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等咖啡致癌??原来愚人节这天,大家都被无良自媒体愚弄了

咖啡致癌?

一个在国内正迅速走红的品类,遇上「致癌」这样的「震惊党」标题时,从传播的角度,几乎满足了所有吸引眼球的要素。让很多人的朋友圈刷屏。

很多人说这是星巴克们最大的公关危机。其实所谓「危机」,根本无需辟谣。多点逻辑和思考,了解前因后果,大可无需恐慌。

毕竟人们习惯了:根本没有一杯咖啡谈不妥的事。如果有,就两杯。

星巴克等咖啡致癌??原来愚人节这天,大家都被无良自媒体愚弄了

1. 咖啡致癌?

今年,美国加州法院将裁决加州境内的咖啡馆内是否必须强制张贴「丙烯酰胺会致癌」的警语。这样的信息,一经被国内自媒体包装,加上「震惊党」诸如「丑闻、惊人」等词的修饰,一夜之间,让不少人开始对星巴克、对咖啡开始恐慌。

咖啡真致癌吗?

目前不少权威专家印证:咖啡要喝到致癌的丙烯酰胺剂量,每天至少要喝四百杯以上的咖啡才会致癌。

没错,其实所有抛开剂量的有毒、致癌,都是耍流氓。

举个例子,很多中国人都知道咸菜、酸菜、油条等煎炸类食品有害。比如油炸和焙烤食物,都是丙烯酰胺的重要来源。但是对于我们普通百姓,怎么可能戒掉呢?不少都是舌尖上的美味。所以,少吃一点,就好了。

或许比起咖啡,危言耸听要可怕。

2. 咖啡落地中国

刚好三月份去了一趟云南。在这里,见证了一粒粒咖啡豆是如何变成一杯咖啡的。如果你感兴趣,不妨把我的经历讲给你听。

咖啡本是「洋物」。但在云南却也能生产出优质的咖啡豆,这要归功于一位法国传教士田德能。他在1892年在云南栽下了一株咖啡树,这被认为是咖啡传入云南的最早记录。

但云南咖啡被大面积重视甚至是政府足够重视,还是2013年。

星巴克等咖啡致癌??原来愚人节这天,大家都被无良自媒体愚弄了

咖啡树以及咖啡果实。

直接食用,还是甜甜的。

当时巴西、哥伦比亚不少地方的咖啡遭受自然灾害减产,这让云南咖啡的咖啡豆价格翻倍飙升。

除了这样的「天时」,也有「地利」因素。因为云南的不少地方确实适合咖啡生长。其次,其实云南的小粒咖啡,品质在某种程度上还要好于印尼、越南等东南亚地区的不少产品,而且在国际市场颇受欢迎。

当然,「人和」也成了很关键的因素。包括雀巢和星巴克近些年都纷纷来到这里,为咖农提供技术支持。尤其星巴克来了后,开始对咖啡的品质下功夫。因为对于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质量或许比数量更重要。

3. 星巴克在云南种咖啡

以星巴克为例,他们的其中一个措施就是提出了「优质优价」的策略,也就是只用高价去收咖农手中好的豆子。

这不是噱头。

举个例子,没有这项策略前,因为都是同样的收购价格,有咖农经常会把品质差的豆子掺到品质好的豆子里,以次充好。但长期来说,不仅降低了咖啡豆的品牌,而且更对云南咖啡品牌大打折扣。

这个政策激发了不少咖农种植咖啡的积极性。这就好像考生认真复习后,等待一个满意的成绩或者家长的表扬一样,咖农们此后干劲十足。

确定了这一个目标——种好的咖啡豆。于是星巴克等企业开始教当地人更好的种植经验,甚至推广自己的庄园认证体系。包括价值观、产品品质、社会责任、环境保护等等。

星巴克等咖啡致癌??原来愚人节这天,大家都被无良自媒体愚弄了

咖啡红果经过处理后,进行晾晒

有点壮观,很适合拍照呢

这些事你可能在其它地方很少听说过,因为叁趣也是作为首批参观的媒体,才了解到了这些事。采访中,一个很深的感受是:

他们在认真做事,先把有品质的咖啡做出来。至于宣传和品牌,好的产品会说话。

这种思路是对的。尤其是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消费者日益增高的品味需求。何况是餐饮业。

4. 一粒咖啡豆到一杯咖啡

上边的图片,你可能知道了一粒咖啡豆是如何种植、结果、采摘红果、进行处理、晾晒,最后卖给星巴克等公司。

下边就来介绍一粒咖啡豆如何成为一杯咖啡。

咖农送来咖啡豆后,星巴克会经过严格的检验。只有符合他们要求的「优质咖啡」才会以高价收购。然后在一个满是贴满英文管理加工流程的工厂里,收来的咖啡经过了很多加工工序,最后成了一粒粒咖啡豆。

星巴克等咖啡致癌??原来愚人节这天,大家都被无良自媒体愚弄了

筛选环节

其实整个过程,从咖啡树的培育及疾病防治、到采摘要求,再到咖啡晾晒时候的温度湿度变化,很多时候都决定了品咖啡的品质。当然,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就是烘焙。

星巴克等咖啡致癌??原来愚人节这天,大家都被无良自媒体愚弄了

星巴克农艺师在讲云南咖啡情况

以及病虫害防治

5. 烘焙环节,无需恐慌

烘焙的过程,就是当下被人说「致癌」的重要环节。

所谓这种致癌的丙烯酰胺(Acrylamide),其实是一种很常见的化学物质,食物在高温油炸的环境中(超过120°C),很容易产生。而咖啡的确是需要烘焙环节的。

但根据一项的科学数据:

人类对丙烯酰胺的每日耐受量为每公斤体重摄入2.6微克至16微克的丙烯酰胺就有罹癌风险。而一杯160毫升黑咖啡,平均的丙烯酰胺含量0.45微克。

星巴克等咖啡致癌??原来愚人节这天,大家都被无良自媒体愚弄了

烘焙好的咖啡豆等待杯评

这也就是说:如果你70公斤,那么每天至少要喝404杯黑咖啡(182÷0.45=404),才会喝足致癌的剂量。

再者说,其实凡是油炸和焙烤食物,都是丙烯酰胺的重要来源。比如油条、烧烤、薯片等等。

6. 每天喝三百杯的杯评师

要喝三四百杯咖啡?一般人似乎不可能。但有一个职业,却每天确实得喝三四百杯咖啡。他们是杯评师。

在云南的星巴克咖啡支持者中心,见到了两位很资深的杯评师。一位看上去大概40多岁,但一打听都已经五十有余。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品尝咖啡,他能快速品出一杯咖啡质量。

还有一位小姐姐:她说:我们这行不好干,因为必须要对嗅觉和味觉非常灵敏,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用任何的护肤品,加之高原气候,其实对于不少女孩子都有点「残忍」。

星巴克等咖啡致癌??原来愚人节这天,大家都被无良自媒体愚弄了

这位测评师小姐姐在杯评工作

不过,经过亲自的测评环节后才发现,这些杯评师厉害到根本不用把一杯咖啡喝下去。他们只需要吸一口,记住味道,然后吐掉。他们就可以知道哪些咖啡优质了。所以,你也不必为他们的健康担心。

7. 所谓危机公关?

很多人说,最近的致癌新闻报道,让星巴克等咖啡公司迎来了最大的危机。甚至也有不少品牌同行在坐等星巴克如何应付这次公关。

但其实只要了解到一杯咖啡是如何从最初的十英尺到最后的一杯咖啡,你自然就会明白,哪些确实是需要注意的,哪些警告大可不必惊慌,哪些又是谣言了。

经过复杂严格的环节,

一杯咖啡就送到你面前了

最后就好像一个朋友说的:

看完不少耸人听闻的文章后,甚至觉得今年央视315的科普辟谣做法是明智的。

愚人节,快乐。

愚人节到了。

多点理智和逻辑,更相信那些充满善意和美好的品牌。

这样,生活或许更轻松。

愿你也尽量少被太多泛滥的资讯愚弄。

Q:你是不是在帮星巴克洗白?

A:一直觉得好的品牌不需要洗白,产品会说话。谣言止于智者。另外,本文没有任何广告推广目的。

叁趣一直以为:一切脱离商业模式的品牌营销都是耍流氓,公关亦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