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致敬英雄!伟大的抗战精神,换来了伟大的抗战胜利!

转发致敬英雄!伟大的抗战精神,换来了伟大的抗战胜利!

转发致敬英雄!伟大的抗战精神,换来了伟大的抗战胜利!

28日下午,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主办,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承办的紫金草和平讲堂第八期在我馆史实展厅一楼多功能厅展开。

明天就是烈士纪念日,对于当时的抗战精神,他们是这么说的...

转发致敬英雄!伟大的抗战精神,换来了伟大的抗战胜利!

主讲人:副研究员王山峰

转发致敬英雄!伟大的抗战精神,换来了伟大的抗战胜利!

主讲人:馆员王立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背着父亲死字旗冲锋陷阵的战士王建堂: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滑动看全文)

1937年国难当头,天下虽大,已容不下一张书桌.....

正在四川读书的王建堂毅然投笔从戎,组建“川西北青年请缨杀敌队”,投身到抗日战场。

1937年秋天,年迈的父亲无法亲自到县城为儿子送行,于是托人交给他一面写有“死”字的旗帜,鼓励儿子在阵前奋勇杀敌。

死字旗的正中苍劲有力地写着一个斗大的“死”字。

老父也许明白,战场无情,与子一别,也许就是永别。

背着父亲的死字旗,王建堂随川军将士一道,出川抗战。

正如父亲所期望的那样,在参加抗日战争中,王建堂大小数十战,冲锋在前,负伤四次,多次立功授勋。他,见到了抗战胜利的那一天......

转发致敬英雄!伟大的抗战精神,换来了伟大的抗战胜利!

右侧:“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

左侧:“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我们的女政委”赵一曼: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滑动看全文)

她是出生在地主家庭的女孩,上过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她是个母亲,她也是个抗日战士,她叫赵一曼。

1935年秋,赵一曼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一师二团政委,当地战士们称她为“我们的女政委”。日伪报纸则惊叹她为“红枪白马”的妇女。

1935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赵一曼为掩护部队腿部负伤后在昏迷中被俘。日伪军用尽了老虎凳、辣椒水、电刑,硬是没能从赵一曼口中得到一个字。

1936年8月,在赵一曼牺牲前,给孩子宁儿留下一封家书。

上面写道:“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转发致敬英雄!伟大的抗战精神,换来了伟大的抗战胜利!

赵一曼

2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抗日母亲邓玉芬:

“丈夫、大儿、二儿、四儿、五儿、七儿,咱们胜利了!”

转发致敬英雄!伟大的抗战精神,换来了伟大的抗战胜利!

抗日母亲邓玉芬

(灰色页面内滚动查看)

1940年,北京,密云县。

邓玉芬和丈夫任宗武生育了7个儿子,是一户普通的农民。

抗日战争爆发后,邓玉芬和丈夫商量,送老大、老二、老三三个儿子一起参加了抗日游击队。

1940年底,三个儿子转入主力部队要到外地作战,临走前,邓玉芬对三个儿子说:“别惦记家,安心打‘鬼子’。”

1941年,邓玉芬和丈夫又送老四和老五参加了抗日民兵队伍,在他们入伍的第二年,他们二人与父亲任宗武被侵华日军偷袭,不幸遇害。

这一年的秋天,在八路军主力部队的大儿子作战牺牲了,不久二儿子受伤,回家养伤时因伤重无医药,最后死在了邓玉芬的怀里。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了。玉芬眼噙泪花,告慰九泉之下的丈夫、大儿、二儿、四儿、五儿、七儿,咱们胜利了!

狼牙山五壮士:

“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

(滑动看全文)

1941年秋,河北易县。

日伪军又对根据地扫荡了。

9月24日,日伪军3500余人合围了位于易县西南的狼牙山地区。

此时,晋察冀军区部队和涞源、易县、徐水、满城4个县的党政机关、游击队及周围村庄的数万名群众正隐蔽于该地.......

为迷惑敌军,掩护干部群众脱险,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宋学义等五名八路军战士且战且退,将敌军引至狼牙山主峰棋盘陀。

日伪军误认为咬住了我军主力,遂向棋盘坨主峰发动4次猛攻,伤亡90余人,可就是啃不下这块“硬骨头”

而马宝玉等5名战士,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头砸,宁死不做俘虏,最后时刻砸烂武器,毅然跳下了60余米深的悬崖......

新中国成立后,聂荣臻元帅在“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亲笔题词:“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

转发致敬英雄!伟大的抗战精神,换来了伟大的抗战胜利!

3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抗日战士易安华:

“你等着领我的抚恤金,赡养家小。”

(滑动看全文)

光华门争夺战是整个南京保卫战中打得最为惨烈一次战役。

第八十七师259旅少将旅长易安华,率领将士殊死抵抗,城门多次被日军炮火洞穿,但又被守城将士迅速填堵,但因三面受敌,最终日军突入,阵地失守。

易安华身中三弹不下火线,要与将士们同生死。战斗中,始终钉在城墙指挥的易安华,不幸被2颗子弹击中,坠落护城河。

那一年他才38岁。

出征前,易安华把妻子儿女送回江西宜春老家,并在告别时毅然写下告妻儿书:“你等着领我的抚恤金,赡养家小。”

转发致敬英雄!伟大的抗战精神,换来了伟大的抗战胜利!

易安华

守城师长王铭章将军:

1938年3月,在津浦县南段为殂击敌军南下的藤县保卫战中,我军守城师长王铭章将军发出了“决以死拼以报国家”的最后电文。

他在破城后的巷战中,与参谋长赵渭滨将军、邹绍孟将军同时壮烈殉国。台儿庄大战最激烈时分,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对师长池峰城说:

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

转发致敬英雄!伟大的抗战精神,换来了伟大的抗战胜利!

王铭章

4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武汉大学校长王星拱:

“抗战一日不止,弦歌不辍”。

(灰色页面内滑动阅读更多)

在武汉大学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有过这么一段非常特殊的历史时期:国难当头,日寇进逼,三镇危急,武汉大学被迫痛别珞珈,举校西迁,流落至四川乐山,并弦歌不辍。

1938年2月21日,武大商请教育部将一至三年级学生暂迁四川乐山。10月底,武汉沦陷,武大珞珈山校舍成为日军司令部,直到1945年8月抗战胜利结束。

乐山时期,武大师生们克服了物质匮乏、经费短缺等重重困难,坚持办学,老师们辛勤教书,甚至放言“战士应该死在沙场,教授应该死在讲堂”。

当时的武大,除了这些优秀而可爱的老师和学生,更有一位“一切为了全校师生”的好校长——王星拱校长,他在乐山立下了“痛心疾首,奋起抵抗,一腔热血,培育人才”的誓言,将办好教育作为抗战的重要手段,在平时的教学中灌注抗战的精神,并特别强调战争与困难时期的人格教育,可谓是“抗战一日不止,弦歌不辍”。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蒋百里:

蒋百里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德国军校,毕业后回国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他曾说:

打不了,也要打;打败了就退,退了还是打;五年、八年、十年总坚持打下去;不论打到什么天地,穷尽输光不要紧, 千千万万就是不要向他妥协,最后胜利定规是我们的。

转发致敬英雄!伟大的抗战精神,换来了伟大的抗战胜利!

蒋百里

转发致敬英雄!伟大的抗战精神,换来了伟大的抗战胜利!

战争的烽火硝烟已经散去

但曾经的悲壮与不屈

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也不该忘记

转发致敬英雄!伟大的抗战精神,换来了伟大的抗战胜利!

明天

烈士纪念日

回望这段历史

是无数的先烈用血肉之躯和伟大的精神

争取到了抗战的伟大胜利

转发致敬英雄!伟大的抗战精神,换来了伟大的抗战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