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豪杰英雄梦:倘无此枭雄,曹操焉能成就千秋大业!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集团在乱世中崛起,挟天子以令诸侯,最终平定北方,成为三国之中最为强大的一极,为魏国建立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那时曹操麾下,一时将星闪耀,诸如许诸、张郃、典韦、张辽、夏候渊、夏侯惇、曹洪、曹仁之流,数不胜数。因《三国演义》的原因,世人对他们可谓耳熟能详。

千古豪杰英雄梦:倘无此枭雄,曹操焉能成就千秋大业!

曹操

但曹操帐下还有一批中流砥柱,这些人物因宣传不到位,湮没于历史长河中,甚为痛惜。

李通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豪杰。

李通字文达,江夏人,他早年以侠义纵横于江夏和汝南一带。东汉政治腐败,天下豪杰并起之际,李通自不例外,常有起兵之意。他联络同郡另一豪杰陈恭起事,他两人平素是当地呼风唤雨的人物,引发大批士民归附。

后来李通的合伙人陈恭在内部纷争中不幸遇害,李通为他报仇,统一收编了他的部下,成为全军最高统帅。

在镇压东汉末年黄巾军的战争中,李通与曹操如出一辙,也收编了大批黄巾军。从此,他军马众多,成为一方有实力的军阀。

千古豪杰英雄梦:倘无此枭雄,曹操焉能成就千秋大业!

李通(网图)

李通与其他军阀本质上不同的是,他不是那种不顾百姓死活,头脑简单的豪杰。他目睹许多军阀抢人掠地,残酷无度,给社会政治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李通深知此类人物绝不能长久,最终将被百姓所抛弃。

生于乱世之中,当知乱世生民之艰难。自古以来,成就大事者,不行仁道,难以生存。

李通遂散尽全部家产,分与部下和贫困百姓,一时百姓爱戴,部下敬服。李通获得了对军队和地盘的绝对控制权。

当此际,曹操在北方雄起。李通通过观察,发现曹操是个不世出的大人物,将来必成大业。

他审时度势,劝说部下,做出了他一生中最为正确的抉择,全军投靠曹操。

公元196年,李通率众赴许昌与曹操相见,曹操大喜,遂任命李通为振威中郎将,掌控汝南郡。从此他的政治命运与曹操政治集团永远捆绑在了一起。

而在曹操军中,李通始终是曹操最坚定的支持者,无论何时何地,他都未曾产生过背叛曹公的念头。

千古豪杰英雄梦:倘无此枭雄,曹操焉能成就千秋大业!

公元197年,即汉献帝建安二年,曹操与军阀张绣展开大战。

当时荆州大军阀刘表暗中支持张绣,曹操并不占优势,再加上曹操个人原因,曹军出师不利,兵马损失极多,一时受挫。

李通真不愧是及时雨,雪中送炭,统领军马紧急增援曹操,及时补充了曹军前线的兵员,为曹操最终击败张绣集团立下汗马功劳。

数年后,公元200年,即汉献帝建安五年。北方两大军阀曹操、袁绍最终迎来了决战时刻,决战地就是官渡。

这是三国时代决定北方命运的大会战,但曹操处于劣势。

两军相持之际,因袁绍势大,不少曹操部下心思松动,为了给自己留下后路,与袁绍暗中交际。曹操后方渐渐不稳。

千古豪杰英雄梦:倘无此枭雄,曹操焉能成就千秋大业!

对于李通的大名,袁绍之前是听说过的,他派使者到李通驻地,拉拢李通背叛曹操,许以高官厚禄。李通毅然拒绝了,但李通的许多亲信部下却看不清形势,只图眼前,怂恿李通为袁绍站台。

据《三国志》记载,当时李通按住宝剑怒斥部下:“曹公明哲,必定天下。绍虽强盛,而任使无方,终为之虏耳。吾以死不贰。”当即杀了袁绍的使者,把袁绍授予的印绶送交曹操。

曹操得报,一时热泪盈眶,他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这确实是太难得了,这才是真正的自己人呀!

千古豪杰英雄梦:倘无此枭雄,曹操焉能成就千秋大业!

只是李通命不长久,公元209年就死了,只有42岁。曹操对其追加增邑二百户予以封赏,以示厚恩。

十几年后,曹操的儿子曹丕即位,对李通再次厚赏,追封刚侯。

曹丕在诏书中称:当年与袁绍大军相持,人人皆有二心,而李通却能誓死相随,如此难得,对他的封赏真是太少了。于是加封他的两个儿子为中郎将,表示对其特殊的优待。”

千古豪杰英雄梦:倘无此枭雄,曹操焉能成就千秋大业!

曹丕

曹氏父子对李通的官方认定,终于让李通的忠诚,得到了丰厚回报。李通当年的选择证明,乱世中存身,除了要有雄厚的实力,而拥有卓越的政治眼光,跟着一个好主公无疑更为重要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