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游西藏才知道,渦輪增壓和自然吸氣的差距!

導語:自駕遊西藏才知道,渦輪增壓和自然吸氣的差距!

隨著我國的經濟的飛速發展,老百姓的生活質量也在不斷攀升,人民都漸漸的富裕起來了,生活富足了就開始追隨自己長期以來的理想,自駕游去西藏,現階段我國的道路建設也是緊跟經濟的腳步,無論是川藏公路還是青藏公路,幾乎都修繕完好,近幾年自駕遊進藏的人越來越多,那麼很多想去但是還未去的人都會有一個疑問,進藏開什麼車好?渦輪車還是自吸車?我們來看看網友是如何回答的吧。

自駕遊西藏才知道,渦輪增壓和自然吸氣的差距!

來自重慶的網友說:9月1號到12號,16個人剛走完滇藏線,昆明租的車兩輛別克1.4T昂克拉,一個1.4T野帝,一個1.6朗逸,路上野帝個方面表現都好,就是朗逸後面沒人願意開(沒動力)。一輛別克刮壞一個輪胎,其他沒事發生。一路基本水泥路,建議還是租車進去,開自家車會有點心疼。進藏對車輛要求不高,重要的是說走就走的心。

自駕遊西藏才知道,渦輪增壓和自然吸氣的差距!

來自湖南的網友說:05年去納木錯,翻那根拉山口大巴車衝了缸墊,回當雄縣城租了輛切諾基,爬半道走不動,下車5000米海拔推車,幾次發動,上車還趴窉。無奈又回當雄,換租一較新桑塔納,半道又開鍋,勉強翻過了那根拉。倒是同伴租的新五菱麵包嗚嗚地超過我們一騎絕塵!

自駕遊西藏才知道,渦輪增壓和自然吸氣的差距!

來自陝西的網友說:渦輪上高原的優勢是高轉功率釋放更有力,渦輪就是個吸氣機,讓活塞加倍做工,直到理想狀態,但高原人民不買渦輪機是因為其加倍做工發動機工況惡劣,使用一段時間燒機油,運氣不好上過一次高原就燒機油的也有,只有大排量自吸動力足夠更可靠。當然大排也有渦輪增壓的,不過3.6t的車貌似都上大幾十萬了吧。

自駕遊西藏才知道,渦輪增壓和自然吸氣的差距!

來自北京的網友說:渦輪增壓的蝸殼高熱能到暗紅,一旦追尾,很容易自燃!不但汽油,就連機油,塑料,橡膠等電線皮和密封件,都可以點燃。你可想好啦!途觀新車測試,就把自己家大佬頭頭燒死幾個。 國內力推蝸輪,與環保要求高了,自吸要高成本?還是技術不濟? 2011年,7年的老自吸轎車,單溜318進藏,2檔可40時速爬5300海拔。不是自吸不行,是有的沒調教好,熟人的賽歐SRV,5200海拔時,只能一檔蠕動。

自駕遊西藏才知道,渦輪增壓和自然吸氣的差距!

來自雲南的網友說:我是原昆明汽車總站技工,從解放牌汽車年代就與高原動力下降作抗爭,所以買了奇瑞自行研製的的發動機車,優點是它有兩個動力峰值,低速區2000轉左右和高轉速3500轉左右,高原地區低轉速發動機吸氣時充分且高壓點火火力強,而高轉速發動機吸氣時差短(本來就是空氣稀薄)點火高壓下降(變壓器因磁滯回線的延遲產生的高壓下降)更使混合氣燃燒不完全,動力下降!

自駕遊西藏才知道,渦輪增壓和自然吸氣的差距!

小編在此奉勸各位有進藏願望的車主朋友們,一定要做好進藏前的準備工作,最好多瞭解瞭解當地的風土人情,沒準還能為國家民族團結做出貢獻,大家對於自駕游去西藏有什麼觀點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評論區就交給你們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