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1.44的前世今生

这款来自米高扬的技术验证机拥有和我国歼20神似的外形,但两者之间毫无“渊源”可言,本贴将对这架飞机进行简要介绍

2015年莫斯科航展英姿镇楼,还是当年那架验证机,1994年造出来,2000年首飞,如今已经老得飞不动了

米格1.44的前世今生

米格1.44的前世今生

80年代上半叶,为了应对美国提出的ATF(先进战术战机)计划,苏联针锋相对,提出了重型五代机MFI(多用途前线战斗机)计划和轻型五代机LFI(轻型前线战机)计划。1983年,处于预研阶段的两个项目进行了合并,新型五代机项目被列入了苏联的最后一个五年计划中。

MFI计划的两款验证机,左边的是1.44,右边的是苏47,于2001年双双下马

米格1.44的前世今生

米格1.44的前世今生

当时负责风洞设计的中央流体力学研究所建议米高扬采用鸭翼布局以提高升力和敏捷性。同时采用后掠角40-45°三角翼的静不稳定性设计。工程人员还对当时参与风洞测试的模型进行了前所未有的RCS测试(可以说当时路还没走歪)

1989年,在经历了多年的预研之后,各项参数基本确定,米高扬正式提交米格1.44方案,采用60°后掠角的三角翼+鸭翼布局,与欧洲“台风”战斗机类似的可调式机腹进气道,发动机采用推力矢量控制技术。由于LFI项目被暂时搁置,米格为该机赋予了制空和对地的多任务性能(这在如今看来属于标配,但在那个年代属于少数,苏27SK的对地基本上只能靠火箭弹)

1991年苏联解体前夕,米高扬的MFI方案通过评审并开始制造。苏联解体后,米高扬自筹资金,于1994年完成了首架技术验证机。

米格1.44的前世今生

1994年初,这家并未完全完工的飞机被运至茹科夫机场,并在随后的几个月中由米高扬首席试飞员罗曼塔什科耶夫完成了首次高速滑行试验。

米格1.44的前世今生

但此时这架原型机缺乏飞行所必要的某些零件,米高扬设计局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完成该机的制造,因此无法飞行测试。1999年,该机才最终完成制造,为首飞做好了准备。

关于这架飞机解密的小故事,米高扬设计局为了提高自身影响力,希望能公开展示米格1.44原型机,1995年6月米高扬设计局副总设计师阿纳托利宣布该机将参加当年的莫斯科MARS航展,最终公开展示被叫停。1997年米高扬再次申请,依然未果。1997年,俄罗斯政府最终取消了MFI项目,米高扬陷入财政危机。1998年12月24日,《俄罗斯外交官》报刊发了几张先进战机的照片,其中就包括了尚未完工的米格1.44。1999年1月12日,米格1.44正式对外公布

2000年2月29日,试飞员弗拉基米尔驾驶米格1.44验证机完成了迟到六年的首飞。首飞历时18分钟,最高高度为1000米,最大速度为600km/h,于莫斯科时间11点43分降落。当年4月27日进行了第二次试飞,历时22分钟,据称出现了一些故障,之后再也没有公开的试飞,几个月后,项目被彻底取消。

米格1.44的前世今生

由于这架飞机最终下马,俄官方也从来没有发布过具体参数,所以网上公布的参数都只能作为参考而已。尽管采用了内置弹舱,但并未采用外形隐身设计,可谓多此一举。该机的翼面复杂程度甚至超过了歼20,多达18个可控翼面,包括尾撑和腹鳍都是可动的,进一步增加了飞控系统的难度,受限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停滞不前的航空科技水平,该机采用的初代电传系统无法完全驾驭如此复杂的气动设计,这可能也是下马的原因之一

米格1.44的前世今生

米格1.44的前世今生

此外,作为最重要子系统的AL-41F发动机也早就是有事烧纸了,目前俄罗斯最新的“产品30”据称将于今年第四季度装机测试,那架“穿秋裤”的T-50-7号原型机上的还是117,并不是产品30。至于当初的那26台AL-41F原型发动机,寿命非常短,真实参数也不得而知

米格1.44的前世今生

2015年莫斯科MARS航展,除了尽展风骚的T-50和苏35之外,已经20多岁“高龄”的唯一的米格1.44原型机也被拉来参展。当然,由于年久失修,这架飞机已经完全失去了翱翔蓝天的能力,只能静静地趴在地上任人近距离无死角观察,默默地诉说着一个曾经的伟大国家制霸长空梦想。

米格1.44的前世今生

米格1.44的前世今生

只有最强大的国家才能制造出真正的隐身战机。某些发动机叶片外露、周身布满十字螺丝的型号还差得远了

米格1.44的前世今生

米格1.44的前世今生

米格1.44的前世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