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再将传统文化当成“出气筒”,否则我们将被无情抛弃!

一直以来,直到现在,传统文化被我们当成出气筒,凡是负面的东西,都归咎传统文化造成的。大到国家,小到个人,无不如此!

传统文化是什么?最贴切的比喻,它就像土壤,里面蕴含着丰富的有机成份。它可以为我们提供各种养分,但它不会告诉我们应该种植什么,也无法保障我们最终能收获什么?

当我们选择播种荆棘的种子,传统文化的土壤就会提供适合荆棘生长的养分。当我们被自己种下的荆棘伤害到时,会咒骂:这块土地是什么玩意啊,就会生产害人的东西。

错误的不是土壤,是当初我们的选择!

当我们遭遇一时的困境而埋怨生不逢时时,很容易与传统文化进行切割,那时的我们就像断了线的风筝,脱离了大地,也就断绝了养分的来源。

传统文化代表一个国家的软实力 。遥想当年,汉唐盛世,万国来朝,最吸引他们的,不是中国的武力,甚至不是中国的富庶,而是中国文化的魅力。

曾有人戏称,现如今,唐朝文化在日本,明朝文化在韩国,民国文化在台湾。果真如此,我们还有什么!

敬畏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敝帚自珍,排斥外来文化。相反,我们欢迎与一切外来文化交流碰撞。在交流碰撞中,我们的传统文化会扬弃自新,从而呈现勃勃生机。历经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不会因交流与碰撞而湮灭,坚信这一点,就做到了文化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