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青料釉面效果細圖(上)

元青花是中國陶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它為以後明永樂宣德時期輝煌的瓷業成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遺憾的是,在以後數百年間,元青花瓷沒有被分門歸類,人們基本上是將元青花歸納入明青花一族,直到上世紀50年代美國約翰先生(John Alexander Pope,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Director emeritus of the Freer Gallery of Art)提出“十四世紀青花(元青花)”為止。藉助當前的高科技影像技術,仔細觀察元青花與明青花瓷器的青料在瓷胎釉面上的特徵,我們是可以清楚地發現元青花與明永宣青花似是內存淵源一脈相承,專家認為他們所用的繪畫青料均屬於當時進口的鈷料—蘇麻離青(少部分小器件是由國產土青料繪製的,後談)。 蘇麻離青鈷料特點是在釉面生成“洇散”的效果,深入骨胎,並因內含的礦物質比例不同,其效果變化多樣,或如點點繁星,或呈放射狀,或濃墨重筆構成青料積斑 (又稱鐵鏽斑),等等,難以機械地總結出其規律特徵。其洇散的深淺重輕效果應與元代藝人的繪畫運筆走勢有相當的關聯,燒窯物料、窯溫、貯存環境、胎質胎釉等因素也不可忽視。

元青花之所以被列為歷代瓷器之最,功在其繪畫藝術水平。明永宣之後,無論是青花、鬥彩、五彩,清粉彩、琺琅彩,其繪畫技術雖精工有餘,卻顯程式化,缺乏元青花繪畫之飄逸靈動,婉約纏綿,又率真古拙的筆墨意趣美感。元青花乃元代繪畫藝術在瓷藝上的一個縮影, 加上蘇麻離青鈷料生成的特殊“洇散”效果,相得益彰,酣暢淋漓地表達出了中華民族卓越的美學理念和審美境界。元青花,不僅是中國製造走向世界的拓荒者,在傳播中國文化方面也是居功至偉。所以,中國就是China,China在英文裡就是“瓷器”。

現彙集整理出一些元青花真品釉面青料效果圖,分上中下三集,畫面較為清晰,供讀者鑑賞一下。個人認為,詳細學習元青花知識,對識別元以後的歷代青花、鬥彩、三彩、五彩等有極大的益處,元青花可以說是“青花之母”。

元青花青料釉面效果細圖(上)

元青花青料釉面效果細圖(上)

元青花青料釉面效果細圖(上)

元青花青料釉面效果細圖(上)

元青花青料釉面效果細圖(上)

元青花青料釉面效果細圖(上)

元青花青料釉面效果細圖(上)

元青花青料釉面效果細圖(上)

元青花青料釉面效果細圖(上)

元青花青料釉面效果細圖(上)

元青花青料釉面效果細圖(上)

元青花青料釉面效果細圖(上)

元青花青料釉面效果細圖(上)

元青花青料釉面效果細圖(上)

元青花青料釉面效果細圖(上)

元青花青料釉面效果細圖(上)

想了解更多收藏知識、行情,或者有藏品想展示、理性轉讓的話歡迎下方留言或關注頭條號私信給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