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曹操畏惧的神童,献十条妙计,仅用一条俘获敌军数十万人

三国时代的曹操是一个爱才的枭雄,同时也是一个经常杀害贤能的枭雄。如当时比较有才华佗、杨修、孔融等名士,都是死在曹操手上。就连曾经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的荀彧,也因看不惯他对皇帝的态度,被他杀害了。当时,曾有一个名叫周不疑的神童,此人文采出众、足智多谋,才能绝不下于贾诩、司马懿,但他最终也难逃曹操的毒手。

周不疑是与曹操儿子曹冲齐名的天才,他是荆州牧刘表的别驾刘先的外甥。史书记载,周不疑少有异才,聪明敏达。后来刘备投靠刘表的时候,与周不疑相识,两人关系还非常好,有人怀疑他们为师生关系。荆州之主刘琮投降曹操后,周不疑没来得及跟随刘备逃走,周不疑投靠到曹操手下做官,当时他年仅16岁。

令曹操畏惧的神童,献十条妙计,仅用一条俘获敌军数十万人

当周不疑出现在曹操的视线中时他便注意到了这个少年,他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敏锐的双眼,和卓绝的品质,很快,他就被安排到曹操最爱的儿子曹冲的面前陪读。因智商伯仲之间,且年龄相仿,周不疑与曹冲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曹操对此也非常高兴。

不久后,曹操攻打柳城,柳城却久攻不下,接二连三的出战,接二连三的伤亡情况让曹操甚是头疼,粮草日夜消耗,再不出几天要是还不能攻下城池,粮草必然消耗殆尽,那时等待曹操自己的也就是死亡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周不疑站了出来,曹操仔细的观察着这个少年,发现这个少年眼中全是睿智的眼神,眼神中没有丝毫的慌乱,看得出,这个少年是胸有成竹了。

令曹操畏惧的神童,献十条妙计,仅用一条俘获敌军数十万人

周不疑不慌不忙,气宇轩昂的连出十条妙计,口若悬河,条条计谋都让曹操眼中满是赞赏的神色,听着听着曹操后背已然湿了,若是此刻周不疑在敌营出策,那等着自己的不就是万丈深渊了嘛。不过曹操当场还是直道周不疑为“神人”也,曹操马上选了一条计谋,不久城池便攻了下来,俘获敌军数十万人,此战也奠定了官渡之战胜利的基础。用了计谋之后不费吹灰之力的胜利让曹操当场感叹:“此人若不能为我所用,必杀之。”周不疑具体制定了什么计谋,史书并未记载。

此战之后,周不疑的地位变得更加炙手可热。虽然曹操刚刚失去了郭嘉,但他相信,周不疑迟早能填补这位“鬼谋之士”的空缺。然而仅仅一年后,曹操却改变了主意,这是因为曹冲不幸去世了。每当曹操看到周不已你的时候,就会想起死去的曹冲,这对曹操来说是一种莫大的煎熬。如果只是这样,曹操也不会起杀心,接下来发生的两件事,决定了周不疑的命运。

令曹操畏惧的神童,献十条妙计,仅用一条俘获敌军数十万人

一、拒绝曹操的赐婚

周不疑17岁的时候,曹操想把女儿许配给他,但周不疑却以“不敢当”的理由婉拒了。曹操认为,周不疑之所以不愿意迎娶他的女儿,并不是不敢娶,而是他压根就不愿意娶,他心中依旧没有忘记刘备,一直找机会离开曹营,寻找刘备的下落,这让曹操相当不爽。

二、周不疑是位军事奇才

柳城之战周不疑微微一笑,就想出了十种攻城计策,曹操仅用了一种,就轻而易举地拿下城池。曹操表面上对周不疑大加称赞,但内心则相当畏惧,若是周不疑能为自己所用,曹操肯定非常满意,但如果他有异心,没有人能够控制住他。加上周不疑一直对刘备念念不忘,曹操为了防患于未然,就决定将其干掉。

令曹操畏惧的神童,献十条妙计,仅用一条俘获敌军数十万人

曹丕看出了曹操的图谋,于是劝谏父亲:“周不疑是大才,怎能害贤!”谁知曹操却训斥道:“周不疑太聪明,绝不是你能驾驭的,留他性命,必成大患。”于是在一天夜里,曹操派遣刺客将周不疑刺死在家中。

从周不疑的悲剧,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不仅要善于表现自己的智谋,同时也要学会掩藏自己的智谋。才华就像老虎斑斓的毛皮,就像梅花鹿高耸的鹿角,虽然它们能给老虎、梅花鹿带来美丽,但同样也会给它们带来杀身之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