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走出困境,就要做到“全国农民”是一家!

我们农业的困境,农民的困境今天已经是摆在了明面上的事了。不管谁说,谁写都回避不了:农村劳动力锐减,今有9961部队在支撑;农村养老,农村医疗,农村教育,低收入的尴尬这些问题。

这些问题很多专家,学者等都在反复的思考、研究、论证。但是我们的专家与学者的立足点却都落在了如何提高产量,如何种好地,如何降低成本上……。并且一说,一讲就拿出美国的农业,荷兰的农业,一色列的农业,日本的农业来与我们比对。但说来说去就是没有把“农民”放在位置上。似乎只要“精准”种植,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量就什么都解决了。事实会是专家学者们想的那样吗?恐怕结果是事与愿违的。

因为“农民”的问题才是最主要的问题,而不是农业的问题。解决不了人的问题,或是没有解决人的问题,其他一切都是空谈,都是纸上或是理论上的事情。

我们必须要注意 提高一切技术的前提是人,而不是物;谈物而不谈人显然就是一心情愿的事情。我们还要注意,我们是我们,我们不是美国或是别的国家。他们有他们的具体情况,我们有我们的具体情况。我们要借鉴,但是借鉴的前提是要把问题的具体实质搞清楚。所有去国外参观,访问的专家与学者回来都是这样一个口径“人家机械化,人力少,成本小”所以利润高……。但我就不明白,我们的专家与学者是怎么想的。既然是专家与学者就是知识渊博,思考缜密。怎么说出的道理却是让一个孩子都不屑呢?我这样说没有恶意,只是想不通我们专家的思维而已。

不说别的 就说人家的人用的少这个问题。为什么就不问自己一句为什么人工用的少呢?我这样一说专家肯定会说我脑残或是脑子进水了,事情就明摆着 还要想那样低级的问题“机械化程度高”嘛!专家可以这样讽刺我,但是机械化程度高,那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机械化程度高呢?专家啊,我们也想机械化程度高,可惜造机械的不是农民的事 而是工人与您专家学者的事。这您还要说我脑残吗?你们只知道考察,不知道研究,设计,制造,怎么能说我们呢?还有啊,人家的设备好还廉价,而你们设计出的呢?出门就得修,质量差的没法说,还出门不认账;价格呢?高的没谱。买一台机器,烂掉了,本都回不来。我们受罪是小,花了时间无所谓,关键我们投出的钱不但不挣 还赔,我们敢吗?我们是贷款买的啊!这个时候还骂我脑子进水了吗?但这些不是最主要,最主要的是专家学者们可想过人家用人力少的真正原因?我想专家们没想过。如果想过就不是这样对比与这样说了。人家之所以人力少 是因为人家的工业发达,大多数人都在工业上。试问 我们多余的人有就业的岗位么?城市还大批量的下岗,就“区区”几千万,而农民是几亿啊。您说,您把研究的角度立足在“种植、养殖”技术上,而不放在人上能行吗?显然是不行的。

所以专家与学者的方案实行起来肯定会遇到极大困难的,也许还会因此而更使得矛盾计划。

………

我们党和政府也会再思考与研究这个问题的,比起那些专家要全面缜密。从国家越来越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就可以折射出国家对农业的重视!

尽管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但现实还是很严峻的。农民的生活状况仍然不容乐观。我们农民自己也在思考出路!

简单的思考与行为就是放下耕地外出打工!

我们很多有思想的农民不但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而努力,也在为我们整体出路而思考……。我不知道大家思考的结果怎么样。但根据网上查阅与浏览,似乎没有一个好的方案……

我也长时间想这个问题,想来想去,认为我们要走出困境,就一条“全国农民是一家”!

我说的很简单。我这样说大家也会觉得很简单。但是要真正做起来就不会是一个简单的事了。很难,非常难!

我坚信,只要全国农民走到一起来了,我们的出路就找到了,我们的困境就难不倒我们了!

抛砖引玉,欢迎批评!

有独到的见解请不吝赐教!

2018.10.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