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元你可以在美国买到什么?我们究竟失去了什么?

在中国,生活成本到底昂贵吗?

通货膨胀在多大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收益?

那美国又是如何呢?

大部分的美国人月收入在几千美金。

有人可能会想,中国人收入在几千人民币一个月的是主流,但是只够吃饭的,别说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就算小城市日子也是过得紧紧巴巴。

美国人怎么看上去还是那么轻松,这就要说到美国的物价了。

一个鸡蛋9分钱

一个鸡腿几分钱

一斤大米0.42元

纯净水24瓶售价3.99元

每瓶0.166元

小猪肘子每磅一两块钱

你信吗?

在中国,生活成本到底昂贵吗?

通货膨胀在多大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收益?

而当大家面对中国涨势如潮的农产品价格与几乎便宜得不可思议的美国食品价格进行对比时,我们不禁会发出这般疑问:

中国的农产品价格怎么了?中国的农产品价格体系出了什么问题?美国食品价格为什么会如此便宜?他们又是如何理顺他们的农产品价格体系的?

1.在美国逛超市

一美元你可以在美国买到什么?我们究竟失去了什么?


在实际接触美国本土生活之前,大家可能一些刻板印象:美国乃经济非常发达的国家,公民收入非常高,因此在美生活成本一定很高,物价定是昂贵到让人怀疑人生。

就像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大陆的内地人来到深圳一般,深圳人的收入很高,可深圳的物价昂贵也同样令人咋舌。

在中国,收入越高的城市,生活消费水平自然会水涨船高。似乎这才符合常理。中国的一线城市生活成本,大大地高于二三线城市。

可你看看美国,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你到美国一逛超市,一看美国超市的物价,你简直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2.美国饮食类消费

一美元你可以在美国买到什么?我们究竟失去了什么?


50磅大米20几美元一袋,美国的食品价格大都以磅论价,一磅合453.59237g。大体为中国市斤的0.97市斤。也就是说,一斤大米0.42美元。而我们家吃的大米每市斤都在3元人民币上下。

请注意,不要把美元折算成人民币,因为2017年美国的人均月收入为3000美元,而2017年上半年中国的人均月收入为2155元人民币(308美元),仅为美国的人均收入的1/10

美国的物价是建筑在美国的人均收入上的,中国的物价则是建筑在中国的人均收入上的。

可建筑在人均收入为3000美元的大米价格,每磅才0.42美元。其便宜的程度让人难以置信。

美国的大米价格与中国的大米价格便宜得简直就不能比。

香米又称“国宝米”,是华人最常吃的一种高档白香米。价格也仅为25磅21.99美元。每磅不到0.88美元。

超市货架上的纯净水,24瓶售价3.99美元,每瓶才0.166美元。便宜的简直和中国卖废品的塑料瓶似的。


再看鸡蛋,便宜的简直难以置信,3盒鸡蛋,每盒12个,即36个鸡蛋,才3.35美元,一个鸡蛋才0.09美元。一个鸡蛋9分钱。你信吗?在中国,一个鸡蛋卖到0.50元了。

另外再给大家举些例子:

一盒装的十个的鸡腿,售价才0.89美元。也就是说,一个鸡腿还不到1毛钱。一袋子5磅重鸡翅5.99美元。也就是说,1磅鸡翅才1.19美元。

整只烤鸡只要4.99美元。

一美元你可以在美国买到什么?我们究竟失去了什么?

猪肉馅,原价$3.87元/磅,现价$3.49元/磅。美国超市也有大降价。

无骨猪肉块原价5.95元/磅,现价$2.99元/磅

里脊肉2.99元/磅

小猪肘子在美国很便宜。原价$4.74元/磅,现价$2.98元/磅,有的商店还有1块多的。

火鸡肉,每磅1.49 美元。中国的超市售价在16元一斤,是美国超市售价的10倍。

白条鸡(整只) 0.89美元/磅。真的是中国的白菜、豆腐价。

最上等的特级猪扒,2.79美元/磅。

一美元你可以在美国买到什么?我们究竟失去了什么?

食用油,在美国很少人用花生油,主要的食用油是菜籽油(Canola Oil)和菜油(Vegetable Oil),因为这两种油的饱和脂肪比花生油的要低很多。动物油基本上是没有人用的。8.89美元/5quart(升)。也就是说,5升装的一桶装的菜籽油售价为8.89美元。在中国这样的一桶菜籽油,要卖50多元了。

同样一桶在中国超市卖200多元的进口奶粉,在美国的超市卖22元,这也许就是中国那么多宝妈要海淘代购国外奶粉的原因之一吧。

3. $1 在中国能买什么?

按理说,人民币在中国应当比美元在美国值钱才对,才符合经济学理论。因为中国的人均收入,哪怕以人民币计,都远远低于美国的人均收入的绝对数。

可在中国,一元人民币能干什么?一元人民币只够上一次收费公厕。坐一次公共汽车,坐地铁都不成。

一美元你可以在美国买到什么?我们究竟失去了什么?

99分only,比一元店便宜1分钱,这家店在加州也是遍地都是。

99 cent store, 顾名思义,几乎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在99美分以下。

一美元你可以在美国买到什么?我们究竟失去了什么?

有的小东西,九毛九能买好几样,比如:方便面,九毛九能买8包;在中国这样的方便面一包要卖3元,可在美国,3元能买到25包了。

橙子,九毛九能买十来个。九毛九能买一瓶炒菜油,(比中国最便宜的酱油还便宜,我们家吃的酱油还要15元钱一瓶呢)。

九毛九能买一瓶蚝油,一盒鸡蛋(半打),一瓶牛奶,一包青菜,还有一个微型收音机,价格统统是九毛九。在超市里购物,食品不交税,其他物品要交税,那个微型收音机加了8美分的税。

九毛九能买三碗桶装的速食面,(这样的速食面在中国的超市,5元一碗。)九毛九能买一袋葵花籽,一副手套,一个锅铲,一个咖啡杯,一个盘子,一只儿童用带吸管的杯子,九毛九能买厨房里用的手巾一卷,一包核桃仁甜食,1只很精美的工艺品篮子,4卷卫生纸,洗碗剂一瓶,清洁玻璃剂一瓶,一盒室内用固体芳香剂,挺大一瓶可乐饮料(1升),1小罐香肠罐头,一大袋饼干。

一美元你可以在美国买到什么?我们究竟失去了什么?

可供选择的种类还挺多。九毛九能买1包糖,4只中性笔,(这样的中性笔在中国卖3.5元一支)。九毛九能买1包283克的果味胶皮糖,4节5号电池,(这样的电池在中国卖到10元一包了)。九毛九能买一包创可贴,一把剪子,1付扑克,一包肉干,一包口香糖。

最有趣的是,“九毛九超市”里的商品,大多来自中国:拖鞋、浴巾、T恤、餐具……琳琅满目。

这既让我们自豪,又让我们心酸,我们说不清这是一种什么感情,中国的商品充斥着美国的地摊市场,我们在美国买中国货。

可我们在美国买中国货,比在中国买中国货还便宜。

中国的价格体系到底怎么了?美国人又是如何梳理他们的价格体系的?

上面列出的那么多,有些东西的价格可能会因为地区和季节的不同而不同。另外美国有消费税,大概为8%-10%,每个州不一样。买100块的东西要付108元。吃饭要给小费,一般是税后10-20%。

总体就美国人月入2000-3000元已折换成人民币)而言,日子还是过得去的,拿着100元去美国的99美分超市,也有机会能买上一推车的东西。

4.美国的经济增长靠什么?

主要还是内需

你去买菜吃饭买衣服,除了个别商品,基本上很少会有“这东西太贵,我买不起”的念头。美国人的收入都是在源源不断地花出去的。

这个现象的背后要问的是:为什么美国的物价能够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第一个,毫无疑问,是Made in China。

一美元你可以在美国买到什么?我们究竟失去了什么?

举个例子,去美国宜家,看到的衣架都是木制的,很厚重很精细。一捆八个,你猜多少钱?八个总共3块多美元,4美元不到,换算成人民币大概3元一个。

毫无疑问,肯定是中国来的3块人民币钱一个的木制衣架,刨去运费和宜家的利润,中国的出厂价可能就只有一元人民币。厂家的利润只有几毛、甚至几分。

这就是中国制造业,甚至都称不上制造业,只能称加工业的现状

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廉价原料为美国(西方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廉价产品,但是即便几毛钱美金一个的衣架,宜家沾了利润大头,估计还是100%以上的暴利,何乐而不为?

这个问题已经无数人讨论过了,但是说来说去,都还是没有解决问题。

国与国之间的贸易相当于商家之间的买卖。一个叫美国的公司为什么能够把价格压得那么底,关键在于他们所需的绝大多数商品是买方市场。

除了中国,还有很多亚非拉国家能够生产这些产品。中国要是提价,美国公司自然会向更便宜的印度公司下单。在美国,中国产品是多,但也不是全部,亚非拉各个国家的便宜产品都能看到。

而美国卖到中国来的东西却往往是卖方市场,电脑、汽车、飞机,还有好莱坞的大片和美国教授的讲座。你爱买不买,就这一家。因为只有美国有这个技术,能够生产这些产品,因此价格就随便人家叫。

这个还不是关键。

关键在于,中国缺乏强大的自我研发生的产技术,没有对于这种技术的知识,因此很少有能力去评判、去鉴别这种产品的好坏。即便被人家狠宰了一把,自己还不知道。

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工程设备引进的过程中不胜枚举。于是长期以来,我们就形成了一种思维,只要是美国的或是海外发达国家来的商品就是好货。

美国物价相对便宜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完全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整个美国的市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我们有时候会抱怨,中国超市里的白菜都要2块钱一斤。然后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物价太贵了。这个其实是片面的。你去中国一些相对闭塞的县城,农村,你会发现那里的白菜依旧是几毛钱一斤。为什么会差那么大?原因就在于中国的市场化是局部的。所以会出现像广西的香蕉滞销喂鱼的情形。

城市里面的商品可能都几乎市场化了。但是在一个偏远的农村,他们的很多产品基本上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封闭市场中间流动。全国的市场没有融为一体,所以好处就是当地人可以买到便宜的白菜。弊端就是种菜的不能把菜卖出去,赚不到大钱。

再次就是规模化、机械化生产。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主要存在耕地产权问题。我们的联产责任承包制其实还是传统的小农经济,但是国家现在的顾虑在于如果农业大规模产业化,就会造成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所以,只有在逐步的城镇化转移大量农村人口的基础上,才能做到农业的产业化。这个思路是很明显的。所以说,中国的问题,归根到底都是三农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