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我所喜歡的畫—畫家施大畏印象


畫我所喜歡的畫—畫家施大畏印象


施大畏(1950年生)浙江湖州人。畢業於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國畫系。現任上海中國畫院院長、一級美術師,中華藝術宮館長。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第九屆全委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上海市文聯主席,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主席,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兼職教授。獲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

凝重略帶悲壯的色塊,讓你想起落日的大漠;遒勁不失細微的線條,讓你想起壺口的飛瀑。最是構圖上的磅礴大氣,迫使你急不可待地去尋找畫家留在筆墨間的一種美學情緒……

這無疑又是一次繪畫藝術上的大碰撞,是施大畏自己的碰撞,亦是海上畫壇的碰撞。無論你喜歡不喜歡、承認不承認他的那些大膽探索的前衛作品,它們在給人們帶來了一次難得的視覺享受的同時,無可置疑地留下了一陣陣巨大的衝擊波,那就是當代繪畫究竟在尋求什麼,而我們的畫家又該如何在這個節奏加快的時代裡,重新修正自己的審美情趣。


畫我所喜歡的畫—畫家施大畏印象


老實說,作為當初與他一起在建築工地上“拎油漆桶”的“小兄弟”,我在為他自豪的時候,也在為他擔心,畢竟施大畏現在已不是昔日的施大畏了,他已是在海上畫壇乃至全國畫壇上頗有影響的畫家,而他近期在藝術上的標新立異已經有所爭議。就連一些十分欣賞他的前輩畫家,站在他的這些作品前,也苦苦地陷進沉默之中,而與他們一起談大畏以前的那些膾炙人口的畫作,如《皖南事變》,如《上海,您早》,又禁不住讓笑容流進額上舒展的皺紋裡。是呵,他本來應該繼續走那條充滿了鮮花與掌聲,而且還被實踐證明是成功的藝術之路。可以這樣講,在當代中國人物畫創作中,顯示自己的獨特的創作個性的施大畏,前途是無可限量的,也早已被人們看好,大可不必創作出這些一定要引起畫壇紛爭的作品。


畫我所喜歡的畫—畫家施大畏印象


但,那樣做,就不是敢於真誠直面藝術的施大畏了。

在他看來,一個有出息的畫家,每一個階段都需反省自己甚至否定自己,哲學中不就是有一條否定之否定的規律嗎!不要怕失去以前打下的一個陣地,越是怕越是會失去……


畫我所喜歡的畫—畫家施大畏印象


施大畏略帶沉思地告訴我們,他敢於從中國畫的悠久傳統中走出來,走到今天這一步,決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一時衝動。1996年當他作為中國美術家代表團一員到國外去考察後,深切地感到在自己的創作中必須擁有自己的繪畫語言,而且須得有反映當代的語彙,也就是說自己的繪畫不能再遠離現實生活,必須研究這個社會,要有自己的創作思想,畫裡要有自己的感想,要畫自己所喜歡畫的東西。縱覽古今中外,那些經典之作留傳至今都與它們能夠反映當時的社會內容有關,比如國外的畢加索的那些反對戰爭、追求和平的畫作,比如國內的宋朝的名畫《清明上河圖》。

擁有自己的繪畫語言而且還須反映當代生活,這就不僅僅是不重複前人所畫過的技法,而是注重自己的追求,以自己的追求去發現新題材、開拓新表現,並實驗一種與之有機和諧的新形式。在施大畏新作中,你就可以看出中西文化在努力地全方位地進行融匯。儘管中西文化存在著文化背景、思維習慣、價值觀念的差異,然而藝術本質是相同的。從《高原的雲》這組系列畫中,我們已可看出畫家在這方面的大膽嘗試。1977年,施大畏曾到陝北黃土高原採風,在窯洞裡與一群扎著白羊肚頭巾的陝北青年夜話生活。20年後,畫家舊地重遊,依舊是碧藍的天,依舊是玄黃的土,依舊是粗獷的《信天游》,但讓人最不可思議、最感到震驚的是當年相會的那些當地青年,有的失去了往日的朝氣,沉重的生活過早地讓他們累得傴彎了腰。回來後,施大畏懷著對那些西北漢子的又是景仰、又是憐憫、又是同情、又是嘆息的種種複雜的情緒,畫了這組人物的頭像畫。厚實凝重的色調、自然流溢的筆觸,有油畫的表現技能,有水彩的渲染氛圍,有工藝裝飾的視覺衝擊,然而更多的是在傳統繪畫三度空間的縱深處理中,尋找一種創造美的藝術感覺。沒有這種創新的新意趣,是無法去表述那些在西北風中像雲一樣變化多端的面部表情。這是一種原始樸實的美、自由和野逸的美。


畫我所喜歡的畫—畫家施大畏印象


施大畏的《高原的雲》,在他的創作生涯中達到了一個新的藝術高度。他的創作實踐再次強調:作為人類文化形式的繪畫藝術所表現出來的美首先是文化的、精神的及情感的。以自然物象為素材,以自己的審美理想進行取捨,並以一種和諧的、有精神感染力的藝術形式表現出來,這才是創造美。但作為畫家前期的探索作品,較之於1998年創作的《庚子祭》,99年創作的《鍛鍊系列》,變革的步履相對還小了一些,故能為大多數人所接受。至於暫時人們還不能全部理解與接受的那些作品,施大畏相信時間將是最好的見證。


畫我所喜歡的畫—畫家施大畏印象


如今身為上海中國畫院執行院長的他,還是按照自己的既定目標走下去,畫自己喜歡的宏大悲壯的歷史畫,他想精選歷史的場面,以悲壯為伏線,串聯成一部史詩。他將全力以赴畫自己喜愛的《商鞅變法》。根據同類題材改編的話劇上演時,施大畏一連去看了好幾場演出。至於他選定了的這種繪畫語言,依舊會用它表達他內心的情感世界。

何況,這是一條他決意要走的創作道路:畫我喜歡的畫。

縱然前面山高水長,縱然前面雲封霧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