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娘,叔叔送你回家……”是好心还是“陷阱”?

“小姑娘,叔叔送你回家……”是好心还是“陷阱”?

提醒

女孩子外出须保持警惕

勿搭乘陌生人车子

3个月之内

滴滴顺风车发生了两起女乘客遭司机侵害致死案件

让网约车的安全性问题成为舆论焦

也直接造成了“滴滴”约谈问题

“小姑娘,叔叔送你回家……”是好心还是“陷阱”?

我们在谴责不良司机

寻求“滴滴”公司的内部管理到位之余

一个问题引人深思

就是女性的自我保护意识的问题

张家港市接连发生两起案件

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两个受害人的经历令人深思

“小姑娘,叔叔送你回家……”是好心还是“陷阱”?

“我知道不能随便跟陌生人讲话,更不能随便跟陌生人走,但我以为他是好心人,要送我回家……”近日,女孩小丽因为赌气离家出走,没想到送她回家的“好心”叔叔却另有心思,至今心有余悸。

当天,14岁的小丽在家中因琐事跟父母发生争吵,父母的责备令小丽极度受伤,她一气之下,哭着拿起手机夺门而出。

“小姑娘,叔叔送你回家……”是好心还是“陷阱”?

大哭一场后,小丽愤怒的情绪逐渐得到缓解,便一个人在路边漫无目的地闲逛起来。深夜,看着路上行人、车辆逐渐稀少,小丽很想回家,也有点害怕,可是父母的电话迟迟不来,她又拉不下脸来先认错,只能继续在路上徘徊,不时地拿出手机看看是否有未接电话和短信。

小丽纠结踌躇的神情正好被骑电瓶车路过的小汪看在眼里。见四下无人,小姑娘又长得眉清目秀,上前搭讪。看着对方老实、可靠的面相,以及言语中流露出的关切、诚恳,小丽很快卸下心防,和对方诉说缘由。“父母也是为你好,赶紧回家吧。坐叔叔的电瓶车,我来送你回家。”小丽犹豫了下,但还是坐上了电瓶车。

“这么晚你还没吃饭,肯定饿了,我带你先去吃点宵夜垫垫肚子,再送你回家。”吃完宵夜,小汪又“关心”地说,“时间太晚了,你回家肯定会被父母骂,要不今天就住在外面吧。”想到可能和父母再起冲突,毫无防备之心的小丽同意了小汪的建议,和小汪到宾馆开了房。“叔叔,谢谢你,我把吃饭钱和房间钱给你吧。”小汪“大方”地拒绝了。

“小姑娘,叔叔送你回家……”是好心还是“陷阱”?

就这样,小丽一步步落入小汪的圈套中。天真的她以为真的遇上好心人了,不成想,刚到房间,小汪就露出了真面目,意欲对小丽侵犯。小丽吓得大声哭喊,幸好引来宾馆工作人员,小汪未能得逞。受到惊吓的小丽赶紧逃离宾馆,打电话联系父母。

时隔不久,张家港市又发生了一起案件,原因和情节都非常相似。

13岁的小敏是个初一的学生,暑期将近,因为作业问题和父母产生了争执,一气之下,小敏也闹起了离家出走,还拖了个行李。游荡了半天,已值夜晚,父母仍没有联系,小敏很失落,但没有“台阶”下就不肯回家,独自一人在街上游荡。一个拖着箱子独自行走的小姑娘自然会被路人注意。

于是,又是一个“叔叔”凑上前来。心中对父母的愤恨,想向人倾诉,一个“温暖”的叔叔几番关心的话语,打破了小敏的警戒,她上了这个陌生人的电动车,被带到了偏僻公园……

“小姑娘,叔叔送你回家……”是好心还是“陷阱”?

接到家长报警后,民警根据路面监控、宾馆登记记录等线索,很快将两名侵犯未成人被害人的犯罪嫌疑人抓住。

近日,小汪、小孟已经被张家港市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惩罚。

“小姑娘,叔叔送你回家……”是好心还是“陷阱”?

“女孩子的安全问题格外让人揪心。”办案检察官提醒道

13、14岁的女孩子正值青春期,内心中的独立意识逐渐强烈,他们不愿意顺从父母、老师等人的意见,作出一些冒险行为,这也给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机。但同时,未成年人女性又是社会上的相对弱势群体,她们并不懂得如何在紧急情况下自救,自身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这个案件中,两名被害人由于自我保护意识的缺失,使自己陷入险境、教训深刻。

学校、家庭警钟长鸣,关注未成年人让孩子学好安全教育这堂必修课,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未成年人一定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对陌生人保持警戒之心,以免受到伤害和损失。

(文中人物系化名)

“小姑娘,叔叔送你回家……”是好心还是“陷阱”?

来源|张家港检察发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