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財富機會只有三次,你錯過了嗎?

中信建投證券已故著名首席經濟學家周金濤先生,生前因研究康波週期理論廣為人知,是中國康德拉季耶夫週期理論研究的開拓者,並因成功預測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名聲大燥,後又精確預測2015年股市暴跌和人民幣貶值,被業內人士稱為“周天王”,斯人已去,卻留下很多預言仍尚待被驗證,周天王最有名的一句論斷是“人生髮財靠康波”,核心意思是說,我們每個人的財富積累來源於經濟週期運動的階段帶來的機會,而不是個人有多大本事。

什麼是康波週期理論?

康波週期理論是由俄國經濟學家康德拉季耶夫(1892-1941)提出,主要觀點是發達商品經濟中存在的一個為期50-60年的經濟週期,在這個週期裡,前15年是衰退期,接著20年是大量再投資期,新技術不斷採用,經濟快速發展,後10年是過度建設期,過度建設的結果是5-10年的混亂期,從而導致下一次大衰退,衰退、蕭條、回升、繁榮,週而復始,週期輪迴。

一個康波週期所對應的的4個波段:

繁榮期(10年):新技術不斷被開發利用,經濟快速發展;

衰退期(10年):經歷牛市以及對經濟的回落;

蕭條期(10年):經濟發展進入嚴重低迷期;

回升期(20年):孕育著新技術的創新。

目前,全球市場已經經歷了4個完整的康波週期,現在正處於第5個康波週期中衰退期的末端,未來十年人們大概率將在蕭條中度過。

未來財富機會什麼時候出現?

在一個人的一生當中個,財富機會理論上只有三次,如果抓住其中的一次機會,至少能成為中產階級,如果一個機會都麼抓住,那麼這一輩子的財富也就這樣,可以洗洗睡了。

一個人生命的主要階段也就50-60年,相當於一個康波週期,在這個週期中,真正參與經濟生活的時間大概30-40年左右,對於40歲以上的人,第一次機會再2008年左右,如果此時買了房,那麼人生從財富上講基本就是成功的;第二次機會再2019年以後,最後一次在2030年左右,抓住一次,無產階級就能有機會成為中產階級,中產階級有可能成為資產階級。1985年以後出生的人,也就是大概30歲出頭的年輕人,人生的第一次機會大概率將在2019年出現。

有人覺得自己很牛,有很大的本事,能夠掙很多的錢,其實掙錢不是靠個人,而是靠康波週期給予的機會,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命運中運行,都有自己的宿命,在週期中順勢而為,不逆勢而動,否則,再多努力都是徒勞。

朕給你的,你才能拿,朕不給你的,你不要搶。

機會在哪裡?

人這一輩子收入來源分為兩部分,一是工資性收入,一是財產性收入。只靠工資性收入是很難實現階級跨越,甚至連中產階級的門檻都很難邁入,只有在工資以外開闢財產性收入才有可能實現財富的真正增長,也就是通過工資性收入進行投資獲得財產性收入。理論上講,人們的投資途徑就這麼幾類:

1、大宗商品。大宗商品的牛市幾十年才出現一次,上次出現大概實在2002年左右,中國出現了一批煤老闆暴發戶,但目前我們處在第五次康波週期的衰退階段,大宗商品的牛市已經結束,很難再通過大宗商品獲取暴利。

2、房地產。房地產週期一般20年左右,中國本輪房地產週期啟動是在2000年左右,到今天2018年房地產週期已經到了尾聲,未來三五年房地產機會已經消失殆盡,2017年以來房地產整體價格也在逐步回落,一個房地產走起的循環大致如此,15年左右時間的上升,5年左右時間的下降。

人們參與經濟活動後,大概能夠經歷兩次房地產週期,普通人一生平均也要買兩次房,一次是初次置業,一次是置換改善,未來房地產走勢大趨勢是下行,購房必然不是明智之舉。如果手中有多餘的投資性房地產,可在近期合適價位賣出,持幣觀望,賣掉之後會發現手中的現金其實可以買到很多便宜的資產,尤其是未來三五年,沒有隻漲不跌的商品,房地產也一樣。

3、股票。股市近期一直處於2700左右的低點徘徊,這也跟我國目前整體宏觀經濟環境密切相關,但不代表股市沒有機會,這個機會不是說個人投資能力有多強,選股技術有多牛逼,而是隻有當大家在股市中都掙錢時候,你才能掙錢。

中國股民當了那麼多年的韭菜,回頭看看,大部分人只有在2007年和2015年初,在大牛市中傻子都掙錢的時候才能掙到錢。

4、藝術品市場,如古董、字畫等。有句話叫做“盛世買古董,亂世買黃金”,未來五年時間屬於經濟下行期,儘量持有流動性強的資產,避開流動性差的資產,未來的投資,保值放在第一位,第二是流動性。

人的一生,財富的積累,大抵如此,一個康波週期之後,大部分人都只剩一堆白骨。


分享到:


相關文章: