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课堂|拍好秋色6要点

摄影课堂

摄影课堂|拍好秋色6要点
摄影课堂|拍好秋色6要点

利用好色彩搭配,画面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

摄影课堂|拍好秋色6要点

秋天是一个富有色彩魅力的季节,色彩斑斓的世界总是会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让人想要用镜头将其定格下来。对于摄影人来说,没有拍好秋色之美十分惋惜,偶有佳作就能兴高采烈。

掌握秋色时间

不同地方的秋色,时间差异较大,一般西部秋色在中秋前后就开始了,从气温的降低开始,出行前必须要对不同地区最美的秋色时间有一个概念。如新疆北部的喀纳斯、白哈巴、禾木等景区秋色最美时段从中秋开始持续到国庆前后,接着到内蒙古额济纳旗的沙漠胡杨林秋色,还有就是海拔高的青藏高原西藏林芝等地,接着才是秋色多彩绚烂时间最长、植被色彩最丰富的四川西部。

逆光的运用

拍摄秋景有一个百试不爽的拍摄技法,那就是逆光下拍摄金色溢满枝头的树林。秋叶在逆光下的色彩感染力极强,因为金色明亮耀眼,而树林中的枝干在逆光下还可以为画面提供足够的阴影和反差。当漫步于金色的林间时,一定要注意选择逆光拍摄的角度,使用抗眩光能力强的广角镜头(必要时摘下UV镜,有助于避免眩光),从低角度向上拍摄。拍摄对象可以选择整齐的树林或一株枝叶繁茂的大树。通过拍摄角度的微小变化,用枝叶来遮挡太阳,避免太阳光线过强,破坏画面效果。

逆光摄影时应该特别注意的是曝光补偿。根据背景和光线条件一般可做1/2-2/3EV加曝光补偿来强调树叶的颜色。当背景天空比较明亮时更要注意做曝光负补偿。最重要的还是在拍摄时要选择形状好、颜色鲜艳美丽的树叶作为主要被摄体,这是拍摄秋色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色彩的搭配

秋色最大的感染力无疑是醉人的色彩,要表现好秋色的色彩,利用不同色彩的相互搭配是最好的方式。

秋色中最常见的色彩是黄色,为了突出黄色的表现力,可以使用黄色的互补色蓝色来突出黄色的视觉感受。最常见的为秋景增加对比色的手法分别是增添水面背景或增添天空背景。用河湖的水面做背景,可以为画面增加秋意清凉的感受。能以水面作为背景的拍摄对象往往是水流旁树木的枝叶。

红叶是秋天的象征,面对红似火的红叶,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联想。拍红叶最好从山顶往下逐段拍摄,根据气候和自然环境的不同,要捕捉到红叶最美的镜头也不是件容易事。一到秋天满山遍野都是红叶,其中还夹杂着大片大片的黄叶,红黄相间,色彩格外美丽。在比较深的山谷里拍红叶时,构图时最好选择镜前比较近而且长满红叶的山坡作为被摄体。拍摄时尽可能提高画面的反差,增强红叶的画面表现。

利用好光线

摄影课堂|拍好秋色6要点

利用区域光,更能突出主体区域色彩。 一拉四 摄

拍摄时,为加强色彩的表现力,可以等光线照射到秋色斑斓的树林中时再拍摄。同样的,没有光的树林,色彩的表现力也会随之减弱。拍摄时,可以利用区域光的明暗现象来突出主体部分的色彩,也就是说:利用局部出现的光线来表现主体区域鲜艳的色彩,而周边部分,因为相对的黑暗,色彩也变得淡弱下来,这样一来,主体就变得更加明确,更为突出了。

区域光是因为遮挡了部分光线而形成的,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天空的云彩,也可能是地面上的高山。运用区域光拍摄时,最关键的是光线必须要照射到需要表达的主体位置,测光时也需要以画面中最光亮的部分来测取,准确测取光线亮度后,按测取值减1/2-1EV曝光补偿,能有更好的视觉效果。

画面的点缀

若构图时画面内只有秋色,那么画面则会显得单调。要使作品更具吸引力,那么拍摄时,则需要通过观察,把能够利用的元素加以利用,使画面变得更有趣味性。

在大场景的秋色中,若是能够加上人物﹑动物等元素,能使画面变得更为生动,富有生机。拍摄秋色,最好的时间段莫过于清晨和黄昏低色温的时刻。这时候,如果能碰上成群结队牧归的马牛羊,则是最佳的拍摄时机,低色温的光线能使马牛羊群路过扬起的尘土呈现金黄色一片,和秋日金黄色的树林相映成趣,共同组成绝美的画面。

坏天气,好时机

外出采风时,摄影人最怕就是遇上阴雨、大风的天气。总感觉千辛万苦不远千里去采一次风,几乎算是白去了一趟。其实,坏天气才是拍出好照片的绝佳机会。因为我们已经看过太多的蓝天白云,那样千篇一律的照片已经很难让人们产生任何共鸣。

在阴雨天,树叶的色彩会变得更加柔润,更加饱和。而远处的景象,因为雨天的缘故,会变得灰白一片,这样一来,就使得画面的背景变得更加干净简洁。换句话说,遇上阴雨天,最适合拍摄近距离的景象,利用广角镜头拍摄眼前的景物,柔润艳丽的色彩更能使人眼前一亮。

摄影课堂|拍好秋色6要点

本文刊发于《中国摄影报》·2018年·第75期·7版

1.保持图文完整

2.完整标注版权及本公号ID、二维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