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读史之大唐(100):是不是高手,有时仅仅看能不能把好牌打好

轻松读史之大唐(100):是不是高手,有时仅仅看能不能把好牌打好

柏杨《白话资治通鉴》

第一篇 创始团队:最初的神明(100)

詹县长和李局长完成了对四川的第一轮渗透。那么,什么时候才算真正的‘下之’呢?

人派得进、钱调得出,才叫‘下之’。象当时那种战争年代,还要加上一条:兵也调得出。

我们先来看看人的情况。

李渊对四川的经营,先后派出了三个人。

第一个是女婿段纶。这个段纶不再是什么处科级干部。他是原隋朝国防部长(兵部尚书)段文振的儿子,讨了李世民的姐姐、也就是后来的高密公主做老婆。李渊围攻长安的时候,他响应号召、拉起了一万多人的队伍,被任命为金紫光禄大夫,这是个正三品的衔、部级高官了。

打下长安后的次年,大约是618年的下半年,段纶被任命为益州刺史(治所成都),开始了对四川等西南地区实质性的经营。

他照例由汉中入川。本来这时候,在汉中有一拨现成的人马。领头的叫李袭誉,祖籍甘肃,算是李渊老乡。祖上迁居安康,又算是陕南世家。起初他在长安隋政府里做一个参谋,眼见天下大乱,便自告奋勇到陕南一带招兵,当时正在汉中。

李袭誉在汉中的经营应该有了一定规模。因为李渊不久将他召回长安,待遇很不错,还给他列入皇族名册。据说下了个嘉奖通令:‘袭誉部率宗人,协同义举,立功巴蜀,诚节频闻。

立功巴蜀,说明其势力范围已经扩张南下。但象四川这样重要又独立性很强的地方,派李袭誉去,李渊不能够完全放心。虽说也认了亲戚,总归不如女婿自家人来得亲。于是,就有了段纶的任命。

段纶这样级别的领导,又是执行开拓性的任务,赴任应该带了不少的部队,起码李袭誉招的那些人马他可以接手吧。加上有前面两位同志的铺垫,应该是比较顺利地打开了局面。因为经营四川有功,爵位由郡公升为国公。几年后(621年8月),他还成功地说服云南昆明、曲靖(这些地方都属益州府管辖)这一带的土豪归附中央。

派去的第二个人,是窦轨。窦轨什么人呢?你只要知道李世民老娘姓窦、李世民喊他做舅舅就行了。

随着全国解放进程的推进,四川这块地方的战略地位更显重要。武德(李渊称帝后的年号)三年,也就是620年4月,益州府升格为‘益州道行台’(益州特别行政区)。李世民是行台长官尚书令,不过小李这时候正忙着收复山西,所以只是挂个虚名。真正管事的,是‘行台左仆射’(第一副长官)窦轨。

有了段纶的基础,窦轨工作开展十分顺利。标志性的事件,就是前面提到的征兵:‘益州行台左仆射窦轨帅巴蜀兵来会秦王击王世充。’621年正月洛阳附近的一场战斗中,已经出现了窦轨(和他所率四川军团)的身影。

从段纶入川、到窦轨征兵,唐中央政府大概用了两年多点的时间,才算真正完成了对四川的占领。现在我们补上第三个人,李渊经营巴蜀的拼图就差不多完整了。

这个人就是前面提到的李孝恭。

巴和蜀,简单说就是现在的重庆和四川。段纶和窦轨,他们经营的重点是‘蜀’,办公地点在成都,进进出出往北边的汉中走,定位大致是关中和中原的战略后方。而李孝恭盯的,是另外一个目标——江南。

当初李孝恭从陕西安康南下,收降三十余州。他再次出现是在什么地方呢?620年3月,他和李靖与当地土豪在夔(kuí)州(重庆奉节)打了一仗,先败后胜,并乘机攻下开州(重庆开县)和通州(四川达州)。

又过一年,621年2月,李渊任命李孝恭为夔州总管,大规模造船并训练水军,作攻占江南的准备。

所以,等于这三年多时间里,李孝恭经营的重点是‘巴’,办公的地点在奉节,定位的目标是进攻江南的前进基地。

到这里,我们对李渊如何拓展西南、把地盘扩大了几倍,算有了个基本完整的勾勒。同时也看出:风平浪静并不代表轻松安逸。周到的安排加辛勤的汗水,才有可能顺顺当当地把事情办妥。我们现在老说要领导重视、严密组织,所言非虚呀!这真正应了那句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李渊走运拿到一副好牌没错,但我们只能说:他没有浪费这手好牌。

窦轨经营成功的标志是率蜀兵北上,协助李世民夺取了中原。而李孝恭的成功,绝不仅仅是配合作战那么简单。在他面前,有一个看上去很强大的对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