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周村,夜色如水,恍若穿越至明清,鼎盛之時

去過古都開封,探訪過連雲港,在西安也轉機過,今年年初也走過了敦煌到蘭州的絲綢之路,

但當這次的目的地,被喻為絲綢之路源頭之一的山東淄博周村出現在眼前的時候,我還是一臉懵逼。這樣一座規模不算大,也不是河流樞紐的村落,為何會成為古絲綢之路的源頭?

初到周村,夜色如水,恍若穿越至明清,鼎盛之時

初到周村,夜色如水,恍若穿越至明清,鼎盛之時

初到周村,夜色如水,恍若穿越至明清,鼎盛之時

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東西方通途洞開,把古老的中華和神秘的西方連接起來。大量中國絲綢經河西走廊、天山南北、中亞、西亞,至地中海東岸和羅馬等地,形成了一條連結歐亞大陸的交通大道——絲綢之路。眾所周知的絲綢之路起點是古都西安,但當時的西安並不生產桑蠶和絲綢,只是絲綢的集散地,而不是產地。於是,絲綢之路的源頭成了待考究的課題。

其實,這個課題並不是太難攻克。沿著絲綢之路的方向延伸,其實就能找到問題的答案。當真正的走在周村古商城的青石板街道上,周村乃至整個絲綢之路源頭的歷史越發清晰。周村除了香脆可口的燒餅,更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源頭。

初到周村,夜色如水,恍若穿越至明清,鼎盛之時

初到周村,夜色如水,恍若穿越至明清,鼎盛之時

初到周村,夜色如水,恍若穿越至明清,鼎盛之時

大街的盡頭牌坊上,“旱碼頭”三個字赫然醒目,當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也是倍感親切,因為揚州也有個曾經乾隆上岸的“御碼頭”。但仔細一想,能被稱之為碼頭的,必然是三江或者兩江匯合之處,能夠讓船隻靠岸的繁華之地。但在前面加個“旱”,在以水路運輸為主的古代,真的是罕見。

初到周村,夜色如水,恍若穿越至明清,鼎盛之時

初到周村,夜色如水,恍若穿越至明清,鼎盛之時

初到周村,夜色如水,恍若穿越至明清,鼎盛之時

其實,回溯下週村的歷史,貌似一切問題都能迎刃而解。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甚至更久遠的年代,周村就已經出現了絲織業。到了漢代,以周村為中心的齊魯絲綢業更是得到了迅猛發展,整個中國的絲綢產量以齊魯為最,佔全國的絲綢產量70%以上,而周村作為當時絲綢的主要集散地,也迅速崛起而興盛,有了“天下第一村”的美譽。

初到周村,夜色如水,恍若穿越至明清,鼎盛之時

初到周村,夜色如水,恍若穿越至明清,鼎盛之時

漫步在周村的古街道上,尤其是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整個周村古商城都恢復到平日中沒有的安靜,讓人恍惚間穿越到了明清,周村最為繁華的時候。街道兩邊保存下來的建築依舊是明清時期的風格,瑞蚨祥綢布店、祥和絲綢店、同泰絲店、永和絲店、同和絲店、復源絲店等雖然已輝煌不再,但是依稀能感受到它們往日的風采。

是的,一個古鎮,不管再怎麼商業化,清晨與夜晚總是它最安靜,也是最返璞歸真的時候。這時,它的文化底蘊和歷史積澱才能被大家所感受,曾經的繁華恍若昨日。

初到周村,夜色如水,恍若穿越至明清,鼎盛之時

初到周村,夜色如水,恍若穿越至明清,鼎盛之時

初到周村,夜色如水,恍若穿越至明清,鼎盛之時

雖然,這只是來周村的第一天,也是第一晚,但它夜晚給我所呈現的不一樣的歷史厚重感,已經讓我打開了對周村過往的大門。接下來兩天,可能許多不被人知曉的歷史會呈現在眼前或者被慢慢摸透發掘,這也是我所期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