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庙宇文化|游走始兴,感受其中的古庙历史底蕴

岩洞庙宇饰天然

土围观中香火盛

始兴庙宇系列:

1

石泉岩庵

又名观音庵,位于始兴东湖坪村北西面红祖岭半山腰红砂岩崖洞中,坐西北朝东南,长40米,宽2-10米,高1-6米,面积300平方米。洞顶筑神龛,内原有一尊比真人略大的“三头六臂,手持大关刀,脸貌凶神恶煞”;红、白、黑脸3尊与真人相仿佛祖像、两尊菩萨像和木雕“太子观音”,供正坐太子泥塑像,现为斜坐。建于明代的数间庵房,安放石庵,内坐观音菩萨石像。存清光绪年间刻的“石泉古寺”匾,洞内顶相距2米处各有一枚如人奶头大小的奶嘴钟乳石,不时有清泉下滴,人称“石乳水”。相传,妇女生小孩无奶水可来此求菩萨保佑,盛“石乳水”饮则有奶汁。俗语说:“始兴有座石泉岩,可以帮解世人难,妇女生他无奶水,观音送奶到面前”。

韶关庙宇文化|游走始兴,感受其中的古庙历史底蕴

2

玄妙观

位于始兴县城郊,韶关至江西赣州323国道旁。始称元妙观,在土围街兴建。韶州信众初建于宋治平初年(1064年)。开始很兴旺,清末渐衰。现信众遵规循纪,香火鼎沸。坐北朝南,背枕丹凤山(形如飞凤,县主山。曾有九凤飞,一凤翔此,故名)绿树荫郁。楼宇规整,元辰殿内六十甲子神像生动如真,拜者如鲫。道士为当地群众办丧事打斋,富家大而堂皇,贫家请道士做“灯头”。主持为来自广州的吴福娣道长。《郝氏通志》载:“在县城东。宋治平初建。元季废于兵。明嘉靖十三年,知县汪庆舟重建,习仪于此。”


韶关庙宇文化|游走始兴,感受其中的古庙历史底蕴



韶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黄玉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