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暗时间,创造人生最大价值

本周读完了《暗时间》,这本书里面讲到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概念,与大家分享一下:

1、 暗时间

有人说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每个人每一天只有24个小时。这句话说对也不对。

表面上看,每个人都是24个小时,可是有一些人却能将24个小时过成48个小时,甚至更多,区别其实就是对暗时间的利用。

当我们普通人对偷溜走的时间毫无概念的时候,这些人在做深度思考,无论他们表面上在做什么,潜意识里还保持着对某个问题的深度关注。

突然有一天,他们灵光乍现,发现了某一个定律或原理,成为了诺贝尔学获得者或者其它重大奖项获得者。

我们感觉很诧异,明明看他没做什么事情呀,怎么突然之间就有了成绩呢?

那种感觉就好像我们小时候在学校念书,发现有些小孩天天跟着我们一起玩,甚至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他还在玩,但是考试的时候,人家每次考第一。

我们以为这是因为人家聪明、脑子好使,其实我们只是不知道人家在玩的时候,也不是纯粹的玩,而是在玩中学习。

又比如说我们学英语,很多人说我学英语学了十来年,都没学好,看样子我是学不好英语了。

可是你真去细究他这十来年,有多少时间花在学英语上,可能全部加起来也没到500小时,而全身心投入进去专注学习的时间甚至不到100小时。

所谓的十来年,不过是学几天,休息几年,再学几天,再休息几年……

真正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的,往往就是对暗时间的利用。

2、 进度条

在公交站点还没有指示屏指示公交车到站时间的时候,等待公交车的过程是比较痛苦的。

现在大多数的公交站都会指示哪路公交车距离站点还有几站,大家在等车的时候就能做到心里有数,也不觉得难过了。

我们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也是如此,知道自己走到哪一步了,离目标还有多远的距离,便会比较容易坚持。

大多数半途而废的事情,正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到哪了,才会中途放弃。

如果知道自己离达成目标只有一步之遥,估计拼命也会想方设法到达目的地。

将进度条引入到我们的学习当中,就是设定精确的目标,再将目标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目标,类似于进度条。

随着小目标的一个一个达成,我们就可以清晰的看到自己的进度条在一步一步的往前推进了。

3、记笔记

我有个不太好的学习习惯,就是从不回顾笔记。

所以有时候回顾自己几年前记的笔记,突然发现那个时候的自己,其实也曾经学过不少东西。只不过时过镜迁,现在对那些学过的东西已经不太记得了。

这一方面是因为没有养成深度思考的习惯,另一方面其实是因为没有回顾笔记的习惯。

《暗时间》里提到了一个手电筒效应,我对此印象非常深刻,意思就是说人的注意力就像手电筒一样,照到哪里哪里亮,没照到的地方就暗下去了。

我们在看书的时候,关注到一个点的时候,心里想这个太有趣了,这个观点我很认同。

但是随着继续往前,刚才我们还在认同的观点便记得不那么清楚了,因为前面有更有趣更有深度的观点出现,我们的注意力便转移了。

等整本书看完,我们只记得这本书很有趣,有很多有趣的东西,但是具体是什么呢?想不起来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将每一个关注点都记下来,以减轻大脑在当下的记忆负担,留出更多缓存给后面的新知识。

当然如果只是记下来,再不去回顾,其实跟不记也太大区别。

所谓记下来,其实是需要后面发大量时间去思考、整理、归类,最好能够形成思维导图。

这样只要留下一点点线索,就能够把刚才学过的一整串知识点从记忆里拉出来。

4、 专注力

前两天在快乐驿站的社群里跟同学们讨论任务切换的话题。我们谈到了如何才能尽量的避免任务切换。

当时在我看来,避免任务切换的最好办法就是列计划,把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列来下,每天都做最重要的事情,就可以让自己的注意力集中的最重要的事情上。

当时我忘了另外一个重要的点,是否能够专注,还要看我们对这件事情是否有足够的兴趣和热情。

回到第1点暗时间,为什么有些人能利用好暗时间?也不见得是因为他们有多么自律,而是因为他们有自己感兴趣的点,于是便在潜意识当中关注着这些点,时间一长,便在这一方面有所积累。

我小时候没有别的太多的爱好,最爱看的就是小说,无论干什么心里都惦记着小说里面的故事情节,可以说是极端的专注了。

因为小说看多了,脑子里便有很多故事情节,在只有几岁的时候讲故事给表弟表妹们听,常常能把他们吓哭,也可以把他们逗乐。

即便是现在,睡梦中也能编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我想如果我在这一方面发展下去,必然也不会太差。

这其实是由兴趣爱好而产生的专注,由专注而产生的积累。

所谓的灵光乍现的瞬间,其实不过是前面长时间的专注之下所产生的结果而已。

5、 情境练习

我加入汇华教练后,学到了一个词叫“情境练习”,顾名思议就是设置一个情境,然后让学员在这个情境中练习自己的技能。

《暗时间》里提到,普通人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聪明人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

所谓“别人的错误”,在我看来,其实就是情境练习的一种。

我们不可能有很多的时间来试错,而事实上,很多事情其实并不值得花时间试错。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别人所犯的错误进行思考,便能帮助自己建立起一些虚假经验。

这些经验可能不如真实经验一样印象深刻,但是也可以达到60%的效果,而且不必付出真实犯错的代价。

这种积累经验的办法不但可以用在学习中,也同样可以用在生活和工作当中。

这也是有些人能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经验,而有些人一个经验用几十年,造成这样区别的根本就是思考的深度。

思考太浅,连从自己的错误中都没办法学到东西,更别说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了。

你是否善于学习,并且善于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决定你成长的速度。

用暗时间,创造人生最大价值

6、 情绪脑和理性脑

还是拿我自己看小说的经历来说,小时候看小说其实是没有什么痛苦的,因为那个时候理性脑没有发展起来,一切受情绪脑支配。

我想看小说的欲望战胜了一切,于是拿着小手电筒在被子里看小说,上课时看小说,下课时还看小说,回家的路上边走边看小说(好在是农村,路上没什么车)……

唯一不爽的就是父母制止看小说,这点象征性的制止反而激发了更加强烈的欲望。

长大以后,还是看小说,但是理性脑发展起来了,自己发现自己控制不了看小说的欲望时还很是痛苦了好几年。

这种痛苦是因为我的理性脑知道这样做不对,但是它太弱小,情绪脑比理性脑要强大的多。

在面对小说的时候,情绪脑和理性脑打架,但是每次都是理性脑输了,理性脑一输便会在内心挣扎难受,直到被情绪脑彻底压制。

这一压制通常又是一两年时间,直到理性脑再次挣扎。

好在到现如今这个年龄阶段,理性脑还是发展起来了,能够有效的控制情绪脑。

所以现在我没有在看小说,而是在敲键盘打笔记。

《暗时间》里面提到一点我很认同,人脑是越用越强的。

如果你总是用情感脑,你的欲望就会征服一切。如果你总是用理性脑,你的理性脑也会越来越强大,能够有效的进行自我管理。

用暗时间,创造人生最大价值

7、 核心竞争力

在我们的社群里,我们曾经有深度讨论过组合拳的问题。

我引用了我自己的案例,当年我曾经学过英语,但是还没等学精通,就放弃了,因为我听人说当个翻译也赚不了多少钱。

现在回想起来,的确如此,因为英语本身只是其中一个优势,而有这种优势的人实在太多了。

但是如果我还懂得如何教学,如何发展新媒体呢?

那我的优势组合便变成了英语+教学+新媒体,或许有一天,我在我的公众号上开始分享一些英语小知识,开始发展一些人一起学英语,然后开始收费,最后变成一个知识变现的平台。

虽然这只是一个设想,但是这样做的成功率是比较高的,因为我把英语这个单一技能与其它技能进行组合,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在这个知识真的能变现的年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设计一套自己的组合拳方式,一项一项的打磨自己的核心技能,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

《暗时间》这本书推荐给大家,仔细阅读,相信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感谢每晚在快乐驿站参与讨论的同学,正因为每晚的讨论,才让我对这本书的理解更加深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