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唐代人也能手机拍照会修图

⚡️

咔嚓!

自拍完成!恭喜,照片距可以发朋友圈,终于完成「十分之一」。

接下来,你认真打开手机里的各种修图APP开始你的「闯作」:瘦脸、瘦胳膊、亮眼、增高……

再加一个性冷淡风的滤镜。照片里光线明媚的白色为主调,衣饰色彩款式简单。此外,背景还要再虚化,添加一段文字和边框那是极好的。

⬇️

如果唐代人也能手机拍照会修图

可当你完成,忽然发现好像和朋友圈王小花刚发的照片有点像。所以,你又决定选择不发了。

如果唐代人看到你以上的修图过程,估计会急疯。按照他们的审美需求,可能是这样的先胖脸,胖胳膊、缩眼睛,丰胸……

如果非要加一个滤镜,可能是大红大绿的色调,最后不忘增加一朵大红花插在头上。以他们对色彩的需求程度,可不亚于现代广场舞上的妈妈们。

⬇️

如果唐代人也能手机拍照会修图

没错。

生活在现代世界中的你们,梦寐以求的「A4腰、八块腹肌和人鱼线」,在唐代恐怕就是「畸形」了。只有「身材丰腴、面如满月」的形象,才是她们理想的追求。

说到这,胖胖的你,不对,「棒棒的你」可能想穿越回唐朝寻找自信了。不过千万别穿越错了年代,因为唐代人的审美其实没坚持多久。在最新一期新周刊《中华物典》中提到:

清朝文人张潮在其著作《幽梦影》中提到,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

这不,到了清朝的这段话,就能看到,已经有了几分现代人的标准。

现在,随着审美趋同化,许多网红长得越来越像N胞胎了,而你和朋友圈王小花也越来越像了,蛇精脸、双眼皮、水滴鼻、M型唇和小耳朵。也难怪有网友调侃,人脸识别都会在网红脸面前露出技术的缺陷。

⬇️

如果唐代人也能手机拍照会修图

讲到技术,其实叁师傅想要提,手机拍照这件事。

中国人的拍照审美这么多年也发生了无数的变迁。总结一句,过去一张好的照片,只需要精湛的技术。现在一张好照片,不仅需要拍照的技术,还有PS的技术。

以最近20年为例。

20年前,香港刚回归,翻看相册里的人,总希望用双眉中间的一个红点,透露着你年轻的朝气。其「矫揉造作」程度,简直可以进入历史博物馆。

十年后到了2007年,慢慢手机已经变得有点智能了,一般大概30万的像素。渣渣的像素,也只能留下如梦境一样模糊的影像。那时有条件的,开始用数码相机进行拍摄。拍完,存到一张SD卡上,然后再通过读卡器,导入电脑。PS高深莫测,如果电脑里安装一个「光影魔术手」已经非常文艺了。

又过了十年后的今天,自拍已经像照镜子一样方便了。谁的手机没有几个修图软件,谁的手机没有几十G的照片?所以曾经被诟病为鸡肋的拍照功能,终于进入了主流需求。根据KeyPoint Intelligence调查,现在85%的数码照片都已经是由手机拍摄的了。

这时,人们越来越追求如何才能拍出好照片?

于是「如果拍的不够好,只怪离得不够近」这句话几乎被无数文艺青年奉为真理。

不过,光靠得近还不够。这个时候人们又开始追求不同的视角了。

如果唐代人也能手机拍照会修图

于是,航拍这门技术,成就了大疆这样的企业;水下拍照,不仅成就了Go Pro这样的产品,也让「人的另一个感官——手机」进行了技术革命,以三星Note8为代表的手机产品,开始让人打开了更广阔的视角。

如果唐代人也能手机拍照会修图

今年科技圈里,几乎所有的手机都在讲双摄头。可能把双摄讲明白的厂商似乎并不多。讲双摄,远不如讲用双摄「去做什么」或者「拍出什么效果的照片」更实际。

很多准备换机的人,会来问换手机换什么?

以iPhone 8和三星 Note8为例,如果单单就拍照上来说,iPhone和三星Note8确实可以用「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来形容。不去简单比较两者的参数和效果,仅就个人感觉,如果喜欢「纪实程度」更高一点的照片,可能前者。如果让拍照过程更流畅、照片更接近你理想中的状态,可能是三星。

两者虽然都是双摄,但似乎从不同的角度出发。iPhone更侧重于技术的精准,三星Note8则把技术隐藏在了用户需求之后,加入了场景设计。

如果唐代人也能手机拍照会修图

  • 比如可以直接导出GIF格式,让喜欢斗表情包的你直接发表情包。

  • 比如你在使用人像拍摄时,可以用手机自动切换到长焦端进行拍摄,期间,可以随意调节虚化程度。同时,在拍摄完一张照片后,还可以对其虚化进行调节,并被动生成一张广角端照片。

  • 再比如此前三星很多系列的手机,就可以拍照后直接进入购物页面;

之前有评测,如果希望能够很好地剥离人像主题与背景,发丝细节,可能iPhone 8Plus更胜一筹;如果希望观感更好,比如让面部曝光,甚至可以直接进行人像美颜,可能三星Note8更擅长。此前叁师傅试用Galaxy Note8,发现它们直接加入磨皮、滤镜、动态贴纸等效果。嗯,确实,在虚荣心的满足程度上,得到了更大的满足。

如果唐代人也能手机拍照会修图

不过也有一个问题,如果功能过于复杂,其实对于用户使用和学习门槛,也有了一点的提高。这一点该如何平衡,甚至是除技术之外更决定用户爱好的重要标准了。

很多媒体习惯讲很多概念,比如曝光、白平衡、变焦。未来还有更多的概念,比如可穿戴拍照、AR、AI人工智能等等。

其实对于现代的普罗大众来说,如果只讲这些概念,现代人跟唐代人没有什么区别。因为这些技术对于他们,也完全仅仅是一个个陌生的词。对所有人来说,利用他们拍出自己满意的照片,似乎更为重要。

如果唐代人也能手机拍照会修图

不为人服务的技术,没有任何意义。没有洞察人性需求的技术,没有任何市场。

按照时代变迁,让唐代人更具「丰盈之美」,让现代人更具「脑洞创意」,可能才是唯一的真理。就像《那年花开月正圆》里的周莹说的,挣下家业靠的就是一个字,变。

如果墨守成规,那只有破败一条路,唯有顺应时势,求变求新才能立足。

可对于科技行业来说,只有「洞悉人性的变」,似乎才能让「形而上的技术」走入寻常百姓家。

注:部分图片由三星Note8 拍摄

叁趣,为好品牌讲好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