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一直不懂如懿所謂的堅持,看到最後幾集,我們才恍然大悟


如懿傳:一直不懂如懿所謂的堅持,看到最後幾集,我們才恍然大悟

《如懿傳》今晚還有一集就大結局,你之前或許覺得如懿太懦弱不懂得反擊,或許覺得她太倔強不懂得示弱,或許還覺得她很失敗,丟掉後位屢屢被害還沒讓兒子登上皇位,可是看到最後,我們突然懂得了所有,理解了所有,也敬佩瞭如懿的所有。

如懿傳:一直不懂如懿所謂的堅持,看到最後幾集,我們才恍然大悟

首先,如懿沒有輸,她才是最後那個贏家。很多人說如懿不僅兒女被“胃炎丸”害死,甚至每次被陷害,而自己的滿腔真情與愛也被“渣渣龍”屢次誤解不信任,最後慘遭拋棄,所以是人生最大的輸家,可是小編認為事實正好相反。其一,她只是保持善良本性不願移志但並不懦弱無能。從最開始她給自己下砒霜出冷宮就可以看出來如懿的機智聰明,但是這種聰明她從來不害人,下毒也只是給自己而已。而對付炩妃,她也只是下套,跳不跳都是魏燕婉自己的選擇罷了。其次,與其說是被“渣渣龍”拋棄,不如說是如懿自己選擇離去!如懿斷髮是自願的,她不願意當皇后了,用斷髮來讓皇帝覺悟,因而是她拋棄的乾隆帝。再者,在最後他們二人見最後一面可知,此時的如懿已經全然釋懷,既不愛也不恨了,一切隨風而逝,她是真的看開了,甚至具有很多現代女性都未曾擁有的灑脫。最後的最後,如懿不願意收回皇后的冊寶,她本對皇后之位就無心,以前是因為愛乾隆帝,想與他生能同襲死同穴,可在無愛支撐後,皇后的權勢地位在她眼裡沒有一絲意義。如懿是不懈的對權利,她要的一直不過是乾小四的一顆真心而已。而最後魏燕婉的十五阿哥雖然當上了皇帝,可如懿要的從來都是自己兒子的平安喜樂,唯此而已。

如懿傳:一直不懂如懿所謂的堅持,看到最後幾集,我們才恍然大悟

其次,如懿一輩子保持初心,活的光明磊落。《如懿傳》是非常具有正能量的一部劇,為什麼如此說呢?你看劇中人物,只要是害人者最終鍾害己,像是孝賢皇后,慧賢皇貴妃,包括愛串門的“金玉妍”等等這些人,最後沒有一個人有好下場。可如懿一生都是陽光與初心都在,她活的心安理得。連起初的死對頭太后最後都對她敬佩不已,可見如懿是人生贏家。

如懿傳:一直不懂如懿所謂的堅持,看到最後幾集,我們才恍然大悟

再次,如懿曉得“蘭因絮果”的道理,放手才是及時止損。以前覺得或許如懿性格稍微軟一點,她與乾隆帝不會最後落個如此結局,但是現在回頭看,卻覺得如懿做的真真的非常對。第一,如懿與“渣渣龍”每次的爭吵確實沒有錯,像是對待十二阿哥的問題上,兒子本來就是平庸,我就想他將來做個輔佐君臣,這有什麼錯?所以為什麼一定要如懿低頭認錯呢?第二,面對乾小四的自私虛偽,我不認為如懿認錯真的有用,那樣的話她和魏燕婉諂媚奉承之流又有何不同?以“渣渣龍”後來的猜忌無情,認錯也挽回不了任何事,只會連最後尊嚴都丟掉!第三,如懿要的從來都只有乾隆帝的那份愛,在如懿一次次被誤解寒心不被信任之後,她清楚明白心中的年少情分真的已經消失不見,所以她才會斷髮和離,及時止步才是對她最好的安慰,她懂得這個道理,不願意去為了一個不愛自己的男人無休止爭鬥,起碼這樣她還是她自己,從未改變。

如懿傳:一直不懂如懿所謂的堅持,看到最後幾集,我們才恍然大悟

最後,如懿用她的人格品性徵服了大批迷妹!這不僅僅指海蘭的一聲“姐姐”執著一生,也不是寒香見的惺惺相惜,也不是穎妃對如懿的不離不棄,更是那些她曾經的敵人對她的改觀與發自內心的敬佩不已!在小琵琶精離世前,如懿對她是心疼且同情的,心疼她喪子,心疼她從未被“渣龍愛過”,心疼她臨死還要被乾隆帝利用,心疼她死後也不得與孩子地下相見。所以如懿會告訴她會為她和她的孩子做法事,讓她母子死後相聚;所以如懿會在白蕊姬死前說出善意的謊言,告訴她她的孩子長得像她很漂亮!這種話是第一次有人告訴玫嬪,恐怕也是最後一次,不過卻真的溫暖了白蕊姬的心!看到這裡,誰能不喜歡這樣的如懿?

如懿傳:一直不懂如懿所謂的堅持,看到最後幾集,我們才恍然大悟

所以,如懿最後是贏家,她並沒有輸,大家覺得她死後沒名分且兒子沒當上皇帝是遺憾,可對於如懿來說這些都不重要就無所謂輸贏。魏燕婉贏了嗎?沒有,她最後孤家寡人失去了所有,即便兒子當上太子成為儲君又如何?沒人會懷念她紀念她,死後的那些皇后虛名又真的有用嗎?直到最後才懂得,如懿不是虛弱無力不懂謀權與報復,她最後雖然看似失去了所有,可是卻也得到了一切。

如懿傳:一直不懂如懿所謂的堅持,看到最後幾集,我們才恍然大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