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帝問:英軍作戰爲何不怕死?看大臣如何神回復!

話說鴉片戰爭期間,前方戰報如雪片般飛往紫金城。戰前淨是“好”消息,諸如“英國鬼子膽敢來犯,定讓有來無回”之類的豪言壯語,道光帝看罷,通體舒泰,一個字形容——“美”。可戰鬥打響後,報喪的消息接踵而來,今天炮臺失守,明天城池淪陷,後天又如何如何,總之,沒有一個好消息!道光帝的心吶,哇涼哇涼的!

戰敗既成事實,戰敗理由五花八門。有的說不是自己無能,而是英軍大大的厲害;有的說東南盛產漢奸,幫敵人引路偷襲。當然,將罪責推諉給手下的也不少,說他們畏敵如鼠,見到英軍就逃跑,擋都擋不住。

有一則戰報引起道光帝關注,關於定海之戰的。兩江總督裕謙闡述定海失守原由時稱:我守軍雖奮勇抵抗、殺敵無數,但英軍倒下一層,又衝上來一層,又倒下,又衝上,簡直是前仆後繼啊。就這樣僵持了了6天6夜,我軍的鳥槍、大炮都報廢了,因此就……。

道光帝實在有些想不通了,倒不是說丟了個定海,而是已往總認為英國人重利輕義、貪生怕死,沒想到打起仗來,一個個赴湯蹈火,拿自個兒命當兒戲似的,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倘若我大清官兵也如此……。不行,非把這件事搞清楚不可。

最終,由前方大臣們所做的一份調研報告擺在道光帝案頭,關於英軍為何作戰不怕死的“理由”如下:

其一,這些英國鬼子分白、黑兩色,黑鬼從印度僱來的,傻大憨粗,好勇鬥狠,打仗玩命,不好惹;

其二,他們無論是當官的,還是當兵的,40歲以內不許結婚,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無後顧之憂;

其三,他們不遠萬里前來中國,本來就抱著九死一生的念頭。

看罷,道光帝也是無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