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五大名窯」未來或將無鈞窯?官鈞「明代說」漸成主流

宋代五大名窯中的鈞窯(官鈞)起源於明代早期的說法目前正在考古界發酵。其實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就此問題展開討論了。2006年深圳市文物考古鑑定所就曾召開研討會,會上提出很多新的看法。2013年,故宮博物院再次舉辦了國際鈞窯學術研討會,國內外專家提出很多新的觀點和認識,把鈞窯研究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

宋代“五大名窯”未來或將無鈞窯?官鈞“明代說”漸成主流

官鈞

對於之前所認為的“官鈞創燒於宋代”一說目前學術界和民間主要有以下幾點疑問,在此列舉出來:

  1. 北宋時期沒有發現任何關於鈞窯的直接記載。目前為止,所有宋代墓葬出土文物裡也尚未發現一件官鈞器物。這點是十分不符合常理的。
  2. 2004年深圳市文物考古鑑定所徵集到160件河南禹縣鈞臺窯遺址鈞瓷標本。標本中的方流雞心扁壺、出戟尊等典型器物與明代的永樂宣德時期的瓷器、琺琅器形制特徵相同,標本中的孔雀藍釉、茄皮紫釉等皆為明代出現。(來源:深圳市文物考古鑑定所)

“北京毛家灣的一個灰坑,出土了幾千件碎瓷片,經初步整理,早的是元代,最晚的是明朝正德年間,其中十幾片,跟深圳考古鑑定所的標本是一樣的東西,它們可以給“明代說”作一個旁證。”(來源:秦大樹,考古學博士、北京大學考古文博院教授)

宋代“五大名窯”未來或將無鈞窯?官鈞“明代說”漸成主流

2004年徵集的鈞臺窯遺址標本

3.上海博物館利用“前劑量飽和指數法測定瓷器熱釋光年代技術”測試的結果表明,這類官鈞燒製年代距今約660年至630年,也就是大致在1340年至1370年左右,即元末明初。熱釋光測定年代誤差一般為5%,也就是說這批標本燒製的下限最晚可能到15世紀初。

4. 明代初期曹昭的《格古要論》記載了14個古代窯口,其中甚至記載有朝鮮的“高麗窯”,都未見“鈞窯”的名字出現。明代中期王佐增補了《格古要論》一書,列舉了16個窯口,也未記錄鈞窯。“鈞窯”一詞最早出現於明代晚期的文獻中比如董其昌就曾在書中有所提及。這是因為明晚期鈞窯才被民間所知曉。(來源:馬未都)

5.宋代宮廷繪畫中也未見官鈞身影。反而明代繪畫中出現了官鈞花器,如下圖

宋代“五大名窯”未來或將無鈞窯?官鈞“明代說”漸成主流

明 沈貞《蘭草博古圖》

沈貞(1400-1482)是大畫家沈周的伯父。沈貞的一生橫跨 建文、永樂、洪熙、宣德、正統、景泰、天順、成化幾朝。(額滴個神啊~~~哈哈)。

由此畫並不能直接說明官鈞的創燒年份,但至少可以說明官鈞的燒造不晚於明正統元年,為什麼呢?

經我查證,因為畫上落款處有“丙辰嘉平月”字樣(正統元年十二月,1436年)。上面還有潘祖蔭、徐彭壽、彭瑞舫、沈兆霖、單懋幾人於丁巳年(1437年)立春前後的跋文。

想想深圳文物考古鑑定所所持的“官鈞燒造於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的觀點,時間點上好像還真的很吻合。


來看看收藏大家馬未都先生怎麼說:

宋代“五大名窯”未來或將無鈞窯?官鈞“明代說”漸成主流

宋代“五大名窯”未來或將無鈞窯?官鈞“明代說”漸成主流

宋代“五大名窯”未來或將無鈞窯?官鈞“明代說”漸成主流

宋代“五大名窯”未來或將無鈞窯?官鈞“明代說”漸成主流

宋代“五大名窯”未來或將無鈞窯?官鈞“明代說”漸成主流

宋代“五大名窯”未來或將無鈞窯?官鈞“明代說”漸成主流

宋代“五大名窯”未來或將無鈞窯?官鈞“明代說”漸成主流

宋代“五大名窯”未來或將無鈞窯?官鈞“明代說”漸成主流

宋代“五大名窯”未來或將無鈞窯?官鈞“明代說”漸成主流

宋代“五大名窯”未來或將無鈞窯?官鈞“明代說”漸成主流

宋代“五大名窯”未來或將無鈞窯?官鈞“明代說”漸成主流

宋代“五大名窯”未來或將無鈞窯?官鈞“明代說”漸成主流

宋代“五大名窯”未來或將無鈞窯?官鈞“明代說”漸成主流

宋代“五大名窯”未來或將無鈞窯?官鈞“明代說”漸成主流

請注意,這裡馬先生說的金代是指民窯鈞瓷(民鈞)始於金代。 據不完全統計,元代以前墨書或刻劃紀年在瓷器上數金代最多,尤其是金代精美的白地黑花瓷器,以金“正隆”、“大定”、“明昌”紀念最為常見。因此鈞釉瓷的鼎盛時期在金代大定前後。

官窯鈞瓷創燒時間

目前很多國內外學者傾向於是明代初期。

目前國內外拍賣行,如:蘇富比、佳士得、中漢拍賣,都已經將一些過去認為是宋官鈞的拍品標註為“明代”。2014年3月8日,蘇富比中國瓷器及工藝部國際主管仇國仕接受記者專訪時指出,“學者對陳設類鈞窯瓷器標本的年代界定,的確影響了蘇富比對這類瓷器的斷代。以前被認為是宋代的鈞瓷,現在多數定為明早期。但是,年代的界定並未影響到這類瓷器的價格,行情沒有因此而波動。原因是宋代鈞瓷精品數量稀少,品質較高、傳承有緒者珍罕。明早期是中國瓷器生產的黃金時代,不乏藝術精品,藝術性和價格都不會低於宋代製品。

小編我也斗膽說說自己的想法: 一直以來我也有疑問,既然宋代是崇尚簡約、素雅的時代,而鈞瓷是“出窯萬彩“且厚重的瓷器品種,為何當時的宮廷能兼容兩種極端的色調?再看北宋早期宮廷用瓷的其他窯口,如:明州窯、 越州窯、 定州窯 、青州窯,都是以青瓷或白瓷這類素色瓷為主。突然出現一個顏色鮮豔的瓷器品種能夠被那個時代所快速接受麼?

總之,宋代離我們已經十分遙遠,戰亂的頻仍、朝代的更迭已經使鈞窯的身世變的十分模糊、神秘,我們只能等待考古學家們的進一步發掘。隨著考古的推進、科技檢測技術的進步,鈞窯的身世必將逐漸清晰起來。

不知條友們對官鈞創燒時間有何看法?歡迎您在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