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侏儒蜂王的产生:施跃金

近些年来, 随着浆型蜂王的推广利用, 蜂王浆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这是一件大好事, 但也给育王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侏儒蜂王的产生和蜂王蛹的死亡, 给养蜂生产带来了不少麻烦和损失。许多蜂友因育王成功率低, 错过一年中最佳育王时间,大量利用老蜂王, 给养蜂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

是什么原因引起死蛹和侏儒蜂王呢? 通过几年教训与观察, 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育王群群势过强: 在过去的观念中, 育王群群势越强越好, 王台越少越好, 可浆型蜂泌浆量大,有限的王台做得又大又长。我们观察到, 蜂群自然王台并没有做得很大很长, 可出房的处女王就很理想。

2) 蜂群温湿度失调: 浆型蜂耗糖量大, 巢内产热多。观察浆型蜂与相同群势普通意蜂发现: 浆型蜂巢门外停留了大量工蜂, 普通意蜂停留的工蜂少;如果封盖王台放在两张大封盖子脾中间, 常会造成王台内幼虫因温度过高、湿度不足, 不适宜生长发育而死亡, 幼虫死后王台即遭工蜂啃毁, 如果再遇到干旱少雨或空气湿度小的天气情况, 幼虫死亡会更加严重, 王台会被啃得一只不剩。

3) 台内蜂王浆过多、过稀: 蜂王浆会因温度过高而变稀, 加之浆型蜂泌浆量大, 王台又做得过大过长, 容易造成幼虫“滑浆”。王台封盖后幼虫转身吃不到王浆, 也是造成侏儒蜂王的原因之一。

怎样预防呢?

1) 育王群群势不宜太强, 浆蜂 12 框为宜; 王台数量春季 60 只, 夏秋季 50 只为宜。不必搞复式移虫, 头 8~12 小时可加入强群哺育, 接受以后调入中等群哺育。

2) 育王框两侧应有幼虫和适量蜜粉脾, 王台封盖后应放在幼虫脾之间, 而不宜放在大封盖子之间,尤其是夏秋温度高、湿度小的季节。

3) 育王群应选择放在空气湿度大的地方, 条件不具备的王台封盖后应采取地面洒水、加水脾等人工增湿措施。

4) 王台幼虫发育到接近 3 日龄时, 提出育王框, 轻轻扫去蜜蜂, 用锋利的刀平塑料台口削去已做好的王台上面部分, 让工蜂重新起台, 使王台变得粗短, 利于封盖幼虫转身吃到王浆。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浅显认识, 正确与否, 望各位蜂友验证, 也希望各位蜂友把你的好经验介绍给大家, 让蜂友们受益。


怎样预防侏儒蜂王的产生:施跃金


文献仅供参考学习!如有不正确请纠正与补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