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傳奇三票友!其中一位,和梅蘭芳是好朋友!

京劇於1894年以後傳入溫州地區,當時稱為“新戲”。

1917年,北京藝人李大柱來溫招生,瑞安也有多人應招。學成後,組成“翔舞臺”戲班,1919年在瑞安演出。嗣後,陳芷霖在瑞安組建琴娛社。

京劇流行,票友相伴產生。自1920年始,瑞安的三位京劇票友負盛名。他們是鄭劍西、陳小魯、許達初。

鄭劍西(1901—1958),名閎達,世居瑞安市區所坦街,青年時客居北京,從陳彥衡學習京胡。由於他天賦高,悟性極好,頗有“勝藍”之譽。除了詩、書、畫以外,猶精琴藝,時人稱其為“四絕才人”。

鄭劍西憑著出眾的琴藝,加上業師陳彥衡在戲劇界的地位,使他有機會與當時的戲曲界名流交往。他與梅蘭芳、程硯秋、陳素真、姜妙香、俞振飛、周信芳等都有很深的友誼,還曾替梅蘭芳操過琴。上世紀30年代曾與樊粹庭合作,為豫劇皇后陳素真整理改編《女貞花》。


瑞安傳奇三票友!其中一位,和梅蘭芳是好朋友!

鄭劍西

鄭劍西雖然京胡冠絕一時,卻沒有下海從藝,而是浮沉宦海。

抗戰期間,唐生智任河南省主席,聘他擔任河南省政府秘書。期間,恰逢唐母壽誕,唐生智喜好京劇,欲為母親做堂會,打算請名角唱戲。當時梅蘭芳蓄鬚明志,不願登臺,唐與鄭商議:請誰來唱?鄭毛遂自薦,親自操琴,由長女道蘊、次女文白分別登臺演唱,當晚演《打漁殺家》,十分討彩。鄭家父女一時名揚開封。河南省警備司令魏某也喜歡京劇,為了能請鄭來唱戲,每月通過女兒給鄭家兩個女兒送銀元。

但鄭畢竟是文人,對官場中的遊戲規則不甚瞭然,對每日迎送賓客很是厭煩,不久就辭官回到故鄉。

據瑞安學者王超六先生回憶,1943年,名旦海碧霞在溫州登臺獻藝,曾聘請鄭劍西為她的《鳳還巢》操琴,不料中途琴絃忽然斷裂,鄭劍西居然用只有一根弦的京胡拉完了那段膾炙人口的《西皮三眼》。

1949年後,鄭進入上海市由周信芳領導的京劇研究所,晚年因患目疾,鄭劍西雙目幾近失明,許多擬議中的劇本都未能完成。1958年冬病逝於上海。

陳小魯(1904—1951),原名陳餘,字光裔,瑞安人,與鄭劍西相鄰而居。 陳小魯年輕時,進劉海粟創辦的上海美專學習繪畫,兼學戲劇與音樂,並精研書法。因家境貧寒,得到瑞安富戶項家的資助。妻子即娶於項家,妻子就讀於德象女中,有文化,曾在項蔭軒創辦的電力廠管理財務。

陳對京劇情有獨鍾,在校創辦起“振林京劇社”,並親自操琴。他還粉墨登場演京戲。1930年,他跟家鄉票友演過《投軍別窯》,飾青衣王寶釧,1936年參加溫州聯中師生在五馬街中央大戲院義演,跟人合演《捉放曹》,飾老生陳宮。


瑞安傳奇三票友!其中一位,和梅蘭芳是好朋友!

陳小魯

陳小魯在上海讀書期間,正好著名京劇老生譚富英在滬演出,他趁機結交譚的琴師趙喇嘛(趙濟羹),與他切磋琴藝,自己潛心鑽研,著寫《皮簧琴譜》,1931年交由開明書局出版。歪打正著,這本書成了我國最早用簡譜為京劇記譜的出版物。

繼而陳小魯又別出心裁,著《皮簧新譜》,再交開明書局,1938年出版。此譜之“新”,就在於陳小魯發揮擅長演奏西洋樂器的特長,用多種西樂器給京胡配器,中西結合,洋為中用,前所未聞。如果考究現代京劇樣板戲用西洋交響樂伴奏的“革命”祖師爺該是誰的話,非陳小魯莫屬。

上海淪陷,陳小魯回鄉擔任溫州縣立中學音樂教師。他又不安分起來,想一展平生抱負,變賣了家產,賃屋溫州飛鵬巷,聘任溫州眾多藝術界名家,學他老校長劉海粟樣,獨資辦起溫州藝術學校,結果搭進全部身家性命和半生殘軀,換來悲慘的人生結局。

時逢日軍進犯,溫州淪陷,百姓疏散,學校難以為繼。溫州專員張寶深又出於個人私憤,對陳小魯百般刁難。陳小魯左右碰壁,理想破滅,精神受到極大刺激,竟至錯亂瘋癲。他在瑞安城內赤膊上街,四處癲狂,弄得全城皆知,“陳小魯”三字成為瑞安人口中“癲人”的代號,47歲英年早逝。

許達初(1896-1970),名達,以字行,瑞安縣城水心街人,喜詩詞,工書法,擅長中醫,被稱為瑞安才子。

早年,許達初就讀於浙江私立法政學校,畢業後被分派到江蘇省鹽城警察局任職。一介書生,陰差陽錯與槍桿子打交道,實非所擅長,不到一年餘便離職回鄉,操琴、打拳,吟詩、寫字。 許達初曾於1918年隨張竹卿習醫。1938年參加陸淵雷《中醫函授學社》學習,從醫五十餘年,擅長中醫內、婦科,名噪瑞城。

許於1951年3月與張修德、王時望、林翼候、金組簧、項永森、葉子午、金慎之等8人發起籌建中醫師協會和醫務工作者協會。1952年,瑞安縣醫務工作者協會和縣中醫師協會籌備會合並,建立縣衛生工作者協會,首屆主任委員為李偉,許達初為副主任委員。


瑞安傳奇三票友!其中一位,和梅蘭芳是好朋友!

許達初

許達初讀書務求甚解,不迷信名人,遇有不解之處,敢於質疑辨惑,所著《關於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的爭鳴》一文,刊於1959年第10期《福建中醫藥》;還曾經在1964年第3期《浙江中醫雜誌》上發表過“談曹氏《傷寒發微》質疑兩則”一文;著有《壺隱廬醫案》,惜未成而與世長辭。

工作閒暇,他仍喜歡拉琴唱戲,早年與劍西、小魯交往密切。晚年時,因知交凋零,知音難覓,加上當時氛圍,除了偶爾操琴自娛,在鄉人心目中,是位醫術精湛的名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