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在老人家的份上,希望小崔平安無事

最近,範爺的天價罰款霸屏了,小崔的狼狽視頻驚天了,作為看著《還珠格格》和《實話實說》長大的“80後”,我的感情是複雜的。我至今懷念金鎖的清純,也由衷敬佩小崔的堅持,但我最放心不下的,其實是我媽。不會上網的她,每天都會很焦急地詢問我,“小崔今天沒事吧?”還要順便跟一句,“這一天,為這個事情真是瞌睡都睡不著喔。”那架勢,就好像傳說中親兒子被拐騙進傳銷組織一樣。我沒有能力給我媽打包票,但我真希望她老人家不再擔驚受怕。

小崔這些年折騰過不少事,雖然出發點都是為了人民、為了國家,也確實為人民伸張了正義,為國家挽回了損失,但自身卻承受了極大的壓力、遭遇了無數的威脅,甚至被逼到死亡的牆角。所以,時至今日,對於他的所作所為,我依然立場不改:勇氣可嘉,絕不模仿。因為無論是文藝作品,還是坊間卷宗,都反覆地變奏著這樣的真理,正義不會缺席,但一般都會遲到,而為正義殉道的英雄的家庭,卻經不起這樣的遲到。

明哲保身是解碼中國文化和國民心態的要津,所以不難理解,每個時代都會有像我這樣沉默的大多數,會把小崔視作“不作死就不會死”的傻瓜。但這並不意味著小崔這樣的“傻瓜”就沒有價值、沒有必要、沒有作用,恰恰相反,從更廣闊的歷史與社會視野來看,有一股支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並不斷進階的磅礴力量,正是由諸如司馬遷、魯迅、崔永元之類文弱的肩膀匯聚而成。他們在為正義忍耐,為啟蒙吶喊,為良知死扛。

柴靜說,這個時代和社會需要崔永元。事實上,任何正常的、健康的、自信的時代和社會都需要“崔永元”這樣的存在。當然,具體需要多少或能夠容下多少,則要看當時社會的治理境界和承載雅量,但毋庸置疑的是,一旦缺席或者缺位就一定會出問題。因為崔永元之所以會牽動千萬中國大媽的心,或者說“崔永元(們)”的存在於時代和社會的根本意義,並不在於名人憨笑帶給觀眾的歡快與安慰,而在於:輿論監督機制是否有效、民意表達渠道是否暢通、人民愛國行為是否能得到應有的尊重和保護。

隨便翻開一個微信群,都不乏小崔事件的熱議或聲援小崔的文章轉發,我問其故,一位群友當即回答:“全國有良知的都在擔心崔老師”。這就是民心所向。在檢察日報和法制日報聲威下,小崔的安全或暫時無虞,但明眼人都心中有數,上海公安民警那點事兒未必是威脅小崔的真正殺機。

小崔手裡到底還有多少猛料,什麼人對小崔恨之入骨或者心存恐懼到必除之而後快,這些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而且是一點都不想知道。我只希望那些在舊時代有過打擦邊球或者其他不軌行為的大仙們,在新時代就規矩點、主動點,能用錢解決的事情就不要妄動殺念。且不說法律和正義之劍時刻高懸,至少要清醒地認識到:每個人背後都有一個傷不起的家庭,和一群折騰不起的真愛。你,我,小崔都一樣。就像我碼這篇文章,只是希望我老孃能早點安心睡覺,畢竟老人年紀大了,不容易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