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子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她卻這樣反駁好事親戚

這是學霸君推薦的第三篇學霸故事

女孩子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她卻這樣反駁好事親戚

“你這輩子,也就這樣了吧。”當你成績不理想卻表現得不夠努力的時候,你的家長是不是也常在你的身邊如是說。悲哀卻真實,中考、高考確實是一條稍有不慎便粉身碎骨的坎坷之途。

如果你是女生,你面對的壓力將會更大。直至如今,依然有多少大人懷著“女孩嫁出去就等於潑出去的水,學再多也沒用”的想法。他們的目光盯著你,等著你的笑話。

中考失敗,被親戚看熱鬧,這個叫聖崢宇的安徽女孩都曾親身經歷。而今,她用自己優秀的成績,回答了那些不公平的一切。


01、我是個失敗的人

“怎麼到現在才回來?……怎麼搞成這個樣子?”打開門,站在媽媽面前的,是狼狽不堪的我:白裙子上斑斑點點的泥水,兩個膝蓋上流著血,身上耷拉著書包,肩帶滑落卡在胳膊肘上。“……沒事兒,摔了一跤。”我拉拉肩帶,儘量讓自己看上去“雲淡風輕”。

“你說你這個孩子,怎麼這麼不小心啊?走個路都走不好,你看你還能幹什麼……”又是這些話。我心裡煩躁,跑到廚房打開熱水器。

“媽,我去衝個澡。”關上浴室門,打開淋浴頭,我終於忍不住小聲啜泣起來。

我沒敢告訴我媽,我差點兒就死了

女孩子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她卻這樣反駁好事親戚

如果我沒有穿那雙不合腳的拖鞋出門,如果我沒有匆匆忙忙趕著閃爍的綠燈,如果我沒有沉迷於炎熱夏天的冰可樂,或許我就不會摔倒在大馬路上;如果我再向後退幾步,如果公交車的司機起步再快一些,或許我早已命喪黃泉。

可惜沒如果,還好沒如果。

我的意識在摔倒的時間裡匆忙地逃走,又在我臉貼地四仰八叉時驚慌地回來,記憶裡只剩下右臉頰滾燙的觸感。世界迴歸喧鬧,我只能狼狽地站起來,挺直腰板裝作無所謂的樣子——還有兩站路才能到家。

淋蓬頭裡的熱水孜孜不倦地往下流,流過我的傷口,引發一陣一陣的刺痛。

那個夏日的南方小城,沒有鳥語花香,只有惱人的蟬鳴在提醒著我的失敗——中考失敗、交友失敗,連走路都很失敗。

02、我只能上二本了?

我出生於人口大省——安徽,東南方的工業小城馬鞍山是我的故鄉。

當家長們對毛坦廠“軍事化管理出成績”深信不疑時,馬鞍山這座主張“學習自由”的小城卻在教育及格線上掙扎。在市裡的四座省重點高中中,只有馬鞍山二中是“名正言順”的重點高中——每年有十幾位同學被保送清華北大。

但除了二中,餘下的學校不過爾爾。大人們都說,進了二中,一隻腳就踏進了一本的大門。父母對我的期望就是考進二中,考一本。這是一個流暢的邏輯:考上二中才能聊聊一本。

爸媽都以為我一定能考上二中。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當我落榜時父母都不相信,也不敢相信。98年出生的孩子趕上了中考改革,在去年能上二中的分數今年卻只能失之交臂。

我只能去到市裡第二的紅星中學。紅星的教育水平和二中完全不是一個量級,於是父母對我的期望直線下降:能考個大學就行,運氣好的話或許能上二本。

女孩子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她卻這樣反駁好事親戚

我不甘心,父母也不甘心。縱使是神經大條的我也逐漸感受到父母態度的變化:那是一種滲入生活的失望,每一件事的差錯最終都能歸結到你的身上;也是一種無奈的放棄,是懷著不甘心的心情作出的讓步。

我的絕望在某個夜晚達到了巔峰。當我和媽媽在看客廳看電視時,爸爸回來了,他看著電視機裡播放的古裝劇,問我,“今天有好好複習分班考試嗎?”

我沉溺於電視劇裡的愛恨情仇,隨意地“嗯”了一聲。

爸爸想讓我回屋複習,於是說:“我想看足球比賽,你把遙控器給我吧。”

我下意識抓緊了遙控器不願給他。爸爸本來還想再說兩句,一口氣提上來卻又緩緩吐出,化成一聲綿長的嘆息,他轉身離開,只留下一句“算了,反正你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一瞬間我的脊樑骨都在發顫,一旁母親的沉默令我心驚膽戰:原來父母對我這麼失望,原來我這麼這麼失敗。

我身體僵硬,淚腺不斷分泌著生理性鹽水,麻木的身體與心靈卻控制著這些晶瑩的液體不逃離眼眶。大腦再也無心關注電視劇裡的人物,他們的生死喜悲終究與我無關,而我自己人生的電視劇卻彷彿已經看到了結尾,甚至連生身父母也給我判了“死刑”。

我在那個夜晚輾轉反側,決心在分班考試上大放異彩,卻在不久後收到只能去平行班的結果通知。

當失敗填滿一切,我又該何去何從?

03、萬事開頭難

我的高中生活就在迷茫中開始了。我不斷地詢問自己:我以後能考上大學嗎?考不上怎麼辦?我靠什麼養活自己?那個時候我肩負著一種無形的、自己給自己的壓力。

第一次月考,我得了全班第四。連班主任都異常驚訝,畢竟之前的分班考試我也不過是中等水平。其實我的進步主要來自於運氣——剛開學一個月,大家都感到新鮮,用在學習上的精力不多。

而我則是規規矩矩地學習,再加上一個月的知識點也不是很多,所以我才能取得這個成績。

但是,這次“巨大”的進步對我自己而言是莫大的鼓勵,縱使生活過分強勢,即使努力未必成功,也絕不能輕易妥協。逃避可恥也無用,只有正視生活踏踏實實沉下心來,才能在前進道路上邁出小小一步。

第一次是碰運氣,但不能永遠碰運氣。

嚐到了成績好的甜頭以後,我也希望自己能夠變得更優秀。萬幸我有一個很好的數學老師,他的名字裡有個來字,日後親密了我總喊他“來哥”。

來哥很有耐心,他建議我們做自己的錯題本,把錯誤的數學題抄下來。我一抄就是三年,攢了厚厚幾本子,在我最後的高考階段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可能是因為對數學老師的偏愛,我的數學成績穩步提升,基本是單科班級第一。

高一期末就要分文理科了。我的化學成績突出,而地理、物理都不是很好,因此我還是傾向於理科。

那時候我鐵了心想選理科,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父母更希望我學文。那時正是叛逆的年紀,他們說什麼我偏偏要反著來——我害怕以後都要聽大人的,我害怕又要承擔期望,我也害怕又會讓父母失望。

女孩子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她卻這樣反駁好事親戚

在第二學期快結束時,乘著夏日炎熱的風,我們一家三口認認真真地談了一次。

本以為又是勸說我學文的聲討大會,沒想到爸爸認真地看著我,說:“女兒,雖然我和你媽媽都建議你學文,但如果你真的喜歡理科,爸爸媽媽也一定會支持你。我們希望你自由和快樂,只要你不後悔做你想做的事,你做什麼我們都支持你。

我既意外又驚訝,這和我的預設有著天壤之別,只能磕磕巴巴地辯解道:“我以為你們一定要我學文……”

“怎麼會呢?爸爸媽媽只是希望你好,希望你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我不知道,我其實……其實也沒有很排斥學文,我只是擔心自己會背不下書……”

“女兒,紅星的文科歷來比理科好,加上你學文不用換班級,老師也更熟悉,也不用花時間適應。當然,你的化學的確很不錯,但爸爸也希望你考慮一下物理的成績,能不能扛住以後更加困難的壓力。你什麼時候想好了就和我們說,這終究是你的人生,你要自己做決定。”

女孩子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她卻這樣反駁好事親戚

晚上洗澡時,我開始權衡利弊。水流親吻膝蓋時不再疼了,一年前的疤痕漸漸變淡,新的皮膚長出,粉嫩而蓬勃。

我問自己能否忍受背大段的文章?原先我覺得可怖的事卻在那個夜晚變得和藹可親。我想是因為有愛作支撐——原來,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我的父母會永遠陪著我。

中考失敗,我難受,他們更難受。他們只是在關心我的未來。愛的方式有千萬種,對與錯交織盤旋,或許父母會選擇錯誤的方式,但它的本質是愛。

當我的父母說“你這輩子也就這樣了吧”,他們內心深處卻藏著 “即使是這樣的你我們也依舊接受,即使你的未來不夠光明你也是我們的女兒,我們會永遠和你在一起”;

當他們怒吼出“你能不能爭點氣”時,他們說的是“你要多為自己的未來考慮考慮,爸爸媽媽無法陪你一輩子,你終究要獨立”

當他們反問 “我們是過來人我能不知道嗎”,他們心裡想表達的是“孩子,我們捨不得你吃苦

”。

吹乾頭髮後,我告訴父母,“我決定聽從你們的建議,學文。但這是我自己的決定,我不會後悔。”我的意思是“我的人生我會負責。還有,爸爸媽媽,我也愛你們。”

04、女孩讀書有錯?

文科科目中,地理是我的弱項。當我向地理好的同學請教時,發現他們要麼是出於本身的興趣,要麼是初中底子好,而我之前不喜歡地理,學得也不用心,基本的知識框架沒搭建好,更不用說深入思考了。

思來想去我決定找輔導老師補課,課外輔導的價格比較貴,父母卻爽快地同意了這筆額外花銷,還擔心地問我上兩節地理課會不會負擔較重。我又一次感受到了父母的愛意。我懷著感恩的心情去學習,地理成績慢慢有了起色。

很快,一個學期過去,迎來了最後的寒假。過年串親朋好友時談起生活花銷,父母提到了補課。

聽到數額以後不少父親的朋友露出驚訝的表情,一個叔叔笑著對我說:“那你可要好好學習哦,你爸看來很看重你這個女兒。”

他話音里加重的“女兒”二字讓我覺得渾身不舒服。

酒桌上很快就有人接著“教育”我說:“對呀,你可要好好學習,別辜負你爸一番心血。這要在農村,小姑娘能一直上學就不錯了,哪還能單獨上什麼課啊?你爸掙點錢也不容易,可別給他糟蹋掉了。”

又有人對我父母勸說道:“要我說啊,你倆再考慮考慮,趁還能生給生個兒子出來,反正現在要放開二胎了,也沒什麼顧慮,這傳宗接代還是要靠兒子的啊!對女兒這麼上心幹嘛?以後還不是要嫁到別人家去。你這是白白給別人做了嫁衣,吃了大虧呢!

女孩子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她卻這樣反駁好事親戚

一時間,我感到滿心委屈:不就是補個課,至於嗎?我是個女孩就不能花父母的錢了?我又沒有做壞事,我想要學習知識,這有什麼錯嗎?

我站了起來,對他們說:“我父母打不打算要二胎是他們的事,補課我也是問了父母的,他們覺得沒負擔,我又沒纏著要。再說了,我補課是為了考得更好,才不要以後只能呆在什麼農村裡,我要去大城市裡生活。不管以後我是嫁人還是怎樣,我心裡清楚我是爸媽的女兒,不需要別人提醒我。

這一段話把酒桌上的叔叔們嗆得啞口無言,有人出來打哈哈圓場:“小姑娘不懂禮貌,別管了別管了,我們喝酒。”

吃過飯,爸爸在半路上對我說:“女兒,你不要管那些人說的。在爸爸眼裡男孩女孩都一樣,爸爸媽媽為你付出也不是要從你這得到什麼。我們還是那句話,只要你幸福健康就好了。家裡又不是付不起補課的錢,你千萬不要有負擔。我和你媽也沒有要生小弟弟的想法,這輩子有你一個女兒就知足啦。

“說到嫁人,爸爸媽媽希望你能找個自己喜歡的、對你好的,不過這些對你來說還有點早,我和你媽都支持自由戀愛,進了大學你也可以嘗試嘗試談戀愛,我們都沒意見的。”

“女兒,爸爸還要和你說,學習很重要,但並不是最重要的。人品才是最重要的,無論什麼時候,尊重、誠信、善良都是一個人一生最高貴的東西。你上高中,考大學,甚至以後去讀博士,都是在接受教育。”

“北大校長蔡元培說過,教育的最終目的是造就完全人格,比起成績,我和你媽更看重你做人的態度。爸爸不覺得你剛才沒有禮貌,相反,爸爸覺得你很有勇氣。也怪爸爸,沒有和他們說清楚,下次不會再出現這樣的情況了!”

這一次,我再也無法把愛意隱藏在話語之後了。我哭著告訴爸爸:“謝謝你,我愛你們。”

05、“馬”到成功

會考一晃就過去了,高三也隨之悄悄到來。

升高三的那個暑假,在同學們趕著參加最後一次旅行的時候,我認真整理了自己所有的錯題本。開學後的第一次摸底考試,我一躍成為年級第一。對於這個結果,我又驚又喜:雖然很開心,卻又不免覺得這一次多少摻雜了好運氣。

我高三的班主任姓馬,馬老師學過心理學,很關心高三學生的心理狀態。摸底考後,她把我喊到辦公室,詢問我寒假學習的情況,鼓勵我,也給我打預防針,讓我不要擔心下次成績會有波動。

她對我說:“孩子,不要把眼光侷限在學校裡,學校之外還有二中,還有整個馬鞍山市,還有整個安徽省。競爭者千千萬萬,但你唯一的對手就是你自己。記住,一個人的成功也要靠團體的氛圍,如果咱班的班風好,也會有利於你的。”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過了一段時間,隔壁實驗班出現了一件怪事:班裡第一名的作業和筆記莫名其妙地丟了。兜兜轉轉一圈之後,最終發現是被實驗班的同學拿走了。實驗班的同學個個專注於自己的學業,彼此之間競爭意識強烈。相比之下,我們班的氛圍友善多了。

女孩子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她卻這樣反駁好事親戚

我本以為自己已經足夠清心寡慾,卻還是招來了莫須有的妒忌——實驗班的同學對平行班的我當年級第一很不服氣,甚至有人謠傳我是靠作弊得來的第一。班裡有同學不服氣,回擊道:“她就算是抄,能抄到第一也是本事!”本意是好的,卻越抹越黑。

那時,我一心想證明我沒有抄襲,暗下決心要一直做第一,卻踏入了巨大壓力的死循環。

一模我只考了年級第十。

如今想來,這不過是高三成績正常的波動,但對那時的我來說無異於天塌了下來。焦慮充斥著我全身的細胞,只要一想到今後可能聽到的流言蜚語,我就難受得想哭。

我的眼淚在見到馬老師的一剎那洶湧而出,“老師,我難受,我害怕。我要是以後都不是第一了怎麼辦?他們真的以為我是作弊的怎麼辦?我要是高考發揮失常怎麼辦?……。”

那天,馬老師和我聊了很久,她耐心地聽我訴說我的焦慮,真誠地開導我,告訴我不必緊張,還和我一起制定了新的學習計劃。

最後,她笑著說:“我姓馬,人家說馬到成功,我帶的小孩也能馬到成功,你不必擔心,高考一定有好結果!”

縱使這是一句有點迷信色彩的話,卻在那個時候給了我力量。我和馬老師一起走出校門,她可愛的女兒在馬路對面興奮地向她揮手,喊她,“媽媽——”。

馬老師看著女兒時,眼裡滿是溫柔。她溫柔地勸慰我時也是這種眼神,或許,對她而言,學生們也是她的孩子。

06、愛是奇蹟的土壤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高考,最終還是來了。那兩天的記憶支離破碎,我只記得當時的緊張和考試結束後的放鬆。

懷著期待的心情,我在等待,等待一個圓滿的結局。

後來,我整整高出一本線100分,全省文科91名,成為了一個平行班的“奇蹟”。“馬到成功”真的靈驗了,我順利來到人大,光榮地成為一名人大人。

女孩子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她卻這樣反駁好事親戚

離開馬鞍山,沿著京滬線,整整1052公里,穿過秦嶺淮河,在中國的版圖上從南方移到了北方,我開始了在北京這座一線城市的生活。時至今日,我已在北京度過整整兩年時光。

我曾猶豫過、迷茫過,我怕飲食不習慣,我怕語言不通,我怕離家太遠。而現在,我卻要說:感謝那個努力的自己,讓我擁有開拓眼界的機會。我爸爸告訴我,努力學習不是為了賺大錢、當大官,而是給自己多一些選擇的機會,完成自己的夢想,找到自己的人生珍寶。

回想起我的高中,要感謝的人很多。朋友、老師、家人,最應該感謝的還是我自己:感謝你一直沒有放棄,感謝你沒有被挫折打倒,感謝你如此幸運被愛包圍。愛與感恩不斷給我力量。我想,愛是擊敗挫折最有力的武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