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憑弔諸葛亮的一首詩,抒情、詠史一氣呵成

唐宣宗大中九年(855),詩人在回長安途經籌筆驛,懷古傷今,寫下了這首詩以憑弔諸葛亮。全詩將抒情和詠史相融合在一起,一氣呵成,卻又十分耐人尋味。​​​

《籌筆驛》

唐代:李商隱

猿鳥猶疑畏簡書,風雲常為護儲胥。

徒令上將揮神筆,終見降王走傳車。

管樂有才原不忝,關張無命欲何如?

他年錦裡經祠廟,梁父吟成恨有餘。

李商隱憑弔諸葛亮的一首詩,抒情、詠史一氣呵成

【譯文】

猿猴鳥禽,扔畏懼丞相的軍令;風雲聚集,也為他守護軍營,諸葛亮徒然在這裡運籌謀劃,最終後主劉禪還是投降曹魏,孔明真的有管仲樂毅的才能,可關羽,張飛已死,他還能怎麼辦呢?曾經在錦裡憑弔武侯祠,誦完《梁父吟》,不禁為他深深遺憾。

【賞析】

籌筆驛在四川廣元縣和陝西陽平關之間,諸葛亮出師伐魏時,曾經駐紮此地籌劃軍機。大中十年(856年)冬,李商隱在回長安的途中,有感於諸葛亮雄才大略卻功虧一簣,寫下這首懷古詩。

李商隱憑弔諸葛亮的一首詩,抒情詠史相結合,十分耐人尋味

詩起首運用擬人化手法直詠籌筆驛的景色,諸葛亮治軍嚴明,餘威猶在,至今山中“猿鳥”猶畏。“風雲”護衛。中間四句寫諸葛亮的際遇,並加以論述,雖然“揮神筆”籌劃,卻恨後主無能,雖有管仲、樂毅之才,但“關張無命”,“徒令”、“終見”“真不添”“欲何如”等虛字的運用,充滿了惋惜痛恨之情。尾聯深惜諸葛亮功業未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