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爲什麼阻止朱元璋東征日本?

古風吹落梨花捲


朱元璋建立大明後,便向各藩屬國派去使節,向他們說明已經改朝換代了換了新的主人,要他們繼續俯首稱臣,可小日本偏偏違反最起碼的國際交往禮節,殺了朱元璋的使節,可謂氣焰囂張,當時東南沿海倭寇十分猖獗,這幫無賴實在是欺人太甚,朱元璋的暴脾氣立馬就爆發了,決定出兵剿滅東瀛。


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的劉伯溫一看時機尚不成熟,極力以死相諫,他認為:

一是新生的明朝剛剛建立,根基未穩,不宜倉促出兵;

二是歷史上元朝三次征伐日本,均因突發惡劣天氣而慘敗;

三是日本彈丸小國掀不起大浪不要理他就是。


而反對劉伯溫不出兵征討的主戰派對於劉伯溫的不宜出兵的三點理由基本上不贊成,因為戰爭這個東西它不是死的,很多東西是無法預料的。

劉伯溫把一些東西看死了,比如天氣問題,元朝戰敗確實是天氣問題,但明朝如若再去征討日本,那麼天氣就完全可能風和日麗、風平浪靜、陽光萬頃,至於日本是彈丸小國始終掀不起大浪,後來的日本成了野蠻民族就不用說了。


所以朱元璋此時征討日本,恰恰是非常合適的時機,理由有如下幾點:

1,明朝建立前後日本正處於內亂時期,出現了南北兩個天皇並立的局勢,明朝此時出兵最有利,對方的戰鬥力相對較弱一些。

2,新生的明朝軍隊戰鬥力強悍,兵多將廣,八面來風,國力強大,民眾支持,軍隊士兵的精神狀況處於最佳狀態,此時出兵以一敵十。

3,只要過了海上這一關,上了岸明軍就不在話下了,所向披靡,戰無不勝。而海上主要是天氣因素,這個東西是可以捉摸掌握的,至於海軍本身是可以訓練的,國家有目標,軍隊就有動力,這也不是難事。

4,北元的蒙古軍隊是被明朝的軍隊打跑的,只要朱元璋和一幫老臣健在,敵方是不會輕舉妄動的,當時靖難之役北元也沒有興風作浪,更不要說後來朱棣執政了。


聯想萬曆年間豐臣秀吉以日本彈丸之地出兵朝鮮,又反過來挑戰明朝,那麼朱元璋為什麼就不能揮百戰之師出兵征討呢?作為一個皇帝你要開疆拓土,必然是進攻型的國策;而劉伯溫這樣左顧右盼的書生應慎用,如果是固守江山必然是防禦性的國策,那麼像劉伯溫這樣畏手畏腳的人就有用武之地。

劉伯溫的諫言徹底改變了朱元璋踏平日本的決定,劉伯溫千算萬算江山小看了日本這個野蠻民族,這是他最大的失誤,當年他要是極力的支持朱元璋征伐日本的話,說不定日本真的就被消滅了,那以後的許多歷史都要改寫,可能就不會有甲午海戰及割地賠款,也不會有南京大屠殺,這兩大世敵的仇恨是不可能消除的。
因此說劉伯溫乃罪人也。

遺產君


征服日本必須要克服海戰,元朝大軍慘敗九州島,讓中原農耕文明國家,與遊牧民族國家都認為大陸強國,有一個致命性弱點是水戰,日本能讓忽必烈的征討大軍全軍覆沒,說明日本的戰鬥力也不弱,足可以震動中原王朝,大明剛剛立國,主力仍然是在北方固守舊元敗軍,所以無力征討,劉伯溫審時度勢後,講出了厲害之處,也讓朱元璋從此放棄了征討日本。

因為元未大亂,糧食與財力均不豐富,無力遠征,因為征討日本,必須要靠大船,而且要大興造船,而大明王朝要短時間內,急需要恢復農業生產,不然北方蒙元趁明軍東征日本,肯定會殺回來,所以朱元璋只好忍氣吞聲了。

所以日本根本就不怕大明軍,日本人認為上帝之鞭的,蒙古人大軍也不過如此,何況你大明王朝的大軍,颱風會幫日本人的。知道利弊後,朱元璋只好作罷了。


隨雨飄渺


劉伯溫的用意,當然是為了明朝的國家利益,那就是朱元璋時,明朝建國不久,急需要休養生息,況不可輕易用兵,陷入窮兵黷武之嫌。歸根結底,劉伯溫是為明朝長遠計。



那麼,在劉伯溫勸慰之前,明朝與日本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兒呢?


原來在元朝時,日本正值南北朝時期,南朝北朝連年攻伐,九州等西南等地的一群浪人就流浪到我國東南沿海,成為了臭名昭著的倭寇。


明朝國定不久,朱元璋煩不勝煩,洪武二年(1369年),便派7名使者前往日本,向日本國王問罪。他在給日本的詔書裡這樣寫道:“詔書到日,如臣則奉表來廷,不臣則修兵自固,永安境土,以應天休。如必為寇,朕當命舟師揚帆諸島,捕絕其徒,直抵其國縛其王”。



這句話意思就是:詔書到了,你要就稱臣,要就自己練兵,等著我修理你,如果你一定要當倭寇,那麼我就派遣人到你這,捉你的人,抓你的王。


當時,這份詔書遞到了日本南朝的國王——懷良親王,他是武將出身,脾氣火爆,在看了朱元璋的詔書後,氣炸了,不但拘禁了使者楊載、吳文華二人,還殺死其他五人,依舊縱容倭寇橫行於山東、浙江、福建一帶。


懷良親王斬殺來使讓朱元璋非常氣憤,想立刻出兵攻打日本,這時劉伯溫才說了上述那句話。



元朝時,元朝三次出兵日本,無奈每次都遭遇颱風,無功而返,日本於是把颱風也稱之為神風。這就是日本得以在元明時代自high的原因。幸運的是,朝鮮半島壬戌戰爭年間,明朝大將大敗豐成秀吉,奠定了日後300年的東亞和平。


這就是中日朝鮮半島剪不斷,理還亂的歷史。


北京不冷東京熱


明朝建立以後,朝廷派使臣向周邊各國派遞國書,但是明朝使臣到達日本,竟被日本親王所殺。當時王朝初創,國力強盛,萬國來朝。小小夷島竟敢大逆不道,朱元璋勃然大怒,自然想東征日本,滅一滅日本威風。

日本當時處於南北朝時代,紛爭不斷,殺明使臣的是日本南朝權臣懷良親王。正所謂光腳不怕穿鞋,日本南朝頂撞大明,並回復了朱元璋一封頗具格局的書信:

“臣聞三皇立極,五帝禪宗,惟中華之有主,豈夷狄而無君。乾坤浩蕩,非一主之獨權,宇宙寬洪,作諸邦以分守。蓋天下者,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臣居遠弱之倭,褊小之國,城池不滿六十,封疆不足三千,尚存知足之心。陛下作中華之主,為萬乘之君,城池數千餘,封疆百萬裡,猶有不足之心,常起滅絕之意。 夫天發殺機,移星換宿。地發殺機,龍蛇走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昔堯、舜有德,四海來賓。湯、武施仁,八方奉貢。 臣聞天朝有興戰之策,小邦亦有禦敵之圖。論文有孔孟道德之文章,論武有孫吳韜略之兵法。又聞陛下選股肱之將,起精銳之師,來侵臣境。水澤之地,山海之洲,自有其備,豈肯跪途而奉之乎?順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相逢賀蘭山前,聊以博戲,臣何懼哉。
倘君勝臣負,且滿上國之意。設臣勝君負,反作小邦之差。 自古講和為上,罷戰為強,免生靈之塗炭,拯黎庶之艱辛。特遣使臣,敬叩丹陛,惟上國圖之。”



這封回信無論文采還是韜略都無懈可擊,顯示出日本並非沒有教化,且國內同樣有強人存在。此外,日本南朝以臣自稱而稱明朝為君,也滿足了朱元璋的虛榮。而信中所說,明朝如果對日之戰,即便勝了,日本對於大明也屬雞肋,也不過是贏得一個面子而已。但是如果大明敗了,則大明也有淪為小邦的可能,這句話無疑也正是朱元璋所深慮的。而日本仰仗山海之險,的確沒有遠征之必要。

實際上,在元朝以前,日本對中原王朝是極盡恭維也是極盡忌憚的。而元朝忽必烈時曾數次遠征日本,結果損兵折將,反而致使王朝衰退。由此,元以後,日本對中原王朝的反動和蔑視開始增加。也因此才會出現明初殺害明朝使臣這種事情。當然,除了日本南朝以外,當時日本的北朝,其實是存有與大明交好的意願,只可惜沒有與大明互通消息,且大明朝也並無知曉該朝,而錯過了。

儘管朱元璋有意收拾日本,但元朝徵日的前車之鑑,且大明初建,百廢待興。以及當時北元威脅並未蕩盡,明朝的對外重心依然在北方。因此,對於日本的挑釁,儘管檯面上不好看,但朱元璋內心其實並不想真正付諸行動。

因此,劉伯溫借用元朝之故,以及大明王朝當下的重心在內而不在外,給朱元璋一個很好的臺階下來。由此,朱元璋也就並未再談及徵日了。此後,日本對大明也有零星的朝貢,朱元璋將日本列為“不庭之國”,斷絕日本與民間的往來,但同時也將日本列為明朝對外永不征伐的15個“不徵之國”之一。


蘇綻


朱元璋想打日本完全就是一時的衝動,只是礙於一個皇帝的面子而已,而劉伯溫阻止朱元璋攻打日本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當時來說大明攻打日本的時機還是不太成熟。當時明朝剛剛建立,朱元璋也是為了給周邊的小國家一個警告或者是一個通知吧,以後天朝就是大明的了,不再是蒙古人了。當時來說像日本,高麗,安南這些小國家只能是對中國俯首陳臣,但是日本又和安南‘高麗這些國家不一樣,畢竟那時候的造船技術不是那麼發達,日本和中原又隔了大海。所以日本也表示對大明不服,結果就直接把朱元璋派去的使者給殺了。朱元璋還是很氣憤的,馬上就要出兵攻打日本,其實不光是這一個原因,因為當時東南沿海的倭寇之患已經是持續多年了,在元朝末年就已經有了,朱元璋也是想滅了日本這個彈丸小國。但是劉伯溫就不答應了。為什麼劉伯溫要阻止朱元璋攻打日本呢?

首先就是前朝之鑑,都知道元朝一開始也是出兵日本的,打了三次,但是都沒有成功,對於大明來說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其次就是天下初定,朱元璋第一次派使者去日本的時候是1369年,朱元璋1368年才稱帝,而且這個時候的大明內憂外患,北元還沒有被消滅,而且當時還有四川的明升,雲南的梁王把匝剌瓦爾密、遼東的納哈出。這些都還沒有被消滅。國內也是百廢待興,需要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來重建。

這個時候朱元璋如果去攻打日本,那麼北方的蒙古人要是南下,朱元璋拿什麼抵抗,成功了還好,一旦失敗了,那剛剛建立起來的大明瞬間就會土崩瓦解。

所以說朱元璋也是在聽了劉伯溫的說法之後,也是放棄了對於日本的進攻。但是不管是劉伯溫勸阻朱元璋,還是朱元璋堅持攻打日本,兩個人的位子不一樣,出發的角度肯定也是不一樣的。朱元璋作為一國之主,所以面對日本的挑釁肯定是想彰顯國威的,但是劉伯溫作為朱元璋智囊團的第一人,肯定是必須要為朱元璋考慮所有的事的,必須要面面俱到,保住朱元璋的天下。


小伍講歷史


歐陽修在《五代史,伶官傳序》中總結說:“故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傑,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劉伯溫勸阻朱元璋伐日本,正所謂“書生誤國”。老朱初開大明,國勢正盛,萬眾一心,同仇敵愾,一氣所指,無不摧枯拉朽。近代以來,特別是日本明治維新以來,中國清王朝正處日薄西山,閉關鎖國,腐敗無能,國勢日頹。日本經過明治維新,走對了路,國勢日旺,與中國的幾次戰爭,都是中國以失敗而告終,特別是八年抗戰,更是讓中國吃盡了苦頭,受盡了屈辱。中國不如日本,沒有日本強悍,這種畏日心理根深蒂固,似乎以前的日本也是很強勢的。其實明朝開國時期,中國造船業已世界領先,不然不可能有不久的鄭和下西洋。明朝海軍也相當歷害,攻伐戰守熟練,火炮也在當時很先進。明朝軍隊剛經戰火浴煉,戰鬥力很強,作戰經驗豐富,經過一兩年準備期,完全可征伐日本。日本當時正處農耕時期,文明都是由中國傳入,各方面技術都難和中國匹敵,經濟文化都很原始落後,綜合國力與中國差遠了,了了幾個小島上的小打小鬧,能練出什麼有戰鬥力的軍隊?因此,就當時情形,大明經過充分準備,渡海演練,是完全可以完虐日本的。如果當時能一統日本,化為中國一個省,何有百多年來的種種屈辱?劉伯溫秀才出身,元末亂世,已讓他對戰爭厭惡之極,對於他這種能稍安就苟且的人來說,目光短淺,怎能不極力找理由勸說老朱放棄伐日的想法呢?他這一勸說不當緊,遺害了中國幾百年啊!抗美援朝時期,如果毛澤東主席稍不堅定,出兵朝鮮就成泡影,新中國的立國之戰也就無影無蹤,中國也只能以懦弱姿態出現在世界強國之前。所以,目光遠大、一勞永逸正是偉人異於常人最了不起之處啊!(隨手所寫,歡迎批評指正。)


sunjin72976689


劉伯溫是不是勸過朱元璋不要打日本,我不清楚,當然可信度比較高,因為劉伯溫畢竟是讀過書的人,他對於當年忽必烈派兵征討日本失敗是比較清楚的,所以對這個方案几乎就是持反對態度蒙元的時期,蒙古軍隊的海軍比明代的海軍要強得多,在那種情況下都不能克服海戰的困難,何況是在明國時期,在這種情況下去征討日本,無異於自尋死路,把幾萬官兵的性命扔到海里面去,而且建造戰船出征花費巨大,以當時明國的財政是無法支持的!而且當年蒙古的騎兵上岸以後遭到慘敗,被日本的關東武士全部殲滅了,以大明國軍隊的實力去跟日本的武士抗衡,絕對是以卵擊石。在當時的情況下,不要說大明國去征討日本了,日本的武士如果跨海來進攻大明國,以大明國當時的軍事實力肯定要遭到重創。


帝國曆史觀察者


軍事是政治的延續,是解決政治問題的手段。打誰不打誰主要看政治上的意義,而不能只憑一時意氣。

所以要從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打贏了有什麼好處,打輸了有什麼風險,不打會有什麼影響等幾方面來分析。

在那個年代打日本勢必要使用大量的勞動力來造船,而明朝那時候最大的敵人是北元,理應集中精力對付北元,到時候元氣大傷還怎麼對付北元?搞不好再激起民變,朱元璋豈不是皇帝位置還沒坐熱就成了崇禎。所以成本巨大,而且有傾家蕩產的風險。

打贏了小日本能得到什麼呢?首先明朝又不需要像今天的美國佬需要拉攏小日本來圍堵中俄,所以就算把它打下來了,能派啥用場呢?相對那時候的中國,日本就是鳥不拉屎啥都沒有的地方,經濟上沒有意義。至於說開疆拓土,有那點力氣用在北元身上,不知道能打下小日本多少倍的地盤了。

那萬一打不過呢?畢竟在那個年代海戰的變數太大了,打不過很有可能導致全軍覆沒,到時候北元趁著你元氣大傷長驅直入,難道像幾百以後那樣搞個南明王朝?

如果不打呢?顯然也沒什麼損失,因為本來小日本就恨蒙古人,自然不可能聯合蒙古來打你。其次,我們打它會遭遇颱風,但是反過來誰能保證小日本打我們時他們就不遇上呢?而且就算打過來了,那時候的明朝要滅掉日本軍隊還不是易如反掌。

朱元璋要打小日本無非是因為殺了使者,丟了面子,上來喊著要打,但是身邊一旦有人為他分析利弊關係的話,以他的智商能想不通?有的花這麼大代價,冒這麼大風險,就是為了讓人家喊你一聲爹?還不如打打蒙古人,修修長城來的實在。


閱後即忘


這仇是祖先結的,不能論斷,古人說了,只有一結破有解,不能在仇中在生仇,保護管理,立家規定國法,去舊來新,從新時代出發,邪不壓正,正理贏天下,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不缺吃不缺穿,古人說千里當官就是為了吃穿,中國夢,圓圓圓圓圓圓圓圓圓圓💝👍👍👍🙏🙏🙏🔑⭕


以馬內利133567001


讀史太疏,未知出處,,

劉伯溫,神算.天機妙算。有時很靈,有時也有故障;比如:他天算地算,也沒有算到自己會食鵝而亡,,

對他的逸事,津津樂道可也,迷之信之,過矣。

隨煬帝徵東,不滅高麗誓不休,結果,身死國滅,良可痛也,,

日本,互不接壤,水阻且長,強元攻日失利於前,殷鑑不遠,楊廣徵東,歷歷在目,

所以:劉基勸阻,有理有據,朱元璋納諫,不廢周章。

君臣相得,傳為佳話。

答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