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守藝人】 奶奶牌鞋墊,一針一線都是溫情

一盞昏黃的燈,暈染了黑夜。奶奶坐在燈前,半眯著眼,左手拿著布料,右手拿著棉線,一針一線上下穿梭。 時間,一分一秒順著奶奶的針滴答遊走,夜越來越深了。 第二天,孫子的鞋裡多了一雙厚厚的棉鞋墊,他歡歡喜喜,蹦蹦跳跳,有了奶奶的鞋墊,冬日裡的小腳不再冰涼。

【樂山守藝人】 奶奶牌鞋墊,一針一線都是溫情

今天要講的樂山守藝人是納鞋墊的周奶奶,偶然在玉堂街的中百超市外看見她,她納鞋墊的樣子像極了自己的奶奶。這天陽光很好,一棵樹,一把椅子,一個裝棉線的袋子,她就那樣安靜的慈愛的坐在那兒,針線穿梭於雙手之間。

【樂山守藝人】 奶奶牌鞋墊,一針一線都是溫情

周奶奶從1997年開始,在玉堂街附近一邊守車一邊納鞋墊賺生活費。起初她們一共有8個人,大家輪流守4個攤位,雖沒有大富大貴,但大夥兒共同努力,一起分擔,也是其樂融融,並且靠著這門手藝,能滿足家中所需的柴米油鹽,日子倒不至於過得緊巴巴。

20多年就這樣過去了,隊友們有的歲數大了,有的回鄉下了,有的不再做納鞋墊的活了,到現在只剩下3個人,輪流守著一個攤位。

【樂山守藝人】 奶奶牌鞋墊,一針一線都是溫情

奶奶左手曾意外受傷,只剩大拇指和食指,但她卻非常樂觀,“瞧,這兩根手指正好能拿住鞋墊,剛剛好。”

【樂山守藝人】 奶奶牌鞋墊,一針一線都是溫情

納一雙鞋墊常常需要一個星期,活做得很細。一雙鞋墊,剪制底樣、填制千層底、切底邊...... 每一個步驟,周奶奶都不含糊。鞋墊中間部分為了舒適耐用,她會來來回回縫八次。鞋墊的用料是純棉布,比起市面上賣的,更耐穿養腳,吸汗又耐磨。

【樂山守藝人】 奶奶牌鞋墊,一針一線都是溫情

“可能整個樂山在外擺攤縫鞋墊的人,就剩我們幾個了吧。”“以前能夠靠做手工活維持生計,現在不行了,只是打發時間而已。”“做了幾十年,也有感情了,讓我不做啊,我還不習慣。”在漫漫光陰裡,這門手藝早已與周奶奶的生活密不可分。

【樂山守藝人】 奶奶牌鞋墊,一針一線都是溫情

在技術飛速發展的今日,連周圍空氣都加快節奏的現在,還有一小部分人,堅持著沒有丟掉曾陪伴過自己,福及過他人的手藝活。時光再快,也保持著自己的步調。

【樂山守藝人】 奶奶牌鞋墊,一針一線都是溫情

▲▲▲

每一門手藝,在一個時代中誕生,又在一個時代中消逝。能留下來的,屈指可數。也許有一天,手藝人的手藝無人再傳承,的確令人惋惜。但我們仍希望,盡最大的努力,讓照片記得、文字記得、我們的記憶記得,它們曾來過。

徵集

在生活中,如果你有遇見樂山手藝人,歡迎向大樂山平臺推薦。

我們一起守護我國的傳統手藝,一起守護一直在堅持的手藝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