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的天台」济公传说 棒打寿联飞|赵达枢

「有故事的天台」济公传说 棒打寿联飞|赵达枢

【有故事的天台】

济公传说 • 棒打寿联飞

赵达枢

济公聪敏过人,别看他年纪轻轻,却有一肚子智慧和胆识。知县见到他还怕三分呢!

怕他啥?怕他“腹中书贮万卷多”,厉害呀!

一年,有一位新上任的万知县,不知天下还有羞耻二字。上任的第一天就在天台县县堂的大门上,挥毫写了“爱民若子,执法如山”的对联标榜自己。

对联一贴出,击鼓告状的人挤得水泄不通,黑压压一片。

做啥呢?为首的是黎民金志和任智,他们是来告本县的两霸钱三和巧栅的。

多年来,钱三和巧栅依仗官府权势,凭借自己家大业大贿赂贪官污吏,胡搞良女民妻,无所不为,无恶不作,不可一世。过去,每一任知县来上任,老百姓都去告,可是,越告,越倒霉。有的挨了几十下大板,有的还坐了班房。

这万知县一上任,就写了这么一副为民做主的对联。老百姓个个眉开眼笑,高兴煞了,因此,云集在县堂门外,纷纷击鼓告状,请父母官做主。

却说这万知县,也是个贪得无厌的东西,他写这副对子,无非是装装门面而已,用来迷惑老百姓。

老百姓哪里晓得,万知县一上任,钱三和巧栅就带着金银宝贝去见他了。所以,早已成了万知县的知己了,那些状纸,又回到了钱三和巧栅的手里。

没几天,万知县审都不审,就传令衙役将金志和任智提拿到县堂各打了五十大板。

这个消息传到济公耳朵里,济公好不恼火,要和万知县评评理。

衙役看是个小孩子,不让他进去。

济公站在门口,想了一个对策。

他看见门上贴着“爱民若子,执法如山”的对联,有办法啦!赶忙跑到附近熟悉的店家,借来笔墨,龙飞凤舞,不假思索,“沙沙沙”续了两句,把万知县那副“爱民若子,执法如山”的对联,改成:“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执法如山,钱山靠山为其山乎。”

一时间,消息传开,县衙前人头攒动,老百姓个个扬眉吐气,都讲济公这两句续得好,续得妙,一语道破了万知县的丑恶灵魂。

衙役立即告万知县,万知县勃然大怒,责令衙役捉拿济公问罪。

这下子,济公的目的达到了。他正愁见不到知县呢,高兴得不得了,飞快走进县堂。

万知县一看,案下站着的是一个小孩,拍案怒斥:“你这小子,好大的胆,胆敢讥笑本县,该当何罪?”

济公不慌不忙地回答道:“太爷,我哪里是讥笑您大人呢!我是在称颂您大人的英德和功绩呀!不信,您听我解释!”

万知县道:“好,你说给我听听!”

济公道:“太爷,这次为民秉公办案,百姓信仰,无不称须您光明正大。我也是这么想,那黎民金志和任智,您对待他们像自己亲生的儿子一样,真是名不虚传的父母官呀。所以,我才说金子银子皆吾子也。”

万知县一听,连连点头,口中称是。

济公接着说:“大人明察秋毫,办案公正,像钱三和巧栅,多亏大人的保驾,否则,若按一些烂舌小人之言,钱、巧两先生就非打入监牢不可。这是大人的清高无上呀!

因此,我オ称领钱山、靠山为其山乎”。”

这一解释,把万知县乐坏了,连连称赞济公才华横溢,学富五车,少年才子,吩附衙役将那副对联贴了回去。

济公乐呵呵地走出了县堂。

过了几个月,正是青黄不接之时,却逢万知县五十大寿。县堂里张灯结彩,那些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们都来祝寿,钱三和巧栅也争相送礼贺寿。

那些老百姓连肚子都吃不饱,谁能办得起给县太爷送的彩礼呢!因此,万知县在百姓头上加了税役。

济公知道了这件事,想了一下,又赶忙写了一张东西,抱着一捆金光闪闪的红缎子,穿着一身簇新的衣裳,还提着一包礼品,混杂在送礼的人群中进了县衙。

万知县一一接受彩礼,轮到济公的时候,万知县一见,他不就是三个月前为我赞美的济公吗?

没等济公将带上的礼物递上,万知县早就将手伸过来,拿过济公那包沉甸甸的礼品。

这礼品,里头装的尽是青油石头,可重咧!

万知县乐坏了,笑得合不拢嘴,心想这才子为他来加福加寿,送来的一定是珍贵的东西。

济公不慌不忙,摊开带来的红缎联子,万知县倒看过去,红缎寿联字体潇洒,苍劲有力,真是不可多得的墨宝呢!

知县高兴极了,就叫济公当众读来。

济公也不推辞,高声通读:

大老爷做生,银也要,全也要,珠宝也要,红黑一把抓,不分南北!

小的们该死,麦未收,谷未收,豆儿未收,青黄两不接,送啥东西?

这一下,可把万知县气得差点昏了过去,那双笑眯了缝的眼睛,旋即凸了出来,喝令衙役将济公拖出寿堂重打五十大板。

济公哈哈哈地笑着,他何畏衙役这些水火棍。

衙役们大打出手,打一记,飞出一张济公贺太爷的寿联。

寿联越打越多,越飞越高。衙役们被搞得莫名其妙,连打的记数也忘记了。

其实,这水火棍记记都打在破芭蕉扇上。越打,破芭蕉扇就将寿联扇得越高。

衙役们生怕少打一记要受万知县打,因此,宁愿多打些,不愿少一记。

于是,打呀,打呀!寿联呢,就像蝴蝶那样,越来越多地飞呀,飞呀飞满天空,飞到老百姓的手里,百姓们一看,高兴哩,知道济公又为他们出气了。

万知县火煞了,喝令衙役将济公带上堂来,亲自打。

哪晓得,济公已从背上取下破扇子,扇了几下,把县堂扇得天昏地转,把贺寿的钱三和巧栅这两个贼子扇到半天空去了,飘呀飘呀,各飘到二十里外的西、南两方摔下来。

钱三摔在西面,巧栅摔在南面。

济公见他们还有气,没死,又捧起两把黄土,压在钱三和巧栅的背上。

怪哩,这两把黄土即刻成了两座山,将他们压死在下面,结束了这两条恶棍的性命,为民除了大害。

百姓们高兴极了,叫这两座山为“压钱三”和“压巧栅”,这就是现在离天台县城西、南二十里的“前山”和“巧山”。

再说万知县和那些贺寿的贪官污吏,济公早已将他们抛到始丰溪,送到东海见海龙王去了。

自此以后,天台的历任知县,两袖清风,都为百姓做主,真正成为父母官。天台的百姓也安居乐业,百业俱兴。人们都说这是靠济公保佑呢!

天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

《济公传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