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再出发 为全国面上改革提供唐山素材

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再出发

为全国面上改革提供唐山素材作出唐山贡献

本报评论员 江平

金秋时节,群贤毕至。10月13日至14日,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主办,中共唐山市委、唐山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暨深改五周年——经济体制改革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层研讨会”在我市隆重召开。来自国家部委和国内知名研究机构的领导、专家学者,央企代表以及18个省市的改革部门负责同志,相聚于风光秀丽的南湖,共话经济体制改革,共议新旧动能转换,共商高质量发展。这次会议对我市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再出发、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和推进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唐山与生俱来就有改革开放创新的基因和底蕴。自1878年以兴办开滦煤矿为标志开埠,唐山已经走过了140年的历程,创造了近代中国的“七个第一”。回眸历史,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唐山始终与共和国的改革开放相伴相生,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唐山这座英雄城市的成长与兴盛。今日唐山,是深化改革开放的前沿,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国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全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唐山的深化改革,具有坚实的基础。

唐山的全面深化改革,寄予着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在日理万机中两次亲临唐山视察,为唐山作出了“三个努力建成”的重要指示,要求唐山全面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争取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走在前列,使这座英雄城市再创辉煌。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为唐山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省委、省政府对唐山改革发展也高度重视,要求唐山率先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强市。从此,唐山进入了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谱写新时代改革发展新篇章的“深改时间”。

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新时代,站在新起点,使命在召唤。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对标对表党的十九大精神,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高举改革大旗,扛起深化改革的责任,以重点领域改革破题开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再出发,全面开创新时代“三个努力建成”新局面,加快建设开放创新包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要坚定不移推进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走“一港双城”发展之路,推动经济由内向外转变,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的新时代全面开放新格局,努力成为“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枢纽、世界一流综合贸易大港、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市、国内外优质生产要素聚集地,使唐山真正成为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窗口城市。要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做强支柱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做优生产性服务业,着力构建创新发展能力强、绿色发展能力强、融合发展能力强、支撑带动能力强、产业竞争能力强、持续发展能力强的“4+5+4”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全国现代物流重要枢纽和战略节点城市,使唐山真正成为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要坚定不移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改革,全方位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进一步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发展城市产业,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跨越崛起,成为京津冀现代产业聚集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重要一极,使唐山真正成为首都经济圈重要支点。

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改革创新的基因也深植于这座英雄的城市。我们欣喜地看到,当前,“三个努力建成”正在唐山大地成为生动实践,全市呈现出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创新创造活力迸发、质量效益持续提升的强劲态势。我们要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虚心学习各地全面深化改革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吸收各位领导和专家的真知灼见,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聚焦点、除痛点、疏堵点、克难点,以改革的“一马当先”引领各项工作“万马奔腾”,为全国面上改革提供唐山素材、作出唐山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