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中英貿易戰警示錄

現實與歷史總會驚人的相似,因為一些規律性的東西一直左右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所以,當我們無法預知未來的時候,不妨回頭看看歷史。

中國與世界頭號強國發生貿易戰,不是什麼新鮮事,180年前就發生了:中國和英國。

當時英國國際地位遠超如今的美國,貿易量佔世界一半以上,英國自恃工業革命的技術優勢,到處鼓吹“自由貿易”。哪曾想,在中國遇到了“滑鐵盧”,巨大貿易逆差令大英帝國顏面掃地!實是而論,中國在貿易上佔優,絕非實力比英國強,恰恰相反,很大原因是中國老百姓無能力消費工業化的商品,按現如今經濟數語來說,內需不嚴重不足!

可英國人不管這些,將責任歸咎於中國當局,什麼市場不夠開放啦,稅賦太重啦,貿易制度不合理啦,海關官員搜刮啦,等等,提出一系列過份要求,勒令中方徹底整改。

大清皇帝雖然平庸,自尊心還是有的,大不了一拍兩散,斷絕與英國貿易,從此相安無事。

英國可不這麼想,它鼓吹自由貿易是“天賦之權”,誰阻止自由貿易,就意味著戰爭。看吧,這也是西方的一貫嘴臉,反正對自己有利的,就搞一個什麼“挾上帝以令諸侯”出來,他國必須無條件遵行!否則,艦炮伺候!

對英交涉主要是林則徐。以今之標準衡量,林則徐也絕對是個出色的外交家。他敏銳地覺察到,列強們對中國潛在的巨大消費市場是垂涎三尺的,何不以此為誘餌,化被動為主動?他首先分化英國與美國的關係,因為美國當時羽翼欠豐,為從中國獲得商業好處,表面還是比較恭順的,林則徐於是擴大與美商的貿易往來,而對桀驁不馴的英商堅決打擊。起初,有一定成效,美商獨佔一段時間好處後,也發出一些支持中國聲音,但當英國發出戰爭警訊時,美國毫不猶豫地站在英國一邊,按當時美國總統約翰遜的話來說:美英同屬文明國度,支持英國對野蠻粗暴的中國採取軍事行動,符合美國國家利益。

綜合上述歷史教訓,我們必須高度警惕兩種危險:一是貿易戰升級為軍事戰爭的危險,二是西方國家突然反水聯合制中的危險。國運攸關,不得不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