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順上海社會辦醫路 閆東方一席話值得聽

高熱未散的“上海健康服務業50條”,包括一條醒目內容:到2020年,健康服務業規模和質量不斷提升,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比重力爭達到6%左右。“將產值作為發展目標,具有歷史性意義。”上海市社會醫療機構協會會長閆東方如此解讀。

這一盤大棋上,社會辦醫療機構的發展空間有多大?面對人才、醫保等社會辦醫難題,上海給予哪些政策紅利?作為“上海健康服務業50條”政策制定參與者之一,閆東方借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醫院管理分會2018年年會的契機,詳解社會辦醫上海解決方案。

廣闊的發展空間

據閆東方介紹,目前有超過2000家社會辦醫療機構落戶上海,但全部齊頭並進發展的可能性不大,上海將選擇部分醫療機構打造第一方陣,使其發展成為上海社會辦醫的“名片”。

旨在打造亞洲醫學中心,上海市衛生計生委主任鄔驚雷曾用“六個一流”闡述其內涵:一流的醫學學科、一流的醫療服務、一流的醫療人才、一流的醫療保障、一流的醫療監管、一流的公共衛生體系。

同樣,打造高品質醫療機構,上海市賦予諸多屬性:科學規範的管理、安全可靠的技術、先進一流的設備、溫馨舒適的環境、充滿人文關愛的服務。

“高品質的醫療服務不等同於高端醫療服務。”閆東方解釋,面對公眾對社會辦醫療機構的“刻板印象”,上海市將進一步注重執業行為、診療活動、醫療技術臨床應用、醫療廣告和信息發佈、服務收費等方面的規範。

據悉,上海將重點推進醫療園區建設,打造與國際接軌的醫學高地。在園區建設探索中,當地將建設共享醫療服務技術平臺,即建設以檢驗、影像、藥房等醫技服務為主的共享醫技中心,以及以行政、後勤等醫學配套服務為核心的共享服務中心,成為園區內醫療機構的公共支撐。

2018年,上海市佈局“5+X”健康服務業園區建設。

其中,“5”指上海國際醫學園區、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嘉定精準醫療與健康服務集聚區、普陀桃浦國際健康創新產業園、徐匯楓林生命健康產業園區;“X”指在楊浦、奉賢、金山、崇明、松江等區域建設若干健康醫療服務業集聚區。

“這一佈局為社會辦醫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閆東方以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為例,這裡不僅是醫療衛生改革試驗區,還將成為高端醫療服務產業聚集區。在園區內,上海市將打造“1+2+10+X”醫療服務形態:1家醫技中心、2家綜合醫院、10家專科醫院和若干個特色診所。

顯然,高水平醫療園區的建設,為社會辦醫提供了發展空間。與此同時,家庭醫生服務市場同樣成為社會資本的必爭之地。上海市支持社會力量舉辦全科診所,鼓勵發展家庭醫生集團。另外,針對具有全科醫師資質的執業醫生開辦全科診所,上海市實行備案制。

空前的政策紅利

“沒有公立醫院的支持,社會辦醫很難。”閆東方強調,上海市鼓勵公立醫院與社會辦醫機構建立合作關係。在實踐中,已有社會辦醫療機構與公立醫院一同參與醫聯體建設。上海也支持社會辦醫療機構發展成為醫學院校教學基地。

環顧全國,醫保、人才、審批往往被視為阻礙社會辦醫的三座大山。令人欣慰的是,為了鼓勵社會辦醫,上海市給予了空前的政策紅利。

“醫保已經不是制約上海社會辦醫的主要因素。”閆東方表示,大部分社會辦醫療機構已被納入基本醫保,即便患者到高端醫療機構就診,符合基本醫保報銷的項目同樣可以報銷,剩餘部分自費或由商保報銷。

解決社會辦醫中的技術人才方面,上海市制定了有利於醫療人才資源合理共享的諸多舉措。例如,在公立醫院推行全職、兼職等不同執業方式,對簽訂兼職合同的醫師,公立醫院不得對其到社會辦醫機構執業設置障礙;社會辦醫療機構引進的專業技術人才,只要符合上海市人才引進相關規定,即可享有同等優惠政策。此外,為了支持醫療機構和衛生科研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在職、兼職或離崗創業,上海市規定,經同意離崗者可在3年內保留原有人事關係。

審批流程繁瑣、通過率低,一直是社會辦醫遇到的難題。旨在完善社會辦醫療機構審批制度,上海市先行放開100張床位及以上的社會醫療機構、全科診所和中醫診所的規劃限制;二級以下醫療機構設置審批和執業等級實施“二證合一”,實行直接執業登記。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還注重完善醫療技術備案制度,淡化醫療機構等級要求,重點審核醫師執業資質和能力。“過去由於等級限制,社會辦醫療機構不能開展部分醫療技術,現在的舉措有利於破解這一難題。”閆東方強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