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廣賢文》爲啥說「不交僧道便是好人」?到底誰跟誰背了黑鍋?

《增廣賢文》中有一句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不交僧道,便是好人

。”於是有人說:道士這是跟著和尚背了黑鍋。但是也有人說:不過虧心事不怕鬼叫門,只有壞事幹得太多,怕鬼神懲罰而內心不安,這才到和尚道士那裡去尋求慰藉,而心懷坦蕩的好人是不需要求神拜佛的。這時候筆者就產生了一些困惑:沒聽說道士承諾過替什麼人到閻王那裡求情呀,這不是和尚的專利嗎?不交僧道便是好人,道士是不是跟著和尚背了黑鍋?這句話放在今天又該怎樣理解?

《增廣賢文》為啥說“不交僧道便是好人”?到底誰跟誰背了黑鍋?

經懺可超生,難道閻王怕和尚?紙錢能續命,分明菩薩是贓官!徐渭徐文長這副對聯可謂一針見血入木三分。筆者去很靠四六的台山去旅遊,看見一個穿黃色長袍的光頭者在吃飯,捧著一個很大的盆子,上面是菜下面是飯,於是跟他開玩笑:“菜裡怎麼連肉都沒有?”那人笑了:“你給,我就吃!”現在想來自己有點過分了,去了人家的地盤,還調侃人家,確實不厚道,如果那人金剛怒目飽以老拳,估計記者證也不好使——記者證只免門票,卻沒權利亂說。

《增廣賢文》為啥說“不交僧道便是好人”?到底誰跟誰背了黑鍋?

閒話說過,言歸正傳,還是來看“不交僧道,便是好人”的出處。《增廣賢文》在明朝神宗萬曆年間的戲曲裡就已經出現了,說明這本書應該成於明穆宗隆慶年間甚至明世宗嘉靖年間,我們知道嘉靖皇帝是崇道的,但是明朝卻沒出過什麼有名的道士,想幹政那是門兒都沒有,只有個信老子李耳更信王陽明的藍道行很受嘉靖欽敬,但他幫著徐階搞嚴嵩,結果被嚴嵩的孫子抓起來下了大獄打死了,徐階掌權之後似乎也沒有給他特別追贈。

《增廣賢文》為啥說“不交僧道便是好人”?到底誰跟誰背了黑鍋?

筆者拿藍道行舉例,並不是說道士都是好人而沒有害群之馬,比如宋朝的道士就很囂張,北宋實際是亡在“道君皇帝”趙佶手裡的。宋徽宗面前最“有能耐”的道士叫林靈素,據說就不是什麼好人:他是原本也是個和尚,但是被和尚欺負得轉行當了道士,掉過頭來又把和尚收拾得挺慘。林靈素提出:“釋教害道,今雖不可滅,合與改正,將佛剎改為宮觀,釋迦改為天尊,菩薩改為大士,羅漢改尊者,和尚為德士,皆留髮頂冠執簡。”現在看《鄭和下西洋》電視劇,那裡面的道衍和尚腦後就有一綹頭髮,估計也是林靈素傳下來的規矩。林靈素在正史和民間野史稗文中的形象截然相反,誰是誰非咱們暫且不論,回過頭來再說和尚。

《增廣賢文》為啥說“不交僧道便是好人”?到底誰跟誰背了黑鍋?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歷朝歷代的和尚們都是很富有的,而且有越來越富的趨勢。餓死的梁武帝蕭衍好幾次把自己都捐給了寺廟,大臣們每次一億兩億錢替他“贖身”。十來億錢也就是上百萬貫,能換近百萬兩白銀,蓋多少寺廟都不成問題,但是當時的老百姓處於戰亂之中,可是連草根樹皮都吃不飽的。梁武帝雖然花了不下十億金錢,最後卻被叛軍包圍餓死了,沒有出現什麼“棍僧救梁王”,“閻王”收了他的錢又要了他的命,菩薩收了錢也沒顯靈,蕭衍的錢算是白花了——除了把寺廟建得更加富麗堂皇,讓其後世徒子徒孫廣收門票之外,好像對經濟社會發展沒什麼貢獻。對於老百姓來說,不過是把血汗錢買了高價香燭紙錢燒掉了。筆者去過的那個很靠四六的台山,想燒大年初一的“頭香”,是要花五百萬的,不知道現在漲價了沒有。

《增廣賢文》為啥說“不交僧道便是好人”?到底誰跟誰背了黑鍋?

道士中有藍道行,也有林靈素;和尚中有唐玄奘鑑真僧道衍,也有薛懷義(武則天面首)辯機(送給房遺愛一頂綠頭巾)。至於玄奘和鑑真,他們取經傳經的是非功過,也不是現代人所能理解的。如果玄奘和鑑真活到今天,也會感到很奇怪:祖師爺誕生的地方,怎麼連一個寺廟都沒了?四大皆空的一師之徒,我們櫛風沐雨沿路化緣,他們兩袖金風香車美人,同樣是剃度出家,差距咋就那麼大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