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芳辮子 到離子燙 改革開放40年看「頭髮」之變


從小芳辮子 到離子燙 改革開放40年看“頭髮”之變

□ 韋耀武

“村裡有個姑娘叫小芳,長得好看又善良,一雙美麗的大眼睛,辮子粗又長……”這是李春波的歌曲《小芳》。“小芳”是那個年代年輕女孩的形象大使;“辮子粗又長”,則基本是那時每個女孩子的標配。

那時候,女性用在頭髮上的消費幾乎為零。“扯上二尺紅頭繩,給我頭髮紮起來”,算得上是為頭髮的一種“開支”了。

我曾多次見過祖母洗頭。先鏟小半盆草木灰,加上大半盆水,攪拌均勻後讓其沉澱數小時,然後瀝出清水用來洗頭。這種水含鹼,能去除頭髮中的油膩。家鄉還有一種皂角樹,每當皂角成熟,祖母都會採回來存著,皂角熬水比草木灰效果好。

祖母洗頭要選晴好的天氣,特別是冬天,一般是在正午。洗完頭後,祖母搬把椅子,坐在太陽底下,頂著一頭溼漉漉的頭髮,一直等頭髮曬乾。

上世紀70年代末,女性的頭髮一般分三種:一是梳一個或兩個麻花辮,髮長及腰,如“小芳”。二是留中長髮,紮成兩辮,兩辮分於耳後,再配一頂草綠色軍帽,英姿颯爽。還有一種就是短髮,齊頸,修剪得齊整,披散著,如電影《小花》裡的游擊隊長何翠姑。

從小芳辮子 到離子燙 改革開放40年看“頭髮”之變

女性頭髮還有一個重點是劉海,劉海齊眉,抑或是中分,隨頭髮梳於腦後。劉海下是一雙忽閃忽閃的大眼睛,這等女子盡顯靈巧與嫵媚。而男人們的頭髮基本一個固定模式——平頭。

到了80年代中後期,大辮子漸漸消失,開始流行燙髮,那種爆炸性的“雞窩卷”一度成為主流。鄉下做不了這種髮型,有條件的女孩去城裡美髮店,沒條件的,就自己DIY。我那時還在農村老家,親眼見到鄰居家一女孩,把一根筷子在爐子上烤熱後,卷著頭髮燙,其效果自不比美髮店,但也表達著對美的嚮往。

90年代末新世紀初,港臺明星們引領著髮型時尚。“郭富城”頭、“林青霞”發,成了年輕男孩女孩們的標誌,“滿城皆是郭富城”,林青霞式的披肩發則代表著一種清純美。

2002年的世界盃決賽場上,羅納爾多造型驚豔。此屆世界盃一結束,他的“阿福頭”成了眾多球迷和男人們競相追捧的對象,曾風靡數年。此後,幾乎每一屆世界盃,都有球員各種奇葩的造型,成為時尚髮型的風潮。

如今,離子燙成了時尚女性的新寵,種類繁多、造型各異的美髮美容店遍佈大街小巷。人們更加註重發型的設計和其獨特性,頭髮的顏色也更加豐富多彩,棕色、栗色、銀色等髮色,舉目皆是。用於頭髮洗護的用品也是令人眼花繚亂,各種品牌的洗髮水、護髮素、摩絲、啫喱水等,讓人時不時都得犯上一陣選擇恐懼症。

從小芳辮子 到離子燙 改革開放40年看“頭髮”之變

改革開放40年,髮型成為一種時尚元素。髮型之變,顯示出人們在物質生活穩步提高的同時,審美觀念也有了巨大變化,對美的追求有了更高的層次和要求,折射出了時代的進步和變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