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敗局上6:爲何中國第一家網際網路公司沒存活下來?

今天是老表陪你讀書的第53

歡迎來到老表讀書圈,今天繼續給大夥讀這本《大敗局》。今天給大夥介紹一箇中國網絡行業的故事。先問大夥一個問題,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互聯網圍繞的世界,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與互聯網有關,那你知道我們周邊的IT行業,比如騰訊、阿里、百度等,是怎麼盈利的麼?他們是怎麼生存和發展的麼?如果你像我一樣不能很好的回答這些問題,那麼你就能很好的理解我們今天要講的主人公的處境。讓我們把鏡頭拉回1995年,這一年主人公張樹新和她老公成立了北京瀛海威信息通訊公司。張樹新原本是讀化學的,本打算專心做學問,可後來發現不適合自己,於是畢業後從事了記者行業。後來看到了當時很多一夜暴富的神話,心中那顆跳動的心又開始躁動起來,於是她夫妻倆也開始創業,並很快在剛剛熱起來的傳呼機上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大敗局上6:為何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公司沒存活下來?

不久她們又從她美國朋友那裡接觸到互聯網這個東西,這深深引起張樹新的興趣。機遇到處都在,就看你有沒有努力去發現,以及是否好好把握它,如果你不努力,即使把它擺在你面前,你也不知道。三個月後,她就跑去中國郵電部申請,成為第一個申請做互聯網服務的人。而且她當時也不是很清楚該提供怎樣的服務,以及怎麼贏利,因為這些在國內還沒有人做過,這需要她不斷去摸索。不久,她和她丈夫一起設計出當時國內唯一面向普通家庭開放的網絡"瀛海威時空"。人們可以在上面閱讀電子報紙,到網絡論壇中暢所欲言,但也需繳納一筆費用。這基本上是模仿當時的"美國在線"。

面對國內一片網盲,她們要存活下來是非常難的,就如同你現在告訴別人無人駕駛有多好,可別人不會去乘坐呀,誰會拿生命去冒險。瀛海威首先做的是在北京開辦了中國第一家民營科教館,所有人都可以在這裡免費學習網絡知識。同時還開發出了一套全中文多媒體網絡系統。這時張樹新並不像是扮演企業家的角色,更像是學校裡的老師。她在各大新聞媒體普及網絡知識、傳播網絡文化,向人們介紹幾乎所有關於因特網的基本概念,比如什麼是"網站"、什麼是電信平臺等。

大敗局上6:為何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公司沒存活下來?

瀛海威不斷的積累它的影響力。1996年9月,國家經貿委屬下的中國興發集團決定投資瀛海威,中國興發集團與北京信託投資公司佔60%,這時的瀛海威已經發展到了有100多人。不久,瀛海威又與微軟結成戰略合作伙伴,所以瀛海威還是有前途的。1997年2 月,瀛海威全國大網開通,不久又在上海、廣州等8 箇中心城市開設分站。此時張樹新依然沒有弄明白,老百姓到底需要怎麼樣的互聯網。應該發佈什麼信息、網民究竟需要什麼、網站的技術支撐點是什麼等問題,在當時所有人都不是很清楚,可以說是一臉迷茫呀。1997 年,面對香港迴歸、三峽工程開工在即等主題,張樹新決定做一個"網上延安"的項目,把延安的歷史、現實、人物故事都放在網上。可後來'網上延安'點擊率非常低,相當於這段時間的投入和努力都打水漂了。

瀛海威還曾開發一款十分超前的"網上交費系統",可做成後又沒有反響,幾個月的努力又白費了。更糟糕的是還使用了一套與互聯網TCP/IP所不同的通信規程,造成像 IE瀏覽器都不能使用,給用戶帶來極大的不便。張樹新這過分強調技術創新而忽略市場需求,給後來瀛海威的失敗埋下了伏筆。後來有不少人向張樹新提議學習當時雅虎的門戶模式。門戶也就是你上網的出發地點,得由這道門進入網絡世界,可看成是上網第一站。可張樹新再次沒抓住這個機遇,一個歷史性的機遇就這樣悄悄地與瀛海威擦肩而過。

1997 年底全國範圍入網價格大調整。造成瀛海威的收入大幅下跌,且其全國站點的網民加起來還不足6 萬人。由於連續虧損,中國興發集團很不爽張樹新的表現,於是張樹新就這樣被踢出去了。但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又與公司經營人員不一樣,造成管理團隊15人整體逃亡,從此瀛海威一蹶不振走向衰亡。

大敗局上6:為何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公司沒存活下來?

可以說瀛海威是中國網絡行業的先驅,為後來的企業積累了很多寶貴的經驗瀛海威失敗的地方第一個就是出生的太早了,很多基礎設施都不完善,需要它自己去搭建。而且整個行業還遠未成熟,收入增長也是緩慢的,因此需要很多資本才能讓企業發展起來。對於缺錢的瀛海威除了向銀行貸款,就是找風險投資,這也造成張樹新後來被人掃地出門的局面。在當時那麼殘酷的環境下,瀛海威的價值鏈也是有很嚴重的缺陷,在中短期內都不能達到盈虧平衡,那它也就很難走下去了,畢竟資金是你逃不過去的坎。歷史也沒給瀛海威更多的試錯機會了,即使對的事情,在錯誤時間裡也是錯的。下期我們給大夥講另外一箇中國保健品公司的故事,如果您覺得不錯的話,可推薦給更多的好友,謝謝大家,我們下期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