼服,在公开的场合下嫁她的挚爱阿伯特。虽然当天太阳很毒,仍然有数千民众提前几个小时前去圣詹姆斯宫的王室教堂观礼。上午十点,看热闹的民众和持票入场的观众组成了庞大的队伍,表现出他们急切的心情。在教堂内部等候的正式观众达2100人之多。中午,21响礼炮点燃,宣告女王步入她的马车,马车经过之处欢呼声此起彼伏。阿尔伯特亲王及其随从在小号和鼓点的伴奏下首先到达教堂,迎接王室成员和各位显要人物入场后,他们开始等待新娘的到来。伴着音乐,维多利亚及其众多亲随缓缓步入教堂。

现代婚纱为什么都以白色为经典?

维多利亚的礼服是白色绸缎制作的,边上绣着橘子花,同样质地的裙裾约长六码,由12名伴娘挽着。女王头戴橘子花花环,与面纱相连,面纱有一码半长,点缀着钻石和霍尼顿蕾丝,从肩膀一直披到背部(61年之后,维多利亚就是穿着它下葬的)。礼服上的荷叶边也是霍尼顿蕾丝,有四码长,是由比尔村的两百多名蕾丝裁缝专门制作的,成本超过一千英镑。维多利亚的鞋子是方头的,皮质的平底鞋跟做出一段弧形,缠着六条缎带,和她的其他服装一样,也是英国制造。维多利亚亲自设计了伴娘的礼服;她们“全部穿白衣,手持白玫瑰,形成一种美丽的效果,”她在日记中写道。女王送给伴娘们的饰针是阿尔伯特亲自设计的,都是鹰形镶嵌有绿松石、珍珠、红宝石和钻石—这是按照传统新娘送给每位伴娘的礼物。

现代婚纱为什么都以白色为经典?

维多利亚的婚礼模式瞬间变成了传统,她不是第一位身穿白衣结婚的王室成员,但是因为其礼服出现在报纸和时尚杂志上,便引起了疯狂模仿的潮流,成为新娘们及其父母效仿的模板。因此,尽管过去的新娘会穿着深色服装,手持简朴的花束,而白色在传统上是王室哀悼使用的颜色,尽管维多利亚女王当年的礼服是未经漂白的,现在会被定义为乳白色,白色还是已经成为现代新娘礼服的经典颜色。

现代婚纱为什么都以白色为经典?

维多利亚之所以选择橘子花作为装饰,是因为中国古代认为这象征着纯洁和多产,结果引起无数新娘竞相模仿,女王的婚礼模式成了民间学习的教科书。如果找不到真正的新鲜橘子花,新娘们会用蜡花代替。维多利亚使鲜花成为婚礼上的常见装饰物,连“去摘些橘子花”这句话都成了“去找个妻子”的委婉说法。

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的婚礼之盛大,连同礼服的颜色迷信一起越过大西洋传到了美洲,维多利亚时代的仪仗庆典和音乐之繁复都在深刻影响着欧洲乃至北美的婚姻习俗,各地婚礼纷纷加入戏剧化的表演元素,新娘服装的档次也迅速提高,穿白色婚纱出席婚礼几乎立刻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传统项目。结果,成千上万的中产阶级女性竞相效仿女王,把她们的婚礼变成人生中最迷人的事件。

认真来说,现在中国的传统除了饮食艺术高于西方之外,其它的包括节日、服饰、哲学、舞蹈、音乐、语言,电影、心理都很大程度上已经西化,但有意思是传统的儒家文化总是在不自觉的约束着大家,可能是有利有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