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橫財」改造出來的台灣「武進二號」

講完各種各樣的“武進一號”,終於到了“武進二號”的階段了。比起總數9艘的“武進一號”艦來說,“武進二號”的數量只有四艘,在數量上是三個武進計劃裡最少的。同級四艦分別是“當陽”、“開陽”、“萊陽”、“漢陽”。其中“當陽”是經過FRAM II改進的“基林”級反潛護航驅逐艦,餘下三艦則是標準的FRAM I型“基林”級驅逐艦。


用“橫財”改造出來的臺灣“武進二號”


▲ 在整個上世紀80年代,陽字號都是臺海軍力量的象徵

這四艘艦一開始並非臺軍規劃所有,而算是臺灣海軍的一筆“橫財”:1977年度的臺軍軍費竟然在年底剩下了21億新臺幣的結餘,國防部因此打算將這筆結餘特設一個專案使用。按道理講這筆錢是輪不到海軍的,因為當時擔任“國防部長”的高魁元是陸軍一級上將,按說就會把錢撥給陸軍。不過這位當時被蔣經國邀請二度出山的前“陸軍司令”則相當克觀地分析了三軍的需求。


用“橫財”改造出來的臺灣“武進二號”


▲ 高魁元在1977年軍費結餘上的公正態度,讓海軍對他一片好評

考慮到1977年臺軍無法立即買到合適的先進戰鬥機(當時臺空軍唯一的出息是全球收購F-104系列),陸軍的更新優先度則不如海軍,加上海軍剛剛建“武進”專案,對海軍驅逐艦實施飛彈化的改進,因此這筆錢最終交給了海軍,用於實現4艘驅逐艦的導彈化。


用“橫財”改造出來的臺灣“武進二號”


▲ 1977年,臺灣空軍還忙著在四處蒐羅F-104

因為這一專案與“武進”計劃幾乎同時實施,內容也高度相似,再花費人力單獨建立專案組顯然毫無必要,因此這一改進計劃也交給了“武進督導委員會”負責。一開始委員會覺得,反正都是驅逐艦升級,全都歸入“武進”計劃也沒什麼問題,但海軍表示後面的驅逐艦升級在配置上都會不一樣,因此最好能領取名稱,但因為同屬驅逐艦升級,因此名字上最好還要能體現出淵源。


用“橫財”改造出來的臺灣“武進二號”


▲ 既然領導這麼說,那麼就得……

這時候就看出中華文化在臺灣了,委員會很快向海軍高層提出了一堆備選:“武昌”、“武宏”、“武勝”、“武揚”、“武威”、“武功”……結果領導說,既然這樣,不如叫“武進一號”、“武進二號”……以此類推吧!

用“橫財”改造出來的臺灣“武進二號”

這一批4艘驅逐艦的改進方案就被定為“武進二號”。處於成熟的經驗,這批艦的改造方案基本和“武進一號”沒有太多區別,但最大的差異,在於艦上的火控系統型號發生了變化。“武進一號”使用的是美國霍尼韋爾公司研製的H930 Mod1系統,“武進二號”使用的則是以色列引進的Reshet火控系統。


用“橫財”改造出來的臺灣“武進二號”


▲ 這套系統最早是用來給以軍的小快艇用的

不過由於Reshet火控系統最早僅僅是“迦百列-2”反艦導彈的射控系統,臺灣方面同時也向以色列提出了升級這套系統,以使其能夠集成艦炮以及艦上的對海和對空搜索雷達。這一點以色列倒是一口答應,不過臺灣隨後還提出要以色列讓這個系統兼容兩臺而非一臺火控雷達卻碰了壁,因此Reshet火控系統一次只能攔截一批目標。


用“橫財”改造出來的臺灣“武進二號”


▲ 除了反艦,別的事兒這個系統真的不能幹太多

四艘“武進二號”升級的陽字號在1978-1980年間先後接受了升級。除了作戰系統與“武進一號”相左之外,更換的武器系統實際上是類似的,包括奧拓76毫米速射炮、博福斯40毫米速射炮、“雄風1號”反艦導彈、“海樅樹”艦空導彈、MK32反潛魚雷發射器等。由於這四艘陽字號在購買之時就都擁有直升機甲板,因此在改進過程中,飛行甲板也都予以保留,用來攜帶MD500反潛直升機。


用“橫財”改造出來的臺灣“武進二號”


▲ 不過在具體風貌上,陽字號還是一艦一個樣的狀態

不過“武進二號”的陽字號驅逐艦在改進的時候,其艦上的武器並非一次性裝齊。在許多臺軍“陽字號”的資料中,部分武器在一定時期裡都存在著缺裝的情況。比如“開陽”號就曾經被拍攝到在艦尾沒有配備“海樅樹”艦空導彈的狀態,表明在一段時間內,該艦的這一設備是缺裝的。


用“橫財”改造出來的臺灣“武進二號”


▲ 看這個剪影裡,就沒有海叢飛彈的蹤影

不過在整個80-90年代裡,這種情況在臺軍艦艇上並不罕見。由於這一時期臺軍的海外軍購渠道分外艱難,而臺灣本土的軍工產業在導彈這樣的東西上一時還難有建樹,因此雖然“海樅樹”這種東西在技術上並不先進,但在臺軍手裡卻是一套一套有數的東西。裝上“山”字號巡防艦就沒法勻給“陽字號”,裝上“陽字號”之後補給艦也需要這樣的設備。於是在臺軍一代艦退役、陽字號升級、二代艦服役的過程中,一座火炮或者一套導彈發射系統從A搬到B、再從B過繼給C,都是常見而正常的情況。


用“橫財”改造出來的臺灣“武進二號”


▲ 比如錦江級的這個40炮,就是從老陽字號上拿下來的東西

雖然火控系統不同,但“武進一號”和“武進二號”的整體技術水平都差不多,艦載武器也都明顯遜色於隨後的“武進三號”,這些70年代來臺的二戰老艦到90年代也已經老邁不堪,在執行戰備的過程中越來越力不從心,因此在90年代臺軍的“二代艦”相繼入役後,一來這些老艦上較先進的裝備,比如76毫米炮什麼的在服役末期就會被拆除,二來這些老艦本身也進入了服役的末期,在2000年前後退役,走向了屬於他們的歷史終結。

陽字號的故事1:臺海作歹70年,全靠四代“陽字艦”

陽字號的故事2:看“陽字號”的出身,怎一個“亂”字了得

陽字號的故事3:和051一樣,陽字號用兩座三聯發射架

陽字號的故事4:借人雷達……自己挨撞

陽字號的故事5:“武進一號”的由來

陽字號的故事6:首艘裝“雄二”的功勳戰艦,晚年竟被“活捐器官”

陽字號的故事7:停水、漏油、炮打友艦……這就是臺軍的“全軍優秀”

陽字號的故事8:96年臺海危機,他們忙著在對抗大陸的…………漁船

陽字號的故事9:世界上最小的反潛直升機,專供“陽字號”

陽字號的故事10:一艘“陽字號”,雄一雄二集於一身

陽字號的故事11:美女們最愛光顧的一艘“老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